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08 05:41: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034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杜牧《清明》中“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伤心什么?很多人搞错了

又是一年清明节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咱们中国人不容忽视的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宋时期,过清明就已经十分盛行,那么在这一天古代的诗人们都曾做了些什么呢?


田园诗人孟浩然写了首《清明即事》,“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隐居的孟夫子看来有些无聊;诗魔白居易写了首名叫《清明夜》的七言诗,他在清明之夜“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虽然孤独倒也乐得自在。而诗圣杜甫在这一天,还是不改沉郁本色,他在《清明二首》中表示:“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着实是令人心疼。


与孟夫子、白居易、杜甫相比,个人觉得最有趣的是樊川居士杜牧,因为在这一天小杜出了趟门,逛了下,还写下了千古名作《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现存世的诗作共有524首,这首是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此诗年年入选小学课本,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作品。对于此诗,多年来很多人会有两个最大的疑问,能弄懂一个就是高手,其中一个困扰了专家多年。


我们先来说困扰了专家多年这一个:杏花村到底在哪里?千年来,杜牧笔下的杏花村究竟是怎么样一处美境和李白笔下的汪伦到底是怎么样的人,都已经成为了很多唐诗爱好者的执念了。有人考究古籍说杏花村在山西,但不少南方人不同意了,他们搬出《江南通志》中的记载,称杏花村在金陵。对于这个无法确定的问题,笔者先不讨论了。


我们重点来说第二个问题:“路上行人欲断魂”中行人到底在伤心什么,能读懂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就是品诗的高手了?因为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就读懂了唐人心中的清明节该是什么样。很多人都认为,清明节断魂肯定是因为思念故去的亲人,毕竟清明节是一个祭祖的大日子,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杜牧这首诗整体的基调就应该是阴郁伤感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千家诗》对此的理解是这样的:


此清明遇雨而作也。游人遇雨,巾履沾湿,行倦而兴败矣。神魂散乱,思入酒家暂息而未能也。故见牧童而同酒家,遥望杏花深处而指示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确,游人伤心是因为清明出游遇雨了。至此,大家就明白了,此诗中的行人没有想着先祖而伤感,仅仅是因为没办法好好玩耍了而伤心。《千家诗》这种理解,是否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但这确实是事实。


古代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在这一天大家要与家人团聚,要赏春花,要喝美酒,品丝竹之乐,总之这是一个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大日子。但这并不能说明,古人就不孝顺,在生与死这件事上,古人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弄懂了这些,我们再来读杜牧这首诗,才能真正理解全诗的高妙之处。一场纷纷春雨,不大不小却绵绵不绝,扫了大家的兴致。正在大家“欲断魂”之际,一位牧童出现了,行人中很机智的那位便问牧童:“哪里有酒家”。


有牧童之处想来也是个山野之地,必然不是在城中,所以这一问正常来说是不会有什么令人期待的答案的,但牧童的举动却令人开怀不已: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一个“遥”字证明这杏花村不算近,但这对行人来说已经是柳暗花明了。杜牧就此搁笔,行人接下来该怎么做,他偏就不写了,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其实不用说大家也明白了,这群爱玩的行人肯定是要奔着杏花村去的。


一首28个字的小诗,就像一个电影的长镜头一样,有美景、有动作、有问有答、有留白,这样的诗怎能不成为千古名作?上学时,读这首清明节,总觉得这样的诗与杜甫、李白的大作相比,算不得什么。如今再细细品来,才明白杜牧能成为晚唐诗坛的扛把子,确实是有道理的。这首清明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杜牧《清明》中的“路上行人”,为何要“欲断魂”?很多人搞错了

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他的《清明》诗流传千年,到了明代,就连市井中的妇孺都能背诵。不过,这首诗中一直有一个谜题,那就是“欲断魂”三字的解释。


“欲断魂”在诗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许多朋友从字面上来理解,认为“欲断魂”其实是表达一种“伤心”的状态。不过,用“伤心”来描述诗中的“欲断魂”,感觉并不准确。杜牧诗中的“断魂”,是一种无限的惆怅。那么,诗中人为什么而“惆怅”呢?


《千家诗》的


一、“欲断魂”是一种惆怅的状态

“断魂”一词,根据考察最早大约出自魏晋时期。道学家们认为,人有三魂七魄,魂魄是人类的精神气所在。当人健康的时候,神魂凝聚,精神百倍;当人快要死的时候,魂飞魄散,气若游丝。因此最初时候的”断魂”,就是指一个人死去,而“欲断魂”就是说他“将要死去”。


但是,这个词的词性,后来产生了变化,它从最初的名词变成了形容词。形容词的“断魂”是指一种极端的情绪状态,好比我们平时说的:我真是“烦死了”,他真是高兴得“要死了”。欲仙欲死,这是指一种极端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指人马上就要去世。


杜特诗中的“断魂”,看来也是指一种极端的情绪体验。因此,有人就认为诗中的行人“很伤心”。但奇怪的是,联系《清明》的前后文,我们发现这种“伤心”完全是没有来由的,并且和诗本身描绘的氛围,不是很搭。


尽管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但是按中国唐朝的传统,清明节并不是一个伤感的日子。清明时节,大家除了扫墓,祭拜祖先,更多的时候是在郊游、蹴鞠、荡秋千,甚至是斗鸡。


假如把这首《清明》中的“断魂”,直接解释为“伤心”。那么,诗的第一句就显得太云淡风轻了一点。试想“断魂”是指伤心,那么杜牧全诗的意思,就变成了:清明节,小雨淅淅沥沥,我很烦很伤心。于是我问路过的牧童哪里有酒家?我要找一个酒馆来醉一场!


这样就显得太浅薄了,因此历来的诗评人都把“断魂”解释成“魂魄散失”。这是一种心神不宁,郁闷难言的状态。其实,用“惆怅”来解释或更恰当,其程度不如“伤心”来得严重,但是表达的情绪更加复杂。


二、“欲断魂”是一个习惯用语

其实“欲断魂”并不是杜牧首创,唐代有许多的诗篇中,都有这个词组。比如唐代的方干,在《冬夜泊僧舍》中说:“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这里讲的是一种思乡情绪,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雨夜思乡,心情愁烦。


同样是在唐朝,宋之问的《发端州初入西江》中说:“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埋理能齐。”这里把“欲断魂”三字的位置进行了倒装,但是意思依然是一样的,表达的是,与骨肉亲朋分隔天涯的愁思。


仍然是在唐朝,李珣在《浣沙溪》其三中说:“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意思是:心上的佳人已逝,重返她生前的居所,倍感伤怀。


分析这三首诗中的“欲断魂”,其大致的意思就是:一、漂泊思乡;二、羁旅思亲、三、失恋伤情。但是无论是三者中的哪一种,“伤感”的情绪都不是十分强烈,只因为它发生的时间是“滞后”的。


诗人漂泊远游,与骨肉亲朋分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发生的,而诗人重返心上人的居所前,也早就得知她故去的事实。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伤感有之,但并不十分强烈。明确了唐人习惯用语中的“欲断魂”,我们再看来杜牧这首《清明》诗,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三、杜牧《清明》试解析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清明节,春雨淅淅沥沥。天涯羁旅的客人,开始思念家乡的亲朋,或者是思念逝去的爱人。赶上阴雨的天气,心情本来就不好,再加上长途漂泊,无人结伴,自然助长了客人惆怅的感觉。于是向路边的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啊?我想去买一壶杏花春雨,浇一浇心中的烦闷。


这里的“欲断魂”是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李觏的“人言落日在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也是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除了上述的原因,“欲断魂”有时候甚至可以是没有理由的愁烦。阴雨天,本来就容易心烦意乱,再加上在外流浪。某一天早起,心情莫名其妙就不好了。但是你若要问我,为何心情不好,我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于是就像一首陈百强的老歌里唱的那样:愁絮挥不去,苦闷散不去。为何我心一片空虚?然后才开始给自己的惆怅找理由。原来是“感情已失去,一切都失去……”


结语

通过分析唐代诗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欲断魂”所表达的意思无非是:思乡、思亲跟伤情。因此诗中行人并不是因为细雨纷飞,败坏了踏青的游兴才产生了“欲断魂”的情绪,这一点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羁旅客本来并没有什么“伤心事”,他只是因为寂寞而情绪抑郁,产生了些许惆怅。先有了伤感惆怅,再去寻找这种惆怅的根由。然后他们开始思乡,他们开始思亲,他们开始思念逝去的爱人。于是就越来越烦闷,就想到了借酒浇愁。


《千家诗》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到底描写了什么样的背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杜牧(公元803一一852年)字牧之,汉族,余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晚年的杜牧在全国各地郊游踏青,饮酒作诗成了他的日常生活。


有一年的清明节,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路上碰到很多来来往往上坟的男女,一路上哭哭啼啼,一只手提着竹篮,里边放着纸香和一壶白酒,沉浸在对失去父母的思念之中。


清明节的天气还不是很正常,时冷时热,虽然桃花已开,有时候碰上寒潮或者阴雨天气,会冻得人瑟瑟发抖。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正说明了诗人杜牧所处的自然背景。


清明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大节日,也是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凡是有故去老人的家庭子女,都会放下手头的活计,去给老人上坟扫墓。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现在,以示对老人的思念,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上坟之人那种痛苦的表情,伤心欲绝,悲思愁绪。一句话将当时的情景描写的淋漓尽致。


当杜牧看到这一情景之后,为这些孝子贤孙的举动,感到悲痛欲绝。触景生情,很想喝一壶酒借酒消愁,于是便有了借问酒家何处有这句诗。


抬头看到远处放牛的牧童,便前去打问何处有卖酒的酒家?牧童用手指远处的杏花林中,有一个小山村,如果想喝酒,可以到那里去买。此时的杜牧,好像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也从伤悲中走了出来。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现在的很多人清明节不都过得很快乐吗?潇洒了全国几日游,哪儿来的断魂呀?到底是时代的变化,还是杜牧的诗有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那就是因为清明节是一个用来祭祀先祖的日子,古代人在追思先祖方面比现代人更加慎重其事,更加讲究礼仪。


因为“百善孝为先”,而且在汉代的时候还有“举孝廉”,也就是说你如果足够孝顺,是可以去做官的。一是出于真心悲痛,二是习俗使然,大家都很悲痛,所以清明祭祀是庄重、悲伤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杜牧说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了呢?清明时节本来天气就不好,雨纷纷,就好像老天流泪一样,配合大家对先人的思念。既有原因,又有环境,既有条件,又有风俗,路上的行人如何不断魂?




有朋友说,这里的“路上行人”是指没能赶回家祭祖的羁旅之人,因为没办法祭祖,感觉很悲伤,很对不起祖宗,这样说也行,但是大的基础是建立在祭祀的悲情之上的。


这位题主,难道不知道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上坟的习俗吗?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到这里就解答完毕了。因为清明节要上坟,要给祖宗上香,思念先人,所以悲伤,才“路上行人欲断魂”。


不过就我个人理解,这个大众答案并不贴切。


有朋友就会说,不贴切,那你说个毛线啊?


那是因为这种理解是一种通俗化的错误常识,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这种错误的常识都没有,当然有必要先交代一下——然后我再说说这种常识错在哪里。




其实,清明节真的是个欢乐的日子。


而我们祭祖、扫墓、上坟原本应该是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也就是韩翃那首著名的《寒食》所写的日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个寒食节始自介子推被烧死,这里就不细说了,我们只要清楚一点,寒食节是禁火的,而且周期还比较长。


在这个月份,因为天气好转,大家又还没有开始务农,以节日为借口的相亲、勾搭就比较多——所谓春心萌动。农历三月上旬,前后就有三个节。


第一个是上巳节,大家欢快相聚、一起下河沐浴、插柳辟邪的日子,也是元宵节之后男女相约最好的日子。过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就进入了寒食节。




寒食节禁火,意味着什么?只能吃冷食。这对已经进入文明热食阶段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修苦行。因此才有“轻烟散入五侯家”,做什么?偷偷传火种给诸侯破忌呢。但是诸侯可以偷偷用火,老百姓是不行的。虽然这一规则从最开始的行政命令发展到后来成为习俗,并没有谁去强制执行,但是习俗的力量太强大了。


所以,寒食节是非常难熬的。天天吃冷食,过得人不人鬼不鬼,干脆就趁这个时节去扫扫墓,以表孝心。扫墓上坟的习俗是这么来的。


而清明,只是一个节气。一般是在寒食的最后一天或者第二天,那么终于开禁了,大家自然要出去踏青,要美酒佳肴,大快朵颐了。


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都遵守着只能清明节前扫墓的规矩,其实就是寒食节上坟。清明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清明之后就不要扫墓了,不要把那种悲悲切切再带进美好的春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寒食节都慢慢消失,但是老百姓的习俗保留下来了。踏青、插柳这些上巳节的欢快,寒食节祭祖招魂的悲伤、挂青,这些习俗行为就都被清明这个节气日子给挪用了过来。


大家要注意,清明原本只是一个节气,并不是节日,而清明节放假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


所以,大家伙清明出去玩,出去哈皮,其实暗合了古代正统的风物人情。


那么我们再来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行人不应该是开心嘛,为什么“欲断魂”?其实未必不是给寒食节冷食给憔悴的,“借问酒家何处有”,你以为杜牧是要借酒消愁吗?


不过是因为可以吃热食美酒了,他是要去海吃一顿。










杜牧《清明》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肯定不是因为扫墓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著名的七言绝句《清明》,浅近直白,无经无典,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由于是清明时节,这里面的“断魂”让人很容易与上坟扫墓联系起来。其实,这个“断魂”,与扫墓上坟一点关系都没有。理由如下:


上坟扫墓作为清明的主题内容是唐宋时期逐步形成的,南宋之后到明清时期才兴盛起来。唐宋以前,春季有三个节日,一个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一个是“寒食节”,冬至日后的第105日;还有一个就是“清明节”,农历三月中旬前后。唐宋之前,“上巳节”和“寒食节”是大节,“清明节”是小节。“上巳节”是女儿节,也有称为“中国情人节”,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在“上巳节”那天写的关于“上巳节”的盛况。杜甫诗《丽人行》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果不知“上巳节”,水边多丽人肯定不知是干啥的。“寒食节”有典,晋文公祭介子推,禁烟火,吃冷食,后来为缓解吃冷食的不适,增加许多游乐玩耍锻炼身体项目。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唐天宝年间,将“寒食节”与“清明节”放在一起,放假七天。宋代沿袭唐代规定,也放假七天,叫“清明节”,之后“寒食节”就与“清明节”一起不单独过了。南宋时期,理学盛行,存天理,灭人欲,女人被禁锢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作为“女儿节”的“上巳节”也没有了,“上巳节”游春踏青等习俗也被吸收到“清明节”中。到明清时期,春季就一个大节,即“清明节”,一直延续至今。


杜牧唐代后期人,当时上坟扫墓是“寒食节”的主题内容。唐诗中也有许多咏“寒食节”的句子,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杜牧《清明》诗中的“断魂”,一般理解为“羁旅落魄”的意思。


还有,上坟扫墓在古法礼仪上是祭祀活动,不是丧事活动。丧事是凶礼,应当哭泣,应当悲伤;祭祀活动是吉礼,不应当悲伤不应当哭,也不需要悲伤不需要哭。祭祀活动抒发的是一种圣神、庄严、崇高的祖宗情感,是一种告慰先人,祈求祥瑞的家国情怀,与悲苦哀伤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杜牧的“断魂”,绝不是因为扫墓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著名的七言绝句《清明》,浅近直白,无经无典,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由于是清明时节,这里面的“断魂”让人很容易与上坟扫墓联系起来。其实,这个“断魂”,与扫墓上坟一点关系都没有。理由如下:


上坟扫墓作为清明的主题内容是唐宋时期逐步形成的,南宋之后到明清时期才兴盛起来。唐宋以前,春季有三个节日,一个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一个是“寒食节”,冬至日后的第105日;还有一个就是“清明节”,农历三月中旬前后。唐宋之前,“上巳节”和“寒食节”是大节,“清明节”是小节。“上巳节”是女儿节,也有称为“中国情人节”,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在“上巳节”那天写的关于“上巳节”的盛况。杜甫诗《丽人行》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果不知“上巳节”,水边多丽人肯定不知是干啥的。“寒食节”有典,晋文公祭介子推,禁烟火,吃冷食,后来为缓解吃冷食的不适,增加许多游乐玩耍锻炼身体项目。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唐天宝年间,将“寒食节”与“清明节”放在一起,放假七天。宋代沿袭唐代规定,也放假七天,叫“清明节”,之后“寒食节”就与“清明节”一起不单独过了。南宋时期,理学盛行,存天理,灭人欲,女人被禁锢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作为“女儿节”的“上巳节”也没有了,“上巳节”游春踏青等习俗也被吸收到“清明节”中。到明清时期,春季就一个大节,即“清明节”,一直延续至今。


杜牧唐代后期人,当时上坟扫墓是“寒食节”的主题内容。唐诗中也有许多咏“寒食节”的句子,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杜牧《清明》诗中的“断魂”,一般理解为“羁旅落魄”的意思。


还有,上坟扫墓在古法礼仪上是祭祀活动,不是丧事活动。丧事是凶礼,应当哭泣,应当悲伤;祭祀活动是吉礼,不应当悲伤不应当哭,也不需要悲伤不需要哭。祭祀活动抒发的是一种圣神、庄严、崇高的祖宗情感,是一种告慰先人,祈求祥瑞的家国情怀,与悲苦哀伤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杜牧的“断魂”,绝不是因为扫墓上坟。


:
【本文标题和链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http://www.hzhe123.cn//n/147899.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