-

女青少年囿于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更关注他人需求而非自我需求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3-22 17:35:05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女青少年囿于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更关注他人需求而非自我需求,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37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中国青少年的自我关怀整体发展趋势是线性增长的,证明了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认知功能发展确实对个体的自我相关心理因素产生了影响作用。


基于依恋理论,自我关怀是一种从依恋对象和关系行为系统中所产生和进化的能力,因此,这种线性增长的趋势也有可能是个体在高中增加的社会交往活动所导致的,而自我关怀的表现及这种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并不受到性别的影响。


这一结果与在西方青少年群体中的结果有部分差异,再次证明和强调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探讨研究问题的必要性。


其次,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自我关怀存在个体异质性,且表现为自我关怀的内在结构维度间还未完全进行统合上。


具体而言,从类别表现占比的结果的上可发现,冷漠型和高反应水平型这两种维度间还未相对独立的潜在亚型占比是最多的。


相较于在成年人中所发现的高自我关怀水平型这一积极和消极维度较为功能统合的占比最多的结果可发现,个体在青春期可能还在探索对自我态度和概念的建立与分化,而这种自我关怀内部结构的统合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期,并在后续的人生阶段中表现出更为统合的自我关怀功能。


而在高中三年阶段里,个体的自我关怀亚型大多处于稳定状态,再次提示了研究者需从更广泛的年龄范围和发展阶段去探讨自我关怀统合过程的必要性。


第三,不同于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结果,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结果为更精确地理解自我关怀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在类别表现上出现更高水平的自我冷酷,而在发展的视角下,女性也更容易出现自我温暖水平相对稳定,而自我冷酷水平增长的类别转换模式。


该研究结论与前人研究一致,即女性青少年囿于社会规范和赋予的性别角色,即更关注他人的需求而非自我的需求,习惯使用更消极的自我对话而非积极的自我对话,使得女性青少年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的自我关怀类型和转变模式。


同时,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结果补充说明了,以往在西方青少年中发现的女性自我关怀水平低于男性的结果,在更精确的视角下可能是由于女性更高的自我冷酷水平表现和发展趋势所导致的,而非更低的自我温暖水平表现和发展。


同时对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潜类别及类别转换模式在纵向视角下进行探讨,有助于青少年在自我关怀多维角度下更精确地描述青少年自我关怀表现及发展全貌。


在应用实践上,研究发现女性青少年在自我关怀上表现出比男性更低水平的原因是其自我冷酷水平比男性显著更高,这对如何缩小自我关怀的性别差异及作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或提升方案提供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父母自主支持和友谊质量在整体上对青少年的自我关怀起到了保护性的作用,父母心理控制可能是青少年自我关怀表现及发展的风险性因素。


有趣的是,将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结果进行结合时可发现,环境变量对于个体自我关怀的表现及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相反作用的。同时,环境变量与青少年自我关怀间的双向关系部分成立。首先,父母自主支持是中国青少年自我关怀的保护性因素。


研究发现,父母自主支持可以跨时间预测青少年自我关怀水平。这一结果说明,当青少年接收到的父母自主支持水平越高,其对自主性、关联性和能力的需求满足程度越高,更有可能将父母这种积极的教养方式内化为自我的内在动机,从而导致更积极的自我态度和评价。


虽然研究结果发现父母自主支持会减缓青少年自我关怀增长的速率,但这可能是因为本身父母自主支持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自我关怀水平就较高,其增长的空间也就相对较小,出现类似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父母自主支持水平还能显著增加个体隶属于高自我关怀类型的概率,而在类别转换上父母自主支持未起到显著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对于个体自我关怀的发展的影响可能是存在差异的。


其次,友谊质量也在本研究中再次证明了其对青少年自我关怀的积极促进作用。与父母自主支持相似,高一的友谊质量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个体在高一至高三的自我关怀水平,而友谊质量对于其发展速率减缓的原因可能是共同反刍造成的。


虽然发展速率减缓也有可能是友谊质量高水平的个体本身就已发展出较高水平的自我关怀所导致的,但也不能忽视友谊在高中阶段可能对青少年而言是“双刃剑”的作用。


此外,友谊质量也可以显著增加个体隶属于高自我关怀类型的概率,同时还能显著降低个体在高一至高二时从高自我关怀型转向高反应水平型的风险。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仅有友谊质量起到的类别转换预测作用证明了同伴在这一时期的影响作用确实是比父母更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友谊质量的保护性作用更精确地体现在降低青少年出现自我冷酷水平上升的类别转换模式上。


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自我关怀表现及发展而言总体上呈风险性的作用。具体而言,高一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能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自我关怀水平,但对自我关怀水平增长的速率起着加速作用。


发展速率上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养不教,父之过”的教育氛围使得青少年可能对心理控制的加工与认知出现不同,而这种积极地解读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的动机,有可能降低该教养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该结果也提示了青少年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加工与认知可能会影响该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结果的作用,因而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中展开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发展速率的提升也有可能是因为该类青少年自我关怀水平本身较低,因此可发展的空间更大,从而表现出发展速率的增加。


此外,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更为细致地刻画了父母心理控制在自我关怀表现及发展上的风险性因素是如何实现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对于青少年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我冷酷或更低水平的自我温暖的潜在类别表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在高二至高三的过程中,父母心理控制还能显著增加个体出现自我温暖水平和自我冷酷水平共同增加的类别转换模式概率。


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的风险性作用是通过增加青少年自我温暖水平降低的风险,和促使个体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我冷酷类别表现来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类别转换的预测上,环境变量间出现了不同的影响作用。


如上文所述,在高一至高二期间,仅有友谊质量对青少年从高自我关怀型转向高反应水平型的类别转换模式起预测作用;而在高二至高三期间,只有父母心理控制会显著预测个体从冷漠型转向高反应水平型的概率。


该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了,虽然父母和同伴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来讲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但其起到的作用是可能存在差别的。


在促进高青少年积极发展,如自我关怀方面,同伴可能相较于父母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表明同伴可能在高一至高二阶段是青少年更为看重的支持来源。而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当考虑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自我关怀的促进作用时,可以更关注个体在高一至高二阶段中对建立高质量同伴关系的需求,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获得情感满足,从而促进其自我关怀的积极发展。


在高二至高三阶段,由于个体面临未来的人生发展和增大的学业压力,可能导致了其不确定性感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采用心理控制的教养方式反而可能促进其确定感的增加,从而导致在高二至高三间的类别转换模式上表现出增加的自我温暖水平;当然,从更普遍的角度理解父母心理控制的风险性,青少年在高二至高三间同时也出现增加的自我冷酷水平的类别转换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对环境变量与青少年自我关怀的双向关系验证结果表明,双向关系仅在父母自主支持和自我温暖中存在。青少年自我关怀水平可以显著预测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和友谊质量。


研究结果将发展情境论引入了自我关怀研究视角,更全面地描述了环境变量与青少年自我关怀间的关系。自我关怀与父母自主支持的双向关系证明了两者间在纵向上的动态交互关系。


以往研究多从个体的消极心理因素出发,如抑郁症状,已证明了个体的抑郁症状水平会显著跨时间预测其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降低,但忽略了对自我相关的积极心理因素的探讨。


研究从纵向角度上进一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及友谊质量对青少年自我关怀表现及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虽然父母自主支持和友谊质量都起着保护性作用,父母心理控制是潜在的风险性因素,但在高一至高三的阶段中,父母心理控制及友谊质量对青少年自我关怀产生的影响是更为显著的,即环境变量对个体自我关怀的影响确实起着有差异的影响作用。


此外,父母自主支持与自我关怀间呈双向关系,表现了积极个人特质和积极环境变量相互促进作用,也会理解自我关怀对父母心理控制和友谊质量的影响提供了更全面的研究证据。


【本文标题和链接】女青少年囿于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更关注他人需求而非自我需求 http://www.hzhe123.cn//n/140777.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