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疟原虫病毒(什么是疟原虫)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0 02:47: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什么是疟原虫病毒(什么是疟原虫),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279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疟疾:祸害人类数万年,为何还不罢休

在人类传染病家族里,新冠肺炎属于新杀手。与之相比,有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作恶时间之久超出你的想象。


负责传播它的寄生虫从单细胞动物中发展而来。经过漫长的进化,这种寄生虫感染了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之后感染灵长类动物,后来又通过灵长类动物传染给人类。


这种寄生虫叫疟原虫,造成的传染病叫疟疾——它,伴随人类起源而出现,祸害人类的时间以万年为单位。


全球每年疟疾病例超2亿


由于过于古老,疟疾起源详情,存在诸多谜点。


到底是什么灵长类动物把疟原虫传染给人类,不得而知。具体如何传染,也有不同假说。总之,关于疟疾起源,很多问题没有共识。


如今,温带地区的人们对疟疾的感受并不深刻。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疟疾依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疯狂肆虐。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疟疾报告2019》表明,2018年全球疟疾病例估计约有2.28亿例,死亡病例40.5万。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与巅峰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疟疾最严重时期,全球每年约有7亿人感染疟疾,约700万人死亡。


是什么让疟疾如此猖獗?疟疾的始作俑者是疟原虫,恼人的蚊子则是疟原虫的帮凶。统计发现,有80种按蚊可以传播疟疾。


一只蚊子叮咬一位疟疾患者,它就感染了疟原虫。这只蚊子继续叮咬第二个人,疟原虫就会进入第二个人的身体。疟原虫先进入肝脏,成熟之后进入血液。疟疾症状通常在此时现身:轻则高烧、打寒颤、头疼、恶心、呕吐、贫血,重则死亡。


如果其它蚊子叮咬第二个人,它们又会感染疟原虫,继续将疟原虫“注射”给更多人。如此循环往复,疟疾生生不息地折磨着人类……


不仅如此,疟疾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比如通过孕妇传染给胎儿。更复杂的是,作为传播疟疾的源头,疟原虫也不止一种。目前已知有5种疟原虫可让人感染疟疾。


就是这种复杂又顽固的传染病,在蚊子的嗡嗡声中,阴魂不散地游荡在整个人类历史中。


全球根除疟疾项目并不“全球”


基于以上原因,疟疾早早被列入人类决定根除的传染病名单。只是这个过程很不顺利。


1955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比全球性根除天花项目还要早4年。


有一个背景需要交代:二战末期,一种被称为DDT(又叫“滴滴涕”)的杀虫剂开始应用。到1952年,疟疾感染人数下降到3.5亿人,但无疑仍是十分巨大的数目。


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启动后,很快成为世卫组织最重要的活动。据统计,1955年至1958年,根除疟疾项目的投入占世卫组织可支配资金的34.8%。这远远超过1959年启动的根除天花项目。可以说,根除疟疾项目是当时资源投入最大的。


回头来看,这个项目进展不顺利的原因也显而易见。


那时的抗疟策略严重依赖单一工具——挨家挨户喷洒DDT。这么做确实可以控制按蚊对疟疾的传播,但人们严重忽略了还应继续寻找更多有效的抗疟策略。当时普遍觉得,人类已掌握根除疟疾的工具。非常不幸的是,蚊子很快具备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这个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还存在另一个重大“BUG”。


该项目主要在经济快速发展且按蚊繁殖季节没那么长的国家取得进展。一个关键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被遗忘了。在这些非洲国家,疟疾高度流行,全年都是按蚊繁殖季节,而且经济落后,根除疟疾的前景极不明朗。它们事实上被排除在项目之外了。


高度依赖杀虫剂,蚊子却出现抗药性;名为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实则并不“全球”。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项目进展日益困难。


结果,这个根除疟疾项目不了了之,被放弃了。


谁说中医药没有用?


虽然20世纪的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严重依赖单一工具,但纵观历史,人类对抗疟药物的追寻一直不曾停止。


1820年,抗疟药物奎宁首次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纯出来。1934年,德国的汉斯·安德萨格发现抗疟药物氯喹,二战后该药被广泛使用。


抗疟领域还产生了多个诺贝尔奖。英国医生罗纳德爵士因证明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获得1902年诺贝尔奖;法国医生拉韦朗凭借发现疟原虫,获得1907年诺贝尔奖;瑞士化学家穆勒因发现DDT的杀虫功效,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


当然,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7年,世界上首次报告了疟疾对氯喹的耐药性。1969年,疟疾的耐药性已日益明显,中国政府启动“523”抗疟药物研究项目,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


她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寻找灵感,最终确定几种中药作为研究对象——青蒿是其中之一。起初,青蒿的临床效果并不如意,抑制率不够高。怎么办?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寻求破解方法的过程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点醒屠呦呦:不是常用的煎煮法,而是青蒿鲜汁!


以此为线索,屠呦呦带领团队不断实验,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成分的方法。1971年10月,屠呦呦团队实现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大约一年后,他们又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有效单体——青蒿素。


目前,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CTs)是对疟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针对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青蒿素挽救了成百上千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能否在抗击传染病中发挥作用再次引发争议。青蒿素在抗疟中的重要角色提醒世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碰撞,可产生巨大潜力。


正如屠呦呦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演讲中再次强调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抗药性反复出现之痛


目前全球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根除疟疾。然而,疟疾阴霾依然沉重地笼罩着非洲国家。每年几十万的死亡人数中,超过90%发生在非洲。


2015年发布的《世卫组织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再次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将疟疾发病率至少降低90%,将疟疾死亡率至少降低90%。


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人数已减少一半。但《全球疟疾报告2019》指出,近几年抗击疟疾的进展速度有所放缓,可能会错过关键目标。


其背后原因十分复杂。


杀虫剂抗药性问题又卷土重来。使用杀虫剂是重要控疟策略之一,而2010年—2018年期间,有27个国家报告,所有主要杀虫剂类别都出现蚊子的抗药性。


另外,抗疟药物的抗药性问题也再次出现。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出现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疟疾疫苗被寄予厚望,但研发历程漫长。1992年,疟疾疫苗候选株RTS,S进入临床试验。迄今为止,RTS,S是世界上首种也是唯一一种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表明能显著减少非洲幼儿疟疾和严重疟疾的疫苗。


2019年,加纳、肯尼亚、马拉维三个国家在试点地区引入该疫苗。这一试点项目有望解决多个与疟疾疫苗应用有关的问题,如疟疾疫苗的安全性等。


数万年来,疟疾已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慢性”传染病,顽固难治、久治不愈。但一些区域性成功又说明,根除疟疾是完全可行的。


回顾人类一波三折的抗疟历史,教训主要是这几点:全球联手抗击传染病,“全球”二字不能打折扣;不可单一依赖某种工具,要多管齐下,同时重视中医药的潜能;应不断寻找更新、更强大的武器,尤其是疫苗。


疟疾,65年前就被列入“清除名单”的传染病,但愿人类距离真正消灭它不再遥远。(刘园园)


“疟原虫治疗癌症”有科学根据吗?学者:是在吹牛

“疟原虫治疗癌症”有多少科学依据


本报记者 张佳星


只需1毫升含有疟原虫的血,然后用青蒿素控制着,一个癌症患者就痊愈了……


资料图:医生正在工作。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春节期间,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教授陈小平的演说被传播成了武侠大片,疟原虫对抗癌症被描述得像金庸作品里的以毒攻毒的“神方”般简单、有效。


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是不是就如一些帖子传播的那样神?这个治疗真就是这么简单打一针就能把癌症患者治好了吗?


一位学者在向科技日报记者回应该事件时戏谑地称这些说法是在“吹牛”,并表示如果传播不当,在公众中很可能造成“跟以前的打鸡血让人发烧治疗癌症差不多”的恶果。对疟原虫治疗肿瘤疗法的传播,公众至少还应该了解以下3点。


并非“以毒攻毒”,仍旧是一种免疫疗法


陈小平在演说中讲解了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原理,他说:“癌细胞分泌一系列的信号,让我们的免疫系统睡眠不工作。而疟原虫感染,恰好唤醒了免疫系统。”


可见,疟原虫在注入到人体之后,并没有去“以毒攻毒”地攻击癌细胞,而是按照惯例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了,那些被癌细胞“迷惑”了的免疫细胞(如NK细胞、T细胞)警觉起来,才会去攻击癌细胞。


疟原虫为什么会让免疫细胞重新警觉?这里可以借“宫斗剧”的情节来理解——为了重新“得宠”,可以引入新宠。归根结底,疟原虫和癌细胞两者的本质对于身体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免疫系统容不下的“猎物”。


虽然同为免疫治疗,但它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等)的思路并不同。“这是新的疗法,激活全身的免疫细胞是关键。”上海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华表示,“目前全球的科学家都在寻找肿瘤的广谱抗原作为疫苗来激起体内的抗癌能力,个人认为是很有前途的。但大多数都是针对某些抗原靶点,随后肿瘤会突变,产生新的耐药性癌细胞。”


杨光华认为,疟原虫疗法有广谱性,给了所有癌症研究学者一个有力依据,疟原虫疗法的关键是根据目前的临床观察研究其长期抗癌能力。如果能够找到化学分子结构与肿瘤的某些蛋白分子类似,就有可能激起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这些物质都可以称为肿瘤疫苗。


疗法远远不是只打“一针血”这么简单


“我理解他说‘只打一针’的意思是只需要感染一次就好,不是字面上说的只打一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一位研究人员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该疗法临床治疗在操作上比较简单。


免疫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以及策略的调整,不同疗法的临床试验之前都出现过不同情况的诸如细胞因子风暴等危险情况。与陈小平团队合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感染疟原虫会导致病患出现周期性发烧等各类症状,因此持续护理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感染疟原虫之后,病人要被特别防护,防止蚊虫叮咬病人之后传染疟疾。


钟南山表示,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下结论太早了。


疗法目前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不能说明最终会被证明有效


为什么有案例治疗效果很好,却仍旧存在很多未知数呢?


这与临床试验的研究工作密切相关。对于一种全新的疗法,需要进行严格系统的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和有效性后才能进行临床应用。而该疗法目前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在研究过程中会允许研究者筛选病例,毕竟早期的研究工作是用来概念探索的。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对病例的筛选有益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索,也有助于获得好的治疗效果。但在筛选病例的情况下,会筛选对方法最敏感的患者进行研究,因此可能存在选择的患者正好适合这样的疗法。所以效果会比较好,但并不能说明该疗法最终会被证明有效。


多位受访者表示看好该研究的前景,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是否能成为有效的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目前仍要较长期的研究。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改变基因表达 避开免疫系统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恶性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最主要寄生虫。一项27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的医学研究发现,这种疟原虫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基因表达,在旱季存留于人类血液中,同时又不会导致疾病。该发现解释了恶性疟原虫如何残留在人体内同时不造成可见症状,等到蚊子种群在雨季卷土重来时,成为疟疾再度蔓延的“内部潜伏者”。


在全球范围内,疟疾平均每天导致1200人死亡——这也是非洲的主要致死疾病,在2018年夺去了40万人的生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不到5岁的儿童。


目前,通过采用杀虫剂干预手段,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是,蚊子种群对杀虫剂抗性不断上升,加上其他适应性变化,可能会让这些成果得而复失。疟疾病例中的大部分都集中出现在雨季,此时传播恶性疟原虫的蚊子会大量繁殖。不过,无症状感染者其实一年四季都会出现,这种疟原虫常驻人类宿主的能力,让它们可以安然度过雨季之间长达数月的旱期。然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不太理解,为何这种疟原虫可以寄居在人类宿主中,却又不导致可见的症状。


2017年至2018年期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赛尔维娅·波托格尔及其同事,追踪了年龄从3个月到45岁不等的600名马里居民。他们发现,这些人群体内的恶性疟原虫在旱季快结束时的基因转录模式很特别。这种模式与受感染红细胞的血管黏附度下降有关,这有利于脾将受到感染的血细胞清除到较低水平。


研究人员在调查结论中表示,这些特征帮助在人体内维持了较低水平的恶性疟原虫“储存库”,这个“储存库”可以不被免疫系统发现和清除,在之后的雨季继续启动疟疾的传播循环。


目前,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去阐明环境变化会如何影响恶性疟疾虫的转录模式,但现在已知这种模式能让恶性疟原虫在特定环境下生存,为人类最终攻克这一疾病奠定了基础。


总编辑圈点


在漫长的与人类共存的岁月里,疟原虫也发展出了自己的潜伏之道。低谷的日子里,可以养兵蓄锐,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换来和人体免疫系统的和平共处。等到合适的季节来临,再重新活跃起来,攻营拔寨,制造一场流行。不过,那个让它们蛰伏和活跃的信号究竟是什么,它们又如何感知到这一信号?当它们选择按兵不动时,有没有方法端掉它们的老巢?疟原虫很聪明,但好在人类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弄清楚它们的行为模式,也能帮助攻克疟疾。(记者张梦然)


五分钟了解疟原虫生活史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之前解析的文献,科技千里眼总结了疟原虫生活史,旨在普及疟疾相关知识,了解疟原虫生活史对于了解疟疾十分重要,也是读懂相关文献的基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疟疾只能通过蚊叮咬传播,因此,没被蚊子咬的朋友不会得疟疾!


疟原虫发育有几个时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配子体,合子,retort,动合子,卵囊,子孢子。



疟原虫


疟原虫发展有三个阶段:1.肝内发展阶段 2.红细胞内发展阶段 3.蚊体内发展阶段


生活史概述


  1. 带有子孢子的蚊子咬人


  2. 子孢子随血液进入肝脏,开始在肝脏发育,经过分裂形成大量裂殖子,此时肝细胞破裂


  3. 肝细胞破裂后,进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4. 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发育成环状体,紧接着为滋养体,裂殖体


  5. 裂殖体分裂成很多裂殖子,此时红细胞破裂


  6. 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继续入侵其他红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循环第4步骤


  7. 当增殖到一定时期,一部分裂殖子继续进行第4步骤,还有一部分侵入红细胞后直接形成配子体,并发育为雌雄配子体


  8. 此时如果有蚊子来叮咬人,会把带有雌雄配子体的红细胞吸入到蚊胃内,进入蚊体内发展阶段


  9. 雌雄配子体发育为雌雄配子(类似于人的精子和卵子)


  10. 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继续发育为retort,动合子,卵囊


  11. 卵囊内形成大量子孢子,当卵囊破裂后,子孢子移动到蚊子的腮腺


  12. 当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腮腺的子孢子进入人体,开始第2步骤,进行下一循环



疟原虫生活史图解


本文是科技千里眼学习过程中总结下来的,如有意见不同者,欢迎评论指正,大家互相学习,普及疟疾知识。


疟原虫能治疗癌症?还早......

近日,疟疾(疟原虫感染)治癌引发不小的争议。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粤见未来”主题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做了一场题为“疟原虫成为抗癌生力军”的演讲。


▲中国科学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所发布的陈小平演讲视频截图


之后,不少题为“疟原虫感染可以治愈晚期癌症”的文章在春节期间被刷屏热议。


现在,这项研究还在招募志愿者(病人)进行研究,而且报名的癌症病人也比较多,这似乎是晚期癌症病人的一条生路。


不过,对于疟原虫治癌,需要明确的是,陈小平团队的研究只是临床试验性治疗的初步结果,谈不上治愈癌症;同时,这项研究只是在探索和试验,不是常规疗法,并且即便有病人参与试验性治疗,也需要进行伦理审查,以获得批准。


参与这项研究的钟南山院士的评论比较客观: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也就是说,疟原虫治癌还谈不上有效,更谈不上治愈。


疟原虫抗癌传播最广的说法是“以毒攻毒”,但是,即便有抗癌效果,也并非以疟原虫的“毒”去攻击癌细胞的“毒”,而是通过疟原虫启动和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产生抗癌抑癌的某种效果。


由于疟原虫感染抑制了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功能,也就解除了这些抑制,解放了肿瘤组织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细胞进入到肿瘤中去,更加高效地杀死癌细胞。


当然,癌细胞释放肿瘤抗原和一些细胞因子也可以激活对肿瘤有特异性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这些肿瘤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之后会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疟原虫感染也能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切断连接肿瘤的血管,从而对肿瘤断粮断营养,让癌细胞“饿死”


陈小平在演讲中称,目前的试验结果是:“已经有30多例病人接受了治疗,最初的10例观察了一年,5例是有效的,其中2例可能已经被治好:没有肿瘤或者肿瘤死掉了。”


当然,这项对人的试验还未发表于学术刊物,尽管看起来有部分效果,但还是有争议。


▲图源科普中国


争议主要产生于对这10人的治疗结果,尤其是被称为有效的2人。首先是,判断癌症治疗效果的“硬核”标准之一是5年生存率达到多少,但是,疟原虫抗癌试验的病人迄今最长的时间还不足2年,所以,尚无法用这一标准来检验。


因此,需要用另一种检验癌症治疗的标准,即客观缓解率来检验。客观缓解率(ORR)指的是有多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每个肿瘤要缩小到1厘米直径下),和部分缓解(PR,肿瘤直径缩小50%以上)。


如果患者的肿瘤持续增大到超过20%,表明治疗无效,称为疾病进展(PD);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位于进展和缓解之间,称为疾病稳定(SD)。


在这10人中,5人处于疾病进展中,3人是疾病稳定,2人是有效,也就是稳定和有效达到50%。但是,即便是有效的2人似乎也算不上实锤。


其中一人是采用疟原虫治疗之后,肿瘤形状有变化,然后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现在生存良好。


很显然,这种治愈已算不得是疟原虫疗法的功劳,至少不能全算到疟原虫疗法的账上。因为根据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规则,在试验中任何采用了疟原虫以外的治疗方法都不能算作是疟原虫感染治疗的效果。


还有1名病人是接受疟原虫治疗结束几个月后发现,肿瘤大小没有改变,但是肿瘤代谢活性消失。不过,这名患者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也并非是达到了客观缓解,更谈不上是治愈,因为肿瘤大小没有减小。


再从历史经验看,疟原虫感染治疗其他疾病有效确有先例,这就是治疗晚期梅毒。晚期梅毒会导致神经性梅毒,其典型表现是麻痹性痴呆和瘫痪。


1917年的一天,奥地利医生朱利尤斯·瓦格纳-贾雷格(Julius Wagner Ritter von Jauregg)意外发现,一位因神经性梅毒瘫痪的病人竟然在患疟疾发高烧的时候能走到他的面前求助,这提醒贾雷格,疟原虫是否在帮助病人抗御瘫痪。


于是,贾雷格大胆地进行尝试,把这位病人的血液抽出来,分别注射给18位瘫痪病人,他们的病情居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些结果发表后让全世界都知道,疟原虫可以治疗神经性梅毒。


后来,这一重大发现挽救了成千上万晚期梅毒患者的生命,由此贾雷格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只是在20多年后有了青霉素的发明,疟原虫疗法治疗梅毒才退出历史舞台。不过,疟原虫对晚期梅毒有神奇效果的机理直到今天也没有阐述清楚。


最后是疟原虫感染必须要有伦理审查,疟原虫本身对人体有害,是一种“毒物”,并且肯定会让人患疟疾,因此要防止对病人的双重伤害(疟疾和癌症),或者哪怕是疟原虫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高烧,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虽然,让病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以同时服用青蒿素进行治疗和控制,但是,感染疟原虫的一大副作用是间歇性高烧和各类症状,如何治疗高烧和各类症状,需要有配套措施。


而且,由于癌症病人感染疟原虫,也成为疟疾的一个传染源。如何防止蚊虫叮咬病人后再去叮咬健康人而传播疟疾,也要有防护措施。






上述表明,疟原虫感染治癌只是在试验阶段,甚至是很初级的阶段,没有定论,更谈不上治愈癌症。


当然,疟原虫感染治癌可以继续进行,但也只是刚刚起步,何况行百里者半九十。


客观评价是金,拔高评价可能会误导病人。




内容


图片


本期编辑:邢妍妍、王远方


近日,疟疾(疟原虫感染)治癌引发不小的争议。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粤见未来”主题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做了一场题为“疟原虫成为抗癌生力军”的演讲。


▲中国科学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所发布的陈小平演讲视频截图


之后,不少题为“疟原虫感染可以治愈晚期癌症”的文章在春节期间被刷屏热议。


现在,这项研究还在招募志愿者(病人)进行研究,而且报名的癌症病人也比较多,这似乎是晚期癌症病人的一条生路。


不过,对于疟原虫治癌,需要明确的是,陈小平团队的研究只是临床试验性治疗的初步结果,谈不上治愈癌症;同时,这项研究只是在探索和试验,不是常规疗法,并且即便有病人参与试验性治疗,也需要进行伦理审查,以获得批准。


参与这项研究的钟南山院士的评论比较客观: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也就是说,疟原虫治癌还谈不上有效,更谈不上治愈。


疟原虫抗癌传播最广的说法是“以毒攻毒”,但是,即便有抗癌效果,也并非以疟原虫的“毒”去攻击癌细胞的“毒”,而是通过疟原虫启动和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产生抗癌抑癌的某种效果。


由于疟原虫感染抑制了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功能,也就解除了这些抑制,解放了肿瘤组织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细胞进入到肿瘤中去,更加高效地杀死癌细胞。


当然,癌细胞释放肿瘤抗原和一些细胞因子也可以激活对肿瘤有特异性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这些肿瘤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之后会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疟原虫感染也能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切断连接肿瘤的血管,从而对肿瘤断粮断营养,让癌细胞“饿死”


陈小平在演讲中称,目前的试验结果是:“已经有30多例病人接受了治疗,最初的10例观察了一年,5例是有效的,其中2例可能已经被治好:没有肿瘤或者肿瘤死掉了。”


当然,这项对人的试验还未发表于学术刊物,尽管看起来有部分效果,但还是有争议。


▲图源科普中国


争议主要产生于对这10人的治疗结果,尤其是被称为有效的2人。首先是,判断癌症治疗效果的“硬核”标准之一是5年生存率达到多少,但是,疟原虫抗癌试验的病人迄今最长的时间还不足2年,所以,尚无法用这一标准来检验。


因此,需要用另一种检验癌症治疗的标准,即客观缓解率来检验。客观缓解率(ORR)指的是有多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每个肿瘤要缩小到1厘米直径下),和部分缓解(PR,肿瘤直径缩小50%以上)。


如果患者的肿瘤持续增大到超过20%,表明治疗无效,称为疾病进展(PD);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位于进展和缓解之间,称为疾病稳定(SD)。


在这10人中,5人处于疾病进展中,3人是疾病稳定,2人是有效,也就是稳定和有效达到50%。但是,即便是有效的2人似乎也算不上实锤。


其中一人是采用疟原虫治疗之后,肿瘤形状有变化,然后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现在生存良好。


很显然,这种治愈已算不得是疟原虫疗法的功劳,至少不能全算到疟原虫疗法的账上。因为根据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规则,在试验中任何采用了疟原虫以外的治疗方法都不能算作是疟原虫感染治疗的效果。


还有1名病人是接受疟原虫治疗结束几个月后发现,肿瘤大小没有改变,但是肿瘤代谢活性消失。不过,这名患者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也并非是达到了客观缓解,更谈不上是治愈,因为肿瘤大小没有减小。


再从历史经验看,疟原虫感染治疗其他疾病有效确有先例,这就是治疗晚期梅毒。晚期梅毒会导致神经性梅毒,其典型表现是麻痹性痴呆和瘫痪。


1917年的一天,奥地利医生朱利尤斯·瓦格纳-贾雷格(Julius Wagner Ritter von Jauregg)意外发现,一位因神经性梅毒瘫痪的病人竟然在患疟疾发高烧的时候能走到他的面前求助,这提醒贾雷格,疟原虫是否在帮助病人抗御瘫痪。


于是,贾雷格大胆地进行尝试,把这位病人的血液抽出来,分别注射给18位瘫痪病人,他们的病情居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些结果发表后让全世界都知道,疟原虫可以治疗神经性梅毒。


后来,这一重大发现挽救了成千上万晚期梅毒患者的生命,由此贾雷格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只是在20多年后有了青霉素的发明,疟原虫疗法治疗梅毒才退出历史舞台。不过,疟原虫对晚期梅毒有神奇效果的机理直到今天也没有阐述清楚。


最后是疟原虫感染必须要有伦理审查,疟原虫本身对人体有害,是一种“毒物”,并且肯定会让人患疟疾,因此要防止对病人的双重伤害(疟疾和癌症),或者哪怕是疟原虫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高烧,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虽然,让病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以同时服用青蒿素进行治疗和控制,但是,感染疟原虫的一大副作用是间歇性高烧和各类症状,如何治疗高烧和各类症状,需要有配套措施。


而且,由于癌症病人感染疟原虫,也成为疟疾的一个传染源。如何防止蚊虫叮咬病人后再去叮咬健康人而传播疟疾,也要有防护措施。






上述表明,疟原虫感染治癌只是在试验阶段,甚至是很初级的阶段,没有定论,更谈不上治愈癌症。


当然,疟原虫感染治癌可以继续进行,但也只是刚刚起步,何况行百里者半九十。


客观评价是金,拔高评价可能会误导病人。




内容


图片


本期编辑:邢妍妍、王远方


:
【本文标题和链接】什么是疟原虫病毒(什么是疟原虫) http://www.hzhe123.cn//n/148741.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