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别称作什么(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别称为什么呢)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1 07:33: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别称作什么(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别称为什么呢),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6665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简说古代的东北

“东北”这个概念,中国的古今有不同的解释。这种地理词语,经常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动。许多古代典籍的地理说明中,“东北”多是指幽州的地方。现东北,在古代一直被称为华夏民族的远东方。明清以后,才开始称谓东北地区。


远古时说,天下茫茫有九州九土,既:《淮南子·地形训》中说:“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这九州以方位定名,并不包括现东北的地方,那时的东北是隐土薄州以远。远古时的现东北地方,属于蛮夷之地,但也是“五服之内”,华夏中央政权所管的地方。《愚公移山》中说,愚公想把太行、王屋二山的土石“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可见,那时所指的东北,暨隐土薄州,是在渤海一带。


夏朝以后,九州的概念有所变化,特别是周朝以后,有了新的定义。如,《周礼·夏官·职方氏》所言:“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秦以后又有十二州等说法,已经不是以方位定州名,而是主要以地理位置定名。但所说的东北,一直还是指幽州一带,既现在的燕山、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地。


显然,远古先人心意中的“东北”与我们现在地图所显示的概念截然不同。如《山海经》载,所言九州暨九个方位(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中),只在“山经”,或最远包括“海内经”的范围之内定名。所以东北的位置,只在幽州一带。而海外经和大荒经所指的范围,都是只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计算,属于四夷,也就是蛮夷戎狄的范围。但四夷,也是华夏的范围之内。《史记》载,颛顼大帝时,华夏的疆界东起“蟠木”,北到“幽陵”,西至流沙,南到交趾。蟠木,也称扶桑;在古黑齿国和中容国的地方,是现黑龙江至海边以远。幽陵,在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以南(见本文后面附件)。


“东北”的概念,内含丰富,也是随时间而变化,不能古今混淆。我们现在所言的东北,不是古代中国的东北地区。


古代,现东北这方宝地一直被称为“海东”或“海外”。是中国的远东方,是渤海和黄海的对岸。这里对华夏而言,是个有别于其它的地方。自遥远的历史长河以来,一直在中华民族的管控之下,却又与其它地区有着不同的独立性。多数时间中,这个地方的部族和民族的政权形式,一直附属于我们的中央政权。从属于华夏民族,既汉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影响之下。同时,这里的民族也一直在向中原学习和追随之下。近代,应该是从明朝以后,清朝开始,特别是满州国以来,开始称这里为东北。


但是,我们现在谈论这个地方的古代,只能用现在的词汇——“东北”而言之。


《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载:“《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路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


这段内容很有深意,“东方曰夷”,是秦汉之后的九夷概念。“旸谷”在《山海经》的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中都说,帝俊氏的后裔国家黑齿国中“下有旸谷。旸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的地方,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文中所说东方,应是指远东方,海外的大荒之东。而那里住着“夷”。显然是远古概念的、大范围的“夷”,应该不是现在的东北地区。原古代的“夷”并非专指东部的远方居民,而是四方的、远离中原的民族。


夷字,一直是古代中原人对边区人居住地方的称谓,如:“四夷”。那时东方的“夷”,也就是东夷,是在齐、鲁、苏北、江淮等地区。但后来这些东夷人逐渐往东北迁移,或被中央政府迁徙到其他边远地方,甚至云南等。夏商以后,特别是东周以后,“东夷”的称谓则开始指向东北人。秦汉以后,“东夷”直指现在东北这个地方,所谓的“九夷”也有了新的内容。虽然孔子时代已经开始把夷字专门指向现东北西南部,但“孔子欲居九夷”,应该是后人说孔子的话,不是孔子自己说的话。因为孔子所居的鲁国,原先就属于原“九夷”之地,不用“欲居”了。


尧的时代,羲仲这样的大官也居住于远远的大东方,观测日出,定制春季,指导生产。和叔居北方,幽都的地方,观察南北气候变换,告诉人们怎样生活。《山海经》对最东方的“旸谷”这个地方有所论说,是在海外之大荒以东,远到人们只能想向的地方。现代东北的东方,就是古人想向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北方,则远在幽都、北海。


夏后氏太康时,因中央政权失德,东北的夷人才背离了中央政权,与中原地区少有往来。再结合《史记》等书的内容,可知,东北从黄帝以前的时代就已经是人们居住和向往的地方。


《论语》中“子欲居九夷”,说明九夷民风淳朴知礼节。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已经得出东北地区的人适以为邻;说明春秋时代,东北地区已经走向文明。


东北地区虽有很多民族和部族,但互相之间的民俗民风很多都是相近的。比如:东北很多民族的节日都有:正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基本都信奉太阳、红色、火热……。其信仰也都是从道教开始,包括萨满教的流传,然后加入佛教内容。多数民族以牧业、渔猎及其副业为主,中部地区有的民族也重视农业、纺织、林业、原始手工业等。东北南部民族则与中原汉人类同,也发展有先进的冶金、手工业,受华夏文化和经济影响较大。


世传所谓“九夷”,并非正好九种民族或部落。其中的“夷”,也决不是有人所说:是“使弓者”那样解释,用现代字体的写法套古代,是会让人笑话的。虽然东北古人善制弓,但若解释,至少应为远在天边、弓箭射不到地方的人,因为夷是“大弓”。九夷是乏指,每种夷中也并不止一个民族。《后汉书》所说九夷,不过是蔑视东夷,按五行颜色及方位传述的种类,不是当时全部东北古代民族或部落的名称。九夷之说,是说明东北的民族部落很多而已。


《北史·卷九十四》记载,在说到东北的时候:“故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诚哉斯言。”——是的,东北古人,讲究忠心、诚信、仗义,却又不失柔顺、礼义,为朋友和亲人可两胁插刀。不过是,生活方面有些原始而已。此处的“蛮貊之邦”,是很准确的的概念,也是当时所言东北地区的民族。


古代,东北地区有四个主要民族系统,并主要由他们延续了东北的后人:



一、 息慎族系:


东北东部的息慎族系,包括有息慎(肃慎)、邑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铁里(利)、后金、清、满族等;属于东北原始的土著人,他们基本属于炎帝系列。


从炎帝时期开始,他们一直是东北东部的华夏子孙。息慎人长久不变地继承着炎帝的衣钵,他们信奉火和太阳,把东方作为自己心往的方向。传承着炎帝崇尚鸟,以鸟为官名的习惯,把鸟奉为神圣。他们以鸟为自己的吉祥物,以三足乌(传说是太阳的儿子)为自己高尚血统的旗帜。


五帝时期,息慎是经常与中央政权相互联系的。夏后氏太康以后,因政权失德,他们才不与中央联系,从此自立自娱。


他们的内部,也在分化和重组。后来分离出索离人、貊人、夫余人等,都是他们的分支。部族权利的演变,使他们如中原朝代更替一样,先后称为邑娄、勿吉、靺鞨、女真、满人等。


自唐朝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振动了他们。从此以后,这支族系如睡醒的东北虎,威吼东方。唐初,他们分别成为各种各部的靺鞨人。随着唐朝的带动,这些靺鞨分别自立为靺鞨国、佛涅国、铁利国,粟末国、渤海国,及金国和多个女真国等。在历史的变迁中,女真人最后脱颖而出,完颜氏金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了曾一扫他们先人的契丹辽国。接着灭掉了北宋。在南宋政权称臣纳贡的情况下,依据淮河和长江等北方,主宰着中华大地。


蒙古元朝,灭掉了女真人的金朝。但有很多女真人却潜回自己的祖居地,在长白山南北及以东地区,顽强地生活下来。他们默默地渡过二百多年,然后暗暗地发展壮大起来。后来从建州开始,漫延到全东北,仍然以金的称号树起大旗,取名“后金”。这支人马发展得一发不可收拾,借助吴三桂的力量;再度入关问鼎中原,最后统一中国。他们灭掉明朝,继承着华夏文化和传统。


按照华夏的传统,他们认为明朝号称大明,是古称月亮,为阴。他们改天换地,转阴为阳,所以他们称国名为清。虽然后金改为清朝,但他们的血脉不会变。


这个雄伟的民族,现在称为满族。他们的根是炎帝,他们的源在息慎。他们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用华夏民族的血汗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二、鲜卑族系:


东北北部的鲜卑族系,包括有鲜卑、室卫、蒙古,及有些东胡、乌丸、柔然等,也有部分契丹人。这些人以黄帝后裔为主,兼有炎帝后人。


自黄帝时代起,这支华夏族人在大兴安岭左右、呼伦贝尔上下繁衍生息。他们是黄帝与螺祖生的第二个儿子,昌意的后代。


昌意因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战功卓著,黄帝把东北的土地封赐给他。昌意到东北后,居住在松花江北流段落的西岸。他又把大兴安岭一带的土地,赐封给自己的最小儿子,于是昌意的子孙世世代代,在东北北方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存。


昌意小儿子的后裔,因所居之处叫大鲜卑山,他们就把自己叫作鲜卑人。他们忠诚于黄帝,称自己永远是黄帝后代。黄帝属土德王,所以他们信奉黄土,以黄土为自己生存的依据。因他们那时的语言,把土地叫作“拓”,把后代叫作“跋”,所以他们称自己为拓跋氏。他们的后人,一位叫始钧的人功劳巨大。他们从大鲜卑山向外、向南发展。他们的后裔应该包括有室韦人和后世的蒙古等民族,及部分胡人和北方民族。


鲜卑人的壮大,是必然结果。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根,寻求回归先祖的道路。他们以回归汉化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在他们建立起来的庞大政权,北魏朝庭辉煌过后,他们的整个民族完全融化进汉族人的集体之中。


夏商周时,逐渐东移的东胡民族,因他们的地缘接近鲜卑,所以他们受鲜卑民族的影响最深。另外,一部分息慎西部的民族,如:契丹等在生活与风俗等方面也渐渐与鲜卑人相同。甚至北移的汉族、句丽人、古朝鲜分支等部分民族部落,也都逐渐融入鲜卑民族之中,形成了庞大的大鲜卑民族集团。他们首先统一了北方十多个民族部落,然后向南到黄河流域,开创出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


成立北魏国以后,鲜卑人把自己的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沿袭汉族习俗。他们以汉族姓氏为荣,犯了罪的人会让他们恢复鲜卑姓氏。鲜卑人中:


拓跋氏,改为元氏。(皇族姓氏)


贺兰氏,改为贺氏。


郁都甄氏,改为甄氏。


纥奚氏,改为嵇氏。


越勒氏,改为越氏。


叱奴氏,改为郎氏。


渴烛浑氏,改为味氏。


库褥官氏,改为库氏。


乌洛兰氏,为兰氏或乌氏。


一那蒌氏,改为蒌氏。


羽弗氏,改为羽氏。


慕容氏,改为慕氏、穆氏、容氏等。


西夏一支鲜卑人曾被唐朝赐为李姓,他们的后代一直延续使用李姓。


至今,元、贺、甄、嵇、越、狼、味、库、兰、乌、蒌、羽、慕、穆、容、李等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祖居北方的人多是鲜卑人后裔。



三、朝鲜族系:


古朝鲜族系在东北南部,包括古朝鲜(古高丽)、古辰国、古盖国、古韩国(马韩、辰韩、弁韩)、新罗、后高丽、后朝鲜等,也有百济亡国遗留的后人。他们的先人和已经融入朝鲜族的外迁入人员,延续为现在辽东及朝鲜半岛的人。


古朝鲜,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古朝鲜最盛时,北接句丽、靺鞨,在松花江北流段与长白山南。西过辽河,至医巫闾山,接商周时期的燕国、孤竹国地方。南到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东至海边。这大片土地,都是黄帝赐封给昌意的地方。


古朝鲜人是黄帝的后代,朝鲜国创始人王俭也是昌意后代。他们自称“熊国”,与当时的少典和黄帝成立的熊国同名同时,应该是熊国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中原逃难的汉人加入,也有流入的句丽人、靺鞨人、鲜卑人、胡人、匈奴人、契丹人等,使原有居民更加复杂化。多民族的混杂,也改变了朝鲜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古代东北与中原汉人最接近的,就是朝鲜族系的各部族和分支。


到周初,武王把朝鲜国的地方封给箕子;改为高丽国,候爵级别。人们习惯称呼,依然谓之朝鲜国。以后的岁月中,在半岛东北部山区,从古高丽国分化出年年左右古辰国。箕子高丽被卫满朝鲜代替后,又被西汉灭掉。大约公元前107年左右,出现了由箕子后人延续的古韩国。古韩国又分化为辰韩、马韩、弁韩三韩国。三百多年后,韩国灭亡。又有古朝鲜族后人,在辰韩国的地方成立的新罗国出现。这时的朝鲜半岛上,除朝鲜人外还有百济人、濊貊人,以及加入的汉人、靺鞨人、女真人、契丹人等。


秦朝以前,燕国强大,朝鲜被迫退缩到辽河以东,到浿水的东部地区。


西汉武帝时,古朝鲜被灭。使辽东至长白山、千山一带,到鸭绿江的大片土地都归入了西汉版图。


古朝鲜被灭一千五百年之后,后高丽国出现。他们由新罗人王健在新罗国北部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个高丽国很快兼并了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国,统一了朝鲜半岛。虽然,他们是古高丽国的后裔,三韩后人,但已经是杂有多民族人的融合体系了。并且,他们也再没有过鸭绿江北侧来。


明朝时,在中央政权的支持下,高丽守关大将李成桂篡权,变高丽为朝鲜。这个后朝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最后灭亡。


在此其间虽然有索离、夫余后裔的句丽国曾一度扩张到鸭绿江以东的地区,迫使原三韩后人的新罗和夫余后人的百济退往朝鲜半岛南部,但古朝鲜(古高丽)的血脉没有消失。公元668年,句丽国被唐朝灭亡后,新罗迅速补充到鸭绿江。250年后,从朝鲜人的新罗出现了高丽国。这支顽强的民族与混合进来的其他各民族,一直在朝鲜半岛上奋斗。



四、濊貊族系:


东北中、西部,后来转移到东部的濊貊族系。这支族系很复杂,包括有华夏中原人、东北土著人、戎狄人,及这些民族的混种人等,组成成分主要是息慎的西南部支系后人。后系主要有;濊、貊、濊貊、索离、夫余、句丽、百济、豆莫娄、铁骊等,及现代的鄂伦春、赫哲人等。



濊,对东北而言,是一个外来部族。


貊,包括索离人,则是西南部息慎人分化出来的一个部族。


濊的国家,是一个由西南向东北运动着的民族集团。濊首先在东北的中南部地区发展,后来与东北中部地区的貊族人融合。从战国时期以后,濊与貊两族人合拼,从此被称为濊貊。


再后来,他们有部分人融入靺鞨人之中,成为靺鞨南部的主要成员。另一部分濊貊人则逐渐向东方移动,成为乌苏里江东部至海的中国古民族,既现在的赫哲人等。


濊貊人的根虽然古老,但除句丽(貊人为主)一部族人外,一直未成为东北地区的主导民族。他们一直被其他部族挤压,并逐渐向东移动。到了近代,外部原因所致,使他们脱离了华夏的民族集团。


濊貊人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们在强大的外力侵蚀下,用部族移动的方式保存自己。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濊貊人分别出现了索离、夫余、句丽、百济、豆莫娄、铁骊等国家形式,也有部分向西与乌丸人结合。也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索离被挤向黑龙江北,夫余曾向北方和东方移动,句丽和百济分离向南、向西、向东扩张,豆莫娄和铁骊向北挤走了索离等。


至今延续下来的濊貊人多数成为赫哲人,现在主要分布于国内和俄罗斯境内。在俄罗斯境内的濊貊人后裔,虽然现在改换了名称,但他们都是华夏民族的血脉。


在濊貊这支族系中,最光辉灿烂的应属高氏句丽国。句丽由一个逃难者立国,从一个县域的地片,扩大至东北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强大国家。句丽曾与百济联盟,多次击退隋、唐的征讨,共抗强大的唐朝与新罗、靺鞨连队。甚至身经百战的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曾亲率百万大军征讨句丽,也不能战胜句丽人。句丽的灭国,其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激烈的派系斗争,其次才是外部的强力摧毁。



在东北古老的民族中,值得一说的是契丹人。


《辽史》中说,契丹人是炎帝后裔。他们自己说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契丹人从居住环境、语言、民俗等方面,与鲜卑接近。所以被部分史学者归于鲜卑族系,这与鲜卑人说自己是黄帝后裔矛盾。


是谁错了?他们谁也没有错。


炎帝后裔,不一定是只在东北的东部有;在东北的北部,华北的北部,及西北、西南也都有。就象黄帝后裔遍布很多地方一样,东北的北部、南部也都有黄帝后裔。这样说,黄帝族人中有炎帝遗人,或说炎帝族人中有黄帝遗人,应该是十分正常的事。


契丹人长期在辽河以西,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一带生活,自然与这周边的各民族百姓通好,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必然有共同之处。


《辽史》中说,契丹“世为審吉国”。其審吉国应该是契丹的先祖,但是審吉国的出处却无从查考。審吉国延续时间不会太短,可能超过我们的想向。其存在地点,应该不是在传统的华夏境内。基于这样两方面推测,審吉国应该是在蒙古高原中北部,贝加尔湖上下,至后迁移到木叶山一带。


在古代,东北这个地方有自己固定的风俗习惯,有高超的生产能力,有古典天文和地理探索能力。冶金工业自黄帝时代,甚至是炎帝时代就很发达。采铜、炼铁等,都有成型的生产基础和规模。远古时的“楛矢石弩”,是中原王朝的宝贵贡品。历代皇帝中,有许多天子喜欢东北的猎鹰,如“海东青”等。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中,决定九州命运的多数王朝,如:商、曹魏、晋、北魏、辽、金、元、清等都出自东北,或与东北这块宝地相关。虽然中原文人说东北为夷,是蛮荒之地,而孔子却是“欲居九夷”的。东北古代历史不容小觑,东北古代历史的重要性决不亚于中原的历史。


中国山脉概览

#头条创作挑战赛##大有学问#




认识山脉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均有分布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性是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


我国拥有的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大约如下: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我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山脉是山地的一部分,指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是山地中主要山体的集合,多呈条脉状分布,有明显的褶皱。山脉的构成包括主山(主干)、大支、小支、余脉,余脉相对而言比较小,还要与主干或大支相距一个较长的低矮地带。几个相邻的山脉还能组成山系




我国主要山脉思维导图




我国山脉有五种基本走向(按照中学地理分类):

主要山脉分布图


第一种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北往南可分为三列,北列是天山-阴山,中列是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秦岭,南列是南岭。


第二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从东往西分为三列,东列是台湾山脉,中列是长白山脉-武夷山脉,西列是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


第三种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西部,主要有阿尔泰山脉和祁连山脉。


第四种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主要有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第五种是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高山和边界山脉。




十高山脉

I、喜马拉雅山脉


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平均海拔超过7000米。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2020年数据),是世界第一高峰,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14座共有10座位于此,除了第二名的K2神山(乔戈里峰)之外,前十名的高峰全部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共有40座。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是雅鲁藏布江与恒河的分水岭。两大河流在山脉南北接近于平行流向,最终汇合在一起,注入孟加拉湾。




II、喀喇昆仑山脉


突厥语,意为“黑色岩山”。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也是世界海拔第二高的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耸立于青藏高原西北侧,连结着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及昆仑山脉。其主体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的交界线上,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它的东延部分。主峰乔戈里峰(K2神山)海拔8611米,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剩余4座位于此,还有4座超过7500米,共有19座山峰超过7260米。


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


世界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长度超过50公里的共有8条,其中喀喇昆仑山占6条(厦呈冰川、巴尔托洛冰川、彼亚福冰川、巴托拉冰川、喜士帕尔冰川、却哥隆玛冰川、锡亚琴冰川),山脉的冰川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是南亚大河印度河与我国第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的分水岭。




III、唐古拉山脉


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蒙语称为“当拉山”,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边境处,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的界山,东南部延伸连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山。平均海拔约6000米,主峰各拉丹东海拔6621米。


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山是中华大水塔,在它的南北,孕育出了我国十大河流中的长江、澜沧江与怒江三条大河。山脉西段为藏北内陆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分水岭,东段则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怒江与长江在此分水。




IV、昆仑山脉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是我国的第一神山,号称万山之祖。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主峰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与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三山耸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上,成为帕米尔高原的标志和代表。


昆仑山主峰公格尔峰与姊妹山公格尔九别峰


昆仑山分隔了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天然分界线,也是藏北内流区与塔里木内流区的天然分水岭,东段(布尔汗布达山——阿尼玛卿山)分隔了长江黄河与柴达木内流区。可可西里的玉虚峰与玉珠峰是著名的道教修炼圣地。


可可西里-玉虚峰




V、冈底斯山脉


藏语,意为众山之主,又被称作“世界之轴”。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北,并与后者大致平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主峰冈仁波齐海拔6714米,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圣湖玛旁雍措在其山麓。


冈仁波齐


是印度洋外流水系与藏北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高原四大河源全部源于神山圣湖。山脉最高峰是位于东段罗波峰,东段的普若岗日是除了南极、北极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




VI、念青唐古拉山脉


藏语,含义为“灵验草原之神”。是藏地神山之一,平均海拔5000-55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圣湖纳木错(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依偎着它。


圣象天门、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山脉


位于西藏中东部拉萨、林芝与那曲的交界处,山脉西接冈底斯山脉,东南连横断山脉西北部的伯舒拉岭。为中国海洋性冰川集中地区之一,卡钦冰川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山脉西段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东段为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分水岭。




VII、巴颜喀拉山脉


蒙语,含义是“富饶而青色的山”,藏语称为“职权玛尼木占木松”,是祖山的意思。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中部偏南,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平均海拔4500-5000米。主峰藏语名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


巴颜喀拉山脉的雪原


黄河源头的沼泽湖泊


巴颜喀拉山脉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河源地。长江最长支流雅砻江、流量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岷江均发源于此。




VIII、横断山脉


是我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也是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自西而东包括岗日嘎布山、伯舒拉岭——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怒山、芒康山——云岭雀儿山——沙鲁里山、大雪山——折多山——锦屏山邛崃山——邓殊山——大凉山、岷山等。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是蜀山之王——贡嘎山,海拔7556米。


横断山脉


著名的“三江并流”就位于此区域,实际上横断山脉是多个河流的分水岭,怒江、澜沧江、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河自西向东依次在此区域形成河流大峡谷,合称“横断六河”。怒江西部还有独龙江、察隅河。


虎跳峡,长江第一湾




IX、天山山脉


实际上是一个山系,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主峰托木尔峰7435米。


我国境内天山山脉由三列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山势西高东低,山体宽广。天山北脉有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博格达山等;天山中脉(主干)有阿拉喀尔山、那拉提山、艾尔温根山、霍拉山等;天山南脉有科克沙尔山、哈尔克山、贴尔斯克山、喀拉铁克山等。整个山系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的1/3。天山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是塔里木内流区与准噶尔内流区的天然分水岭。


天山主峰托木尔峰


天山是新疆与中亚的“大水塔”,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内流河流发源地。中亚最长的内流河——锡尔河、中亚重要内流河楚河、我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伊犁河,塔里木河水量最大的支流——阿克苏河,新疆十大内流河中的开都河、玛纳斯河均发源于此。




X、祁连山脉


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祁连山系分为西祁连山、东祁连山两段。东祁连山有走廊南山、冷龙岭、大通山、日月山——拉脊山、青海南山;西祁连山有照壁山、陶勒山、陶勒南山、大雪山、疏勒南山、野马山、野马南山、党河南山、吐尔根达坂山和赛什腾山等。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高峰是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


祁连山风光


祁连山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是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将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分隔开。东部的乌鞘岭、冷龙岭、日月山一线是中国西北地区内流区与外流区(黄河)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水系疏勒河、黑河与石羊河均发源于此,青海母亲河——黄河上游支流湟水与其支流大通河也发源于此。




十长山脉

I、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於东经97°-99°处与巴颜喀拉山脉和阿尼玛卿山(积石山)相接,北邻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山脉全长2500余公里,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II、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千米。


III、天山山脉。山脉全长2500公里,我国境内1700多公里。平均宽约250~350公里,其中中段的最宽处甚至达到了800公里以上。


IV、念青唐古拉山脉。东西走向,位于西藏自治区中东部,西侧冈底斯山脉,东侧横断山脉。全长1400公里,平均宽80公里。




V、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界线。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林海兴安岭


是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伊勒呼里山支脉是黑龙江干流与嫩江的分水岭;北段是额尔古纳河、嫩江的分水岭;南段是辽河水系与蒙古高原内流区的分界线。




VI、阴山山脉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


敕勒川,阴山下


阴山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山南为外流区,属黄河、海河水系;山北为内蒙古内流区,河流稀少。




VII、秦岭山脉


东西走向的一座山脉。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100公里。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米,秦岭是华夏龙脉之一,著名山峰有西岳华山、骊山。


秦岭主峰太白山


狭义的秦岭,位于关中平原与汉江谷地之间,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天然分界线,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广义的秦岭,是我国地理最重要的分界线: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中国0℃等温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




VIII、冈底斯山脉。西起喀拉昆仓山脉东南部的萨色尔山脊(北纬34°15′,东经78°20′),东延伸至纳木错西南(约北纬29°20′,东经89°10′),与念青唐古拉山脉衔接,全长1100公里,宽60~100公里。


IX、祁连山脉。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兰州兴隆山,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西北——东南走向,由数条近似平行的山脉组成,长约1000公里,宽200~500公里,平原河谷占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X、大巴山脉


大巴山由米仓山、大巴山(狭义)、大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等组成。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北临汉水,南近长江、东介汉水与大洪山相望,西介嘉陵江与摩天岭相对,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相接,长度约1000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主峰神农顶海拔3053米,为华中第一峰。


神农顶


大巴山脉一共分三段:东段大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端,分支有武当山和荆山。中段大巴山(狭义)的太平山和化龙山。西段米仓山横亘于陕西、四川接壤地带,为汉水与嘉陵江分水岭。


其他重要山脉(仅列名)

东北地区的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北地区的阿尔泰山脉、阿尔金山脉、六盘山、贺兰山;西南地区的华蓥山、大娄山、苗岭、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华北的吕梁山、太行山、燕山;华中的桐柏山-大别山、武陵山脉、雪峰山、罗霄山;华东的泰山、武夷山、玉山;华南的南岭、五指山。


山有宝塔最发科甲!你知道有啥寓意吗?

山有宝塔最发科甲 你知道有啥寓意吗 王泽飞






八塔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前杨镇八塔子村西南,八座塔分别建在酷似飞腾的龙形山脉上八个凸起的山峰顶处。据考证,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八个辉煌阶段而建造。八塔山南临沟壑,北是季节河,西连群山,东距锦承铁路1.5公里,东北距义县城12公里。八塔山八个小塔虽构造简单又无雕饰,但形制大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别具风格。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八塔山风光奇特秀美,是人们寻古探幽的好去处。1988年12月20日,八塔子塔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这一段八塔山及辽代八塔的简介词,是我在2004担任义县文化旅游文物部门领导职务上所写的。没想到现在已成为网络上介绍描述八塔山和八塔的固定词语。我试着,想逾越下自己的“词”儿。但是,还是觉得上述的基本介绍简练明了。只想到、加写补充一句:八塔山曾叫过石龙山,古人在山上建有八个砖塔后,称山是八塔山,称塔为八塔子塔。八塔山和八塔,古今故事传奇颇多。


一张美丽照片背后的故事


八塔山,或去工作或陪客人朋友,我去过的次数太多了,已说不准有多少次。但是,有一次探望拜访八塔山,是印象最深刻的。


2005年11月2至3日,锦州市笔架山风景区管理处的处长沈宝华、锦州日报摄影部主任孟庆裕,到义县调研采风。他们俩结伴而来的时候,是辽西地区的深秋季节。当日下午一到义县,就急着让我带他们俩去看八塔山,要拍摄些风景照片。


当我们来到八塔山北面河岸收割后的庄稼地中,一时间荒野掀起了风沙,直眯人的眼睛。站在八塔山的正北面,看山是模糊的一片巨大阴影,看天是漫天飞舞的黄沙。已偏西的太阳在山顶的远处,只见一个红黄相间的圆点。大家心里感到扫兴,没兴致也没办法拍片子。于是约定第二天早晨6点半,我去县政府招待所接他们。


第二天早晨,一到楼下我就感到了惊讶,眼前的世界全是白雾茫茫了。能见度只有10几米远,因为约好了时间,只能硬着头去接两个朋友。到了二人昨晚的住处招待所,两个朋友已在客房楼下等我。还能去吗?两个朋友失望又不舍的问道。我坦然笑着说,既然你们专程来了,大家早也都起啦,就去吧。


12公里的路程,我们小心的开着车。车子开出多一半到达了驻地部队附近的泥河子火车站,这时,能见度大了些。听到了火车站月台松树和柳树上群鸟的叫声,两位摄影家来了兴趣,走上月台对着树上的小鸟就是咔嚓嚓一阵的拍摄。2021年锦承铁路改扩建,非常可惜,很多这样小的、建筑漂亮的火车站被铁路部门拆除了。


我们怀着浓雾一会就能散开的好心情,把车开到了八塔山东侧山脚下。当我们站在了山脚下的岩石上,却看不到山,就连山的影子都看不见。大家心情再一次低落,尴尬地在一起说话。我突然间来了灵感,就说道,我们不能在这儿等雾散。我在前边领道儿,你俩跟着我上山。


凭借着往日的记忆和感觉,我摸索着熟悉的岩石和树木在前面领路登山。大约十分钟后,我就感到身边、周边的雾,像云朵一样在晃动,而且在分散扒堆。走在前面的我,急忙招呼落在后面看不到身影的二人,大声呼唤:雾开始散了,上面有特别好的风景,赶快上到山脊上。


后面的二人气喘吁吁爬到山顶上,我让二人向我已选定的制高点7好塔的下方岩石上靠拢。刚把两台相机面向东方支好,无比美妙的场景出现了:就好像坐在飞机上穿越漂亮的云层,更胜于坐飞机看蓝天白云的是,不仅能一边看着白云、山峦、蓝天,还能梦幻般一边亲近抚摸着山峰两侧来回盘旋飘浮在手心上的云朵;又好像是在腾云驾雾,恍然间真的就像进入了天上的仙境。因为熟悉山型地貌,我充当导演,指挥二人拍摄方向角度。我们三人一阵兴奋激动地忙乎,实际时间,也就是仅仅的二三分钟,云海般的白云、无比美丽的白云就散开了。可遇不可求,一张有着迷人意境的、可以传世的照片从此诞生了。




义县八塔山云海




义县八塔山云海




许多人在网上和媒体上见到过此照片,如果,只看这张照片,真是让人向往。其实八塔山并不大,山脊东西走向约1500米,山体南北平均宽度山脚底部约100米、山脊狭窄处只有3米左右宽。山也不高,高度约70米上下。山的南坡风景美妙美好,山间沟壑寂静幽深,山上岩石多、树木稀疏,但品种上乘,不乏枫叶、皂角树、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开花树木,荆条灌木丛生。山的北陡峭坡,人工载植有松柏树木。八塔山隔着一条不宽的沟壑南邻,是另一座人工播种已长满大松树的山坡。八塔山不缺少绿色,更有小巧、不险、不闹、能感受自然,又能感受自我,可以放松身心,具有曲径通幽的小天地境界。写道这,不由得耳边回荡起唐人刘禹锡陋室铭的诗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后来也有许多摄影爱好者起早贪黑,趁着雾天、雪天,对八塔山和八塔进行拍摄创作。我个人以为,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情获得,存在机缘和天意,但是,也得靠寻觅和争取。




山有宝塔最发科甲的古今故事


民国十九年编撰的《义县志》记载了八塔山这样一件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清代道光年间,赐进士出身的江南淮海兵备道,义州人赵廷熙回到故里探亲,上坟祭扫先茔。期间,在家人亲友的陪同下春游登八塔山,见到很多塔剥落损毁严重,便对家人讲:山有宝塔最发科甲。有宝塔的地方最能佑护和激励产生学业优异的人才,八塔山好山、好水、好风光最为攸关,八塔山的风水关联着周边众生兴旺。因此,便出资嘱托八塔山前村新民屯的表侄胡石泉,购料督工,按旧制如数补修八塔。


三年后,丙午科的乡试,八塔山附近的新民屯人,刘元受中文举人,团山堡人,康兆麟中武举人。修复八塔有灵验,于是,修塔人胡石泉请出资者赵廷熙题字做碑以志纪念。《义县志》中的艺文志记载,道光二十七年九月立碑的《八塔山碑记》,即为赵廷熙书丹。


为鼓励家乡人厚德勤奋而言之“山有宝塔最发科甲”的赵廷熙,自身就是才华横溢、能武能文的进士,对比今天的学业荣耀便是博士。赵廷熙当年远在南方任职,也是因为人品才华,特别受到了安徽巡抚、后两江总督陶澍的器重欣赏,曾把在扬州府任总捕同知的赵廷熙,直接提名任命为淮安府知府。赵廷熙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现在义县奉国寺咸熙书院有展览。


当我缅怀并致敬古人的时候,不由联想到现在的今天。古代的山有宝塔最发科甲,与今天的碰巧之事。以下的事情,可作为山有宝塔最发科甲的新编故事。


就曾经是在眼前、身边的真人真事。2002年有一名女青年职工忘我勤奋的自学研习,考取了天津工艺美术学院。2004年一名青年职工,也是刻苦自学自修,先是考取吉林大学成人本科、文博专业研究生、后又考取了计划内博士生,现为某大学的教授。


女职工的老父亲,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县域内所有文物古迹维修工程,没有一处没有他老人家监工备料的身影,对八塔山八塔进行修葺,2001年加固二号塔塔基,2003年重修7号塔。初春的山头寒风凛冽,60岁的老人早起晚归,午餐充饥于野外八塔山,这种精神不仅仅只会感动了人。男青年平时对学习如饥似渴,在加固八塔山2号塔基时,主动提出对八塔山八塔进行实地测绘画图,并拍照片。2002年7号塔被雷电击毁,正是因为事前有详尽的测绘图纸资料,才保证了2003年的重修复建。只有因为,才有硕果的所以。




义县八塔山一隅




早些年,一位兄长请某位校长吃饭,让我作陪。校长讲起从教往事之勤奋之敬业之功绩:在某农村一般中学,却连续多年中考排名为全县楚翘。我突然脑子里暗自惊讶,浮现出山有宝塔最发科甲的语句。我也曾听闻县域外的同行,所讲起的闹心事。县城高中里的一隅有一塔,该校连年有去北大清华的学子。某一年,某上级部门从更好地保护文物出发,要求将塔用砌墙的方式,把塔从学校隔离出。听闻消息,该校领导找到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大发雷霆:如果谁把塔从学校分离出去,没了去北大清华的,谁就对此事负责任。我不知道后来此事结局如何。只是讲这是代代相传的民间习俗,君不见北大不是也存有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吗。


有塔的的地方,一定有它美好怡人的风景,有它历史文化传承独有的潜移默化的意境,有它让人不断向上的呼唤指引和激励。关键所在,心中要有映照的理想之塔、智慧之塔。好的自然环境,会带给人们好的人文自觉、人文自信和文化进步。二者并相互作用影响,以此反复循环。


八塔山八塔研究发现


八塔山地理位置:八塔山位于古宜州今义县州古城奉国寺东北至西南辐射线上,距县城11、7公里。八塔山西出松岭山脉,其周边有双山、团山、长山、金刚山、茶山等丘陵山峰拱卫。山体两侧南北山脚下均有溪流徜徉,在龙形山脉上建八座塔,以志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个非凡非凡阶段,世界上独一无二。八塔山东望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医巫闾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八塔山上,可眺望到义县古城内的辽代古刹奉国寺大屋顶。


八塔山的山势形状:八塔山最明显的特征,它是一个纯粹独立的、一条由西向东伸展的山脊、以及戛然而止的山头,神似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东面是首,面对远方的大凌河南行入渤海,而西面山脊上下沉浮升腾好似来从天宇。


八塔排列格局:自东向西按山顶岩石的自然长势形状,对在其上所建造的塔身,文物部门将其自东向西排序顺为12345678号八个塔。


塔砖上刻有塔铭:一、净饭王宫生处塔,二、菩提树下成佛塔,三、鹿野苑中法轮塔,四、给孤园中名称塔,五、曲女城边宝积塔,六、耆阇崛山般若塔,七、痷罗卫林维摩塔,八、婆罗林中圆寂塔。


八塔山八个塔的形成建造缘由:八塔山山脊山顶的八个凹凸岩石,全部是天工天意,业已天然风化构成。以龙形山脉岩石为基础,做微小的人力装饰,巧夺天工,再使其突显龙的身形神韵。八塔山上的八个塔,都建造的不高大,有的还略显卑微。最高的塔未超过4米,最低的小塔不足2米。这其中缘由,应该是设计造建者,遵循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依照整个龙形山脉的走向,以及八个凸凹岩石的具体位置大小,进而量体裁衣,进行搭配建造点缀。建造者的真实意图,八个塔是点缀,是美好事物的装饰标识。八个塔真正的使命意图,是彰显八塔山所自然形成的龙身龙体,歌唱龙的神韵,标榜龙的图腾。




义县八塔山龙形山脉




义县八塔山3至4号塔下岩石 神似龙头龙爪


依所提塔铭,无疑是前人美妙巧妙的利用了大自然的造化,来歌颂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磐的伟大八个阶段。纪念佛祖诞生的1号塔,昂首险峻,就好像佛祖出生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下唯我独尊”的身姿。


最令人惊异的是:从八塔山的正北面观望,3号塔的自然岩石基座,就是活生生的龙首,龙首顶端镶嵌着恰到合适的玲珑小塔,塔的后面是龙的大而有神的耳朵,塔的前面下端依次是龙的额头、眼睛、鼻子、阔口、下颚;4号塔的前下方裸露的巨大岩石,是巨龙粗犷雄健的前爪;4至5号塔之间山脊龙身下沉;5至6号塔之间山脊龙身中间下沉至6号塔升起;6至7号塔之间的山脊逐渐抬升上扬,至7号塔为整个八塔山山脊的最高点,也是山体龙身升腾的最高峰,此处好比一件艺术作品必有的高潮部分;7至8号塔之间的山脊龙身下沉,8号塔略低于7塔,恰到好处的收局;在7号塔最高处放眼四周,是为集壮观惬意所在。依佛教八大塔铭,此塔正是纪念佛祖传经说法最辉煌时期;8号塔后面修长的山脊扭转下沉、延伸、摆尾。


从1、2号塔的引领,自3至8号塔的起承转合,八塔山犹如一件天然的伟大的龙形图腾。八个塔只不过是,善于发现者、建造者,为大自然造化的神龙人性化点缀了八个各自不同风格、别具一格的玲珑小塔艺术品而已。


八塔历史沿革:义县志记载乾隆五十八年重修八塔山药王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已毁),道光二十七年对倾圮不全之塔重修。史料还记载八塔山4至6号塔南侧山坡上曾建有娘娘殿三间、药王殿一间、僧舍三间,7号塔东南曾有望海寺三间,内供释迦牟尼像。山上有石碑二通,有一通碑刻上面有“山有宝塔必发科甲”的文字记录,以及当地人科举考录的例证。据当地亲临参与者讲述,八塔山在清代、民国和解放初期,每当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都有庙会举行。庙会时坎坷狭窄的山道上挤满了逛庙会的人流。大车小辆摆满河滩山脚,游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近年维修情况:义县文物保管所,2001年对二号塔底层岩石加固,2003年对被雷击毁的七号塔按旧建筑样式规模体量重修。随后,因为资金不足只对4至8号塔进行了防雷设施安装。遗憾的是,恰恰是还没有安装避雷的1、2号塔在2021年遭到雷电袭击。2022年上级文物部门已批准了相关保护维修计划,有待科学合理的实施。


八塔山八塔的建造之说


八塔山八塔,暂无详实具体的史料记载始建时间。现在是人们约定俗成,言之为辽代所建。


我归纳的理由有五:一、北方众多城郭山野所建造的塔,多为笃信佛教的辽代所建。二、论证八个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纪念物,就与相距12公里的佛祖道场奉国寺有关联。那么,始建时间就有充分理由定为辽代始建。三、在塔身刻有佛教八大塔铭的情形,发源流行于辽代。这就好比鉴定文物所遵循的规律性、普遍的特殊一样,刻录八大塔铭的北方砖塔,基本上都是辽代的。四、民间口口相传说的时间也为辽代,当地还有更广泛的民间传说,石龙山,龙形山,预示着将有真龙天子出现。是辽代朝廷为了不出变数,政权稳固,而特意为之建造。是为镇龙塔。五、专家的判断,1983年夏,辽宁省博物馆古建筑工程师曹汛先生考察八塔子塔时,在二塔塔身东侧发现有“菩提树下成佛塔”七字塔铭。因而,曹讯先生言之为始建初期为辽代。


早期有史料记载八塔山的是明代《辽东志》,称八塔山八塔创修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认为八塔山为辽代所建的史料现有《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在“辽宁地区辽代古塔一览表——义县八塔子塔” 时备注为:高僧墓塔。


八塔山上的八塔,准确为何时所始建,有待发现和考证。




西游记中,七绝山为何有个稀柿衕,红鳞大蟒究竟是何寓意?

前一篇文章,解读的是祭赛国,西天途中的这家藩国,隐写的大明第十三朝皇帝万历时期。吴承恩以碧波潭暗喻潭柘寺,讲述了发生在万历朝的一次东西方文化交流,痛陈封建礼教误国误人,大明错失一次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机遇。


本篇要讲的,是大唐通关文牒中的朱紫国。这个西天番国又是哪家藩国,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真故事呢?讲朱紫国,必先解读七绝山稀柿衕,因为,这里就是朱紫国。那么,七绝山究竟在哪里,山中为何有一条红鳞大蟒,这条大蟒与朱紫国有什么关系呢?


七绝山究竟写的是哪里,稀柿衕究竟是何寓意

唐僧师徒离了小西天,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又到了春深花放之时。书中写道:三藏四众“见了几处园林皆绿暗,一番风雨又黄昏”。这样的描述,几乎在每一难“转场”到下一难时,都会有这样的过度笔墨。但正是这样的过度转场细节,却又隐藏着不同的寓意,为单元故事铺笔。这处景物描写,就交代了七绝山写的是哪里。


看看黄昏来临,三藏说:“徒弟啊,天色晚矣,往那条路上求宿去?”孙悟空听了,却不像往常那样,先去探路寻找人家或寺院城池,而是半打诳语半认真地说:“师父放心,若是没有借宿处,我三人都有些本事,叫八戒砍草,沙和尚扳松,老孙会做木匠,就在这路上搭个蓬庵,好道也住得年把,你忙怎的”。


猪八戒以为行者是认真的,便又与大师兄斗起嘴来。师徒四人就这样边讲论边往前行,走了一阵,忽见不远处树丛里有一处庄院,孙悟空便说去这里投宿。


在讲祭赛国时,以金光护国寺十三层宝塔,解读了时代背景,这个藩国暗喻的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时代。以此推之,七绝山暗喻的则是明朝第七代皇帝,明景帝朱祁钰。为什么呢?


上文讲到,七绝山故事开篇有几句景物描写,其中讲到:“几处园林皆绿暗,一番风雨又黄昏”。园林,其实讲的是园陵,这处园陵就是朱祁钰的西山陵。明景帝是唯一没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因为明英宗复辟,将朱祁钰恢复到郕王爵位上,郕王死后,便按亲王规格修建陵墓。大明皇陵盖的是黄瓦,亲王的陵墓则盖的绿瓦,所以是“几处园林皆绿暗”。


朱祁钰葬于西山,酉为西方,酉时为黄昏,所以,唐僧他们是经历了一番风雨“又黄昏”。“一番风雨又黄昏”,还隐藏了明太祖驾崩的历史。《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乙酉,上崩于西宫。……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言不及他,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寿七十一。”


这段记载,在《水浒传》中以“醉”描述,醉,即酉卒。一番风雨又黄昏,黄昏,还隐喻了明太祖朱元璋出世。《明实录》中说:


方在娠时(指怀朱重八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


这段记载,是《水浒传》、《红楼梦》“天香”的来历。《水浒传》中不断写到的“打麦场”,就是朱元璋家的“舍南麦场”。《西游记》中,也多次写到“天香”,而“黄袍怪”,“黄眉佛”,以及七绝山的红鳞大蟒也都典出这段“仙缘”。


孙悟空一反常态,打诳语说要砍草结庵,师徒四人又在树丛中看见了村庄。要在野外结庵,光砍草不行,还得砍树。这一笔写的是朱祁镇从瓦剌归来,朱祁钰将他软禁于南宫,为监视太上皇的行动,朱祁钰砍去了南宫所有树木。


草,在《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下凡讲这三部书时,以“三大名著”称之,若包括《三国志通俗演义》,则称“四大名著”)也是一个特殊的寓意,暗喻的事永乐皇帝。《说文解字》中说:“草,草斗,栎(lì)实也”。栎,是“木乐”,永乐皇帝朱棣就是朱家木字辈的皇帝。栎树的果实是皂角,所以,四大名著中,戴“皂角帽(巾)”者,必定讲的是燕王。


《西游记》可以说是从大明始祖开始讲起,一直讲到成书之万历十六年,也是一部大明家史。《水浒传》开讲“封建诸子”,预言“封建必亡”,《西游记》继续印证这样伟大的预言,《红楼梦》则是为两个前辈做归结,大明果然因为“封建诸子”埋下孽根祸胎,亡于朱家藩王大火并。


七绝山是哪七绝,陀罗庄李施主究竟是谁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孙悟空未到七绝山,便以“砍草”暗伏稀柿衕。《吕氏春秋·本味》中则说:“草食者羶”,稀柿衕又是烂柿衚衕,其中的“衚”,就暗示了明银子土木之变,到瓦剌国走了一遭


到了庄子,唐长老敲开了一所柴扉,一个“手拖藜杖,足踏蒲鞋,头顶乌巾,身穿素服”的老者从门里出来,问明唐僧来意。得知唐三藏要去西天取经,便劝道,这里是小西天,要去大西天路途遥远,莫说前面还有多么艰难,就是我们这个地方,你们都过不去。


唐僧不解,请教老者。老者告诉唐僧,村庄之西有一座八百里的七绝山,满山都是柿果。每年熟烂的柿果,把一条夹石衚衕都填满了,一路污秽,如果刮起西风,恶臭无比,因而叫做稀柿衕


给唐僧说七绝山石衚衕的老者,足踏蒲鞋,头顶乌巾——皂角巾这就出现了。蒲,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别名水杨、水柳,适合编织席子,做成蒲扇,没听说以水柳做鞋子的。


蒲,是五月之花语,蒲花为黄色,《明实录》所记载的那段“仙缘”中,朱元璋即“黄冠”转世。黄冠卒于五月,李施主便穿着蒲鞋


朱雀七宿为南方火,大明朱家出自祝融吴回后裔,故以“明”为国号,四大名著中一片火光,即指大明(《红楼梦》中说“火起”、“走水”)。《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元璋出世时“红光满室”,“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水浒、走水,大明果然被“水国”所灭。


北宋郑樵在《通志·天文略》中说:“柳八星,曲头重如柳”,“三大名著”中的“柳”就暗喻了“重八”。柳,又是“木卯”,指的是大明木字辈的皇帝。到明朝(包括)灭亡时,《红楼梦》的


如此,七绝,便说的是南方七宿消亡,大明迁都于北京。北京位于北方,是北方玄武七宿之女宿之地,西梁女国便是此意。七绝山八百里,八绝其七,那就意味着“重八”绝,大明离灭亡不远了。所以,七绝山的柿树之七绝,其实是一岁之运,暗伏了朱紫国麒麟山的“赛太岁”


太岁是岁君,比“君”还大的,就是太上皇,朱祁镇是大明唯一被尊为太上皇的皇帝。七绝山也就寓意了第七代皇帝朱祁钰“绝”。夺门之变后,朱祁钰被幽禁于西宫。朱祁钰不明白地就死在了西宫,这也是“酉卒”。朱祁镇剥夺了朱祁钰的帝号,追谥“戾”,并下诏怒斥:“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稀柿衕”,也隐含了这段大明帝位争夺战。


吴承恩以邵雍五绝《清夜吟》把一百回书划分二十卷,第一卷到第五卷分别是“月到天心处”。月到天心,即将西沉。大明之月沉于西禺(西域),也是“酉卒”。


说七绝山稀柿衕的老者,拖着“藜杖”,暗示了“燃藜图”。太乙之精下界,燃藜见暗中苦读的刘向,燃藜即“明”。太乙精给刘向讲解“开辟”之事,授《洪范五行》之文。天将曙时,太乙精辞别,对刘向说:“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临别,还从怀中取出刻有天文地图的竹牒赠与刘向。


太乙,即皇帝。开辟,即《西游记》开辟故事,《红楼梦》之“开辟鸿蒙”。“洪范五行”,藏着“洪”字,五行则借喻为朱家皇室五行字辈。“金卯之子”,也引喻为朱家皇帝。《朱氏世德碑》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元籍淘金户”,卯为月象,象征大明。


朱元璋说自己家住“濠之钟离东乡”,钟离应当与吴回的哥哥、第一代火神祝融重黎有关。“燃藜”,又暗指了钟离,“濠之钟离东乡”也是七绝山稀柿衕之“淘东圃”。


“金卯之子”,就是观音在朱紫国麒麟山降服的“金毛狲”,或者是“金毛犼(猴)”。大明建立于戊申年(1368年),就是一只“石猴”。


唐僧四众好说歹说,“太乙精”终于答应他们借宿。到了掌灯时分,孙悟空问公公贵姓,老者说他姓李。孙悟空便顺势猜道:“贵地想就是李家庄?”。老者说不是,“这里唤做驼罗庄,共有五百多人家居住。别姓俱多,惟我姓李。”


陀罗庄为何只有老者姓李,李施主为何偏偏一人在陀罗庄姓李呢?


陀罗庄是什么意思,七绝山的妖怪从何而来

唐僧他们进了李施主的柴扉,看见他家“荆针棘刺,铺设两边;二层门是砖石垒的墙壁,又是荆棘苫盖,入里才是三间瓦房”。这一笔,更是交代了老者暗藏的身份,他就是大明太祖。


荆棘,照应这段故事之前的荆棘岭。荆棘岭,在后来的《封神演义》中直接写成金鸡岭。《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太祖)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朱元璋是颛顼帝的后裔,颛顼帝是姬姓。周武王之所以封朱元璋远祖为诸侯国,是因为姬发得了天下,大封姬姓家族。


金,即“淘金户”,也是大明金字辈皇帝的隐喻。朱祁镇、朱祁钰之后,便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荆棘,谐音金鸡,在讲述西梁女国时,以昴日星官引出了朱元璋的《金鸡报晓》时,大明太祖以“金鸡”自喻,三声啼叫,就将捧出一轮红日。


砖石垒的墙壁,既是石头城,也是大明孝陵。苫盖之“苫”,其中一义就是孝子守陵时睡的草席。黄昏中的瓦房,便与上文所说的“绿瓦”相应,暗示的是皇帝陵。


既然这个老者暗喻的是大明太祖,为何又姓李呢?古人作文,多有“互文”笔法,也就是一句话写两件事,上下互为文义。比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客人都下马,一并“在船”饮酒。所以,“苫盖”所喻之“孝”,不仅是孝陵之孝,明朝皇帝谥号中多有“孝”字,朱佑樘的庙号是“孝宗”。太祖“酉卒”,那么,穿蒲鞋的“太乙”,必定就是永乐皇帝了


唐僧一路西行,陀罗庄必定在“西禺”,故而,又是以石碣山(梁山)指代已经迁都的大明。老者姓李,这一笔学的是《水浒传》。施耐庵认为,明朝的靖难之役,就是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书中的李二、牛二,都暗喻了李世民。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属牛,无独有偶,朱棣次子朱高煦自号天策上将,其母徐皇后也属牛


朱棣作了皇帝,朱高煦便开始效仿父亲,与哥哥朱高炽争夺嫡位。明宣宗初年,汉王朱高煦叛乱,大明又打了一场叔侄之战。这段历史,在前面所讲的西游藩国故事中,已经作了阶读。比如,乌鸡国中就有“梁叔达”。


七绝山主要暗喻大明第七代皇帝朱祁镇、朱祁钰(从六到八),这兄弟二人争夺皇位,正是继承了朱家的传统。


陀罗庄之“陀罗”,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浮星,为四煞之一。朱元璋是家中老四,永乐皇帝也是老四,“陀罗庄”寓意便在于此。《水浒传》中,祝家庄有盘陀路,同样说的是这个寓意。


李老者听说孙悟空会捉妖怪,便奉上了丰盛的晚饭。孙悟空便问:“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什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


贵处,即圭处、龟处、鬼处。朱元璋之“璋”即半圭,朱棣自称玄武转世,便是“龟”,鬼处即鬼方,西周西北方之诸侯国。大明新都在南京之西北,便暗喻了永乐皇帝以及之后的大明。“高门”,与高老庄一样,出自朱元璋的谥号:大明太祖高皇帝,以及孝慈高皇后。


老者告诉孙悟空:“只这三年六月间,忽然一阵风起,那时人家甚忙,打麦的在场上,插秧的在田里,俱着了慌,只说是天变了。谁知风过处,有个妖精将人家牧放的牛马吃了,猪羊吃了,见鸡鹅囫囵咽,遇男女夹活吞”。


这段话中,就有“舍南麦场”。妖精吃牛马,牛,隐去重八之“八”便是“朱”,朱字是“牛头”。后来,八大山人便以“牛石慧”之名暗示自己姓朱,不拜清朝之君。马,即马皇后。猪羊,即以猪谐音“朱”,又暗藏了属羊的朱标。


鸡鹅,鸡为“姬”,鹅,则暗示的事燕王起兵前,以鹅鸭之声为掩护打造兵器。鹅,又是“我鸟”,“我”在古代表示的是权柄,比如孔子的弟子有“宰我”者。掌控权柄的“鸟”,那就是象征大明的“朱雀”。


男女夹活吞,是为朱紫国故事伏线,暗藏了“金毛犼”。


以此解读,七绝山的妖怪的来历便十分清楚了:朱洪武以自己的远祖而克己复礼,恢复周制,“封建诸子”。《水浒传》中,就以“朱温”暗示这是一场大明瘟疫,以“朱说”引出了误走妖魔。这个妖魔,就是“封建诸子”。《西游记》中的所有妖魔鬼怪,都与《水浒传》同义。


陀罗,是四煞之一,陀罗庄便昭示了大明的命运。因此,红鳞大蟒被孙悟空所灭。


七绝山即朱紫国,红鳞大蟒暗喻朱家皇帝

写到这里,七绝山稀柿衕所隐藏的真相,基本上已经浮出水面了。因而,话休絮烦,不再详述孙悟空打死红鳞大蟒的过程,直接揭明七绝山稀柿衕,以为下一篇解读朱紫国的文章伏线。


且说孙悟空、猪八戒在七绝山稀柿衕大战妖怪,这终于看清了它的原形:


眼射晓星,鼻喷朝雾。密密牙排钢剑,弯弯爪曲金钩。头戴一条肉角,好便似千千块玛瑙攒成;身披一派红鳞,却就如万万片胭脂砌就。盘地只疑为锦被,飞空错认作虹霓。歇卧处有腥气冲天,行动时有赤云罩体。大不大,两边人不见东西;长不长,一座山跨占南北。


后文书中,唐僧师徒到了朱紫国,书中也以一篇瘦词描述这座皇州,其中有一句:“南北高山相对”。七绝山稀柿衕即朱紫国,说朱紫国必定先解读七绝山。


这个妖怪,头戴千千块玛瑙肉角,这一句指的是万历之前的大明皇帝。“肉”做部首即“月”,角便是皂角之“角”,栎实也。“万万片胭脂”,胭脂为朱红色,这就写到《西游记》成书的年代万历时期了。


“红鳞”,那就是“朱鳞”。七绝山的妖怪,就是一条红鳞大蟒,也就是朱家藩王。鳞,是鱼鳞之鳞,又隐伏了朱紫国外的麒麟山。鱼、麒麟,都说的是燕王。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永乐十二年九月,榜葛剌国以长颈鹿假冒麒麟,进贡给永乐皇帝。朱棣指鹿为麟,留下了《麒麟瑞应图》。因此,朱紫国作乱的金毛犼就在麒麟山中


肉角、胭脂,都有“月”象,“腥气”,即大明之气。盘陀星化气,是大明之不祥之兆,稀柿衕之污秽即大明之污秽。大明太祖高皇帝出生于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戊辰是龙年,称帝之前做过三年吴王。李施主说,这条红鳞大蟒是三年前从打麦场来的,寓意的就是朱元璋。


七绝山多柿子树,柿果烂熟然后塞满了夹石衚衕,这就有了一条稀柿衕。柿子,别名朱果、猴果。朱果,即邾国,也就是《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讲到的,“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


封在邾国的,是颛顼帝之子吴回的后人。《史记·楚世家》中说,吴回接任了哥哥重黎的祝融之位,生有六子,第五子为曹姓。曹姓这支到了曹挟这代,就被封到了“邾”。曹挟是子爵,故,邾国又称邾子国——这就是《西游记》中的朱紫国。柿子是猴果,吴承恩写的便是吴回的后代以“祝融”为国号,建立于猴年的大明。


邾国,是鲁国东边的附属国,所以,李老者说大明是“淘东圃”。《红楼梦》中的“东鲁孔梅溪”,也出自“朱紫国”。


大明即“石猴”,建都石头城,石头城这就有了“朱果”。朱元璋效仿姬姓先祖,“克己复礼”,总共封了二十五家藩王。其中,就包括洪武三年(1370年)所封的九个亲王藩王和靖江王,书中反复写“三年前”,也指洪武三年。


朱元璋打算依周礼“封建诸子”时,很多大臣都以春秋战国(七国),以及西汉七国之乱提醒过太祖,但朱元璋一意孤行,天下便成了遍栽柿子树的“邾国”。由此,每代朱家皇帝几乎都要“封建诸子”,藩王之子又封郡王。如此繁衍生息,朱家大明就成了臭不可闻的“稀柿衕”。


朱家藩王吞食天下膏粱,不劳而获,所以,红鳞大蟒就出现在了打麦、插秧时节。麦子未下场,禾盗才插秧,朱家藩王便要来夺食了。天下百姓哪里供养得起遍地藩王,于是,红鳞大蟒就要吃人了。


朱家藩王不仅食民膏血,还为非作歹、为祸一方。《皇明祖训》规定,藩王世袭罔替,即便造反也不治死罪,伤了人命根本不会被绳之以法。因此,大明臣民无不深恶痛绝,明亡之时,李自成竟然活烹福王,分食其肉。


稀柿衕就是朱元璋一手制造的,大明藩王不仅残害百姓、吞食天下,还自相残杀,不断火并。战火给百姓带来的灾祸,大明也是臭不可闻。


打死了红鳞大蟒,猪八戒便拱开了稀柿衕。这回书的回目说:“拯救陀罗禅心隐,脱离污秽道心清”。猪八戒即朱重八,出自永乐时期宫廷“诗禅”高手杨景贤写的戏剧《西游记》,吴承恩以此为蓝本,保留了“朱重八”这样的寓意。可见,当时的大明子民对“封建诸子”有多么的憎恨。


猪八戒拱开稀柿衕,试图换来“道心清”,为时已晚,病入膏肓的朱紫国,七绝之后便是“八绝”。朱紫国“犬儒”横行,大明已经不可救药。因此,唐僧一行离了七绝山稀柿衕,便来到了邾子国。


那么,朱紫国中究竟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隐藏什么样的真相。难道,明朝的“吴承恩”在书中用了古希腊的舶来词,写了大明的“犬儒”吗?欲知端的,请看下一篇文章分解。


五台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在古籍中记载的范围有多大?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五台山固然形胜,但在实际地理上其山形并非明显有“五”座突出的山顶,五台山命名从思想上出于古人的尚“五”情节,或者说是受到五方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文献中一直持续出现五台山因“五”得名的记载,五台山传记中常以山有“五顶”作为五台山所以命名的依据。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又云:“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极巉岩崇峻,有五高台”。


由于这些记录的流传,五台山以山形得名的说法最迟从唐代就开始流行,此后几乎无人提出质疑。


一、与名山镇岳关联的神圣空间范围

无论是“五峰”、“五顶”、“五台”亦或是“五峙”,五台山地形似乎与“五”关联非常密切。但事实上,五台山本身作为多山聚合的一个集体名称。


从地理上来看并无明显“五峰耸出”的现象,即便是《水经注》最早传出的这种说法,也只是


五台山被命名为五峰之前,早已有人活动,从旧石器时代,五台山核心区域就有人类遗迹存在,考古学者认为五台山是古人类夏季活动的营地。


春秋之前,五台山清水河两岸即成为鲜虞民族的发祥之地,鲜虞族后来进入河北,创造了中山国的辉煌。春秋时期,五台山北台周边为“霍人”之邑,属于北方民族。


汉王朝在五台山周边设立郡县,东汉时五台县为虑虒县,已经有虑虒铜尺传世。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当地出土的“虑虒铜尺,建初六年八月十五日造”。


由以上历史判断,五台山在六世纪得名之前,人类在这里活动已经有数千年,即便从春秋时期算起,人们探索五台山的时间也有千年之久。


北方人古来以狩猎为主,又崇尚登山,如果五台山真如后世所记有明显的五峰突出,千年来未以“五”命名也实属匪夷所思。


所以五台山以“五”为地形特征的说法是后人出于超人间想象的附会。


即便在当代,如果站在古北台向南望去,可以看到北台,中台,西台,插旗台,连同古北台在内,周边五个距离较近的台顶呈五星状分布。


从卫星地图上看,以北台为中心,五台山呈现出明显的五条山脉,那么连同中间的北台,至少应该为“六台”,即在今五台山台怀镇之北,整个山脉明显呈五星状分布。


二、五台山“五台”的记载

五台山最初确定的“五台”有可能是距离较近的五个台顶,其五台范围认定逐步扩大。《水经注》所谓“五峦巍然”并没有详细记录五峦的位置。


《北史·卢太翼传》记载,卢太翼曾在白鹿山隐居,后来徙居林虑山茱萸涧,由于他善于相术,来求教拜师者络绎不绝,卢太翼不愿被人打扰,后来逃于五台山。


传记中的记载是:“地多药物,与弟子数人庐于岩下,萧然绝世,以为神仙可致”。


卢太翼的相关记载表明,五台山迟至隋代仍受神仙思潮影响的地方,且少有人来打扰,是适合修行之灵地。


《古清凉传》引《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可见古代地理学著作中对该山的认识是其中山峰众多,而《括地志》似乎并不强调其山有五台之奇异地形。


《古清凉传》引《括地志》还有两处,其一是:“按《括地》等记言,诸台高下,远近里数多相乖越,盖是取道不同,或指台有异”。


可见,唐代的地理著作中已经认识到五台山之“五”并非地理实际,不但五台山的台顶高度不能确定,而且五个台顶常常有不同所指。


文献中所录的“五峦巍然”或“五峰耸出”只是出于重视五方思想而成的一种说法,这也是五台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此外,《广清凉传》中不但记录了今古五台的变化,还明确记录了这一变化的原因。


《广清凉传》说,“据古图所载,今北台即古中台,中台即南台,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东西二台古今无异)”。


古北台为现在的大黄尖山,古中台就是现在的北台,现在的中台即古南台,现在的南台是后人所增,东西二台古今无异。


这一说法也是《广清凉传》依据所谓“古图”做出的一种判断,并非实际情况,与《古清凉传》的“多有乖越”并不相符。


另外,《广清凉传》还记载了“今五台”为“巨唐俨禅师”所定,说俨禅师曾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个台顶皆有五色云覆之,所以将有祥云覆盖的五个台顶配之为台。


《广清凉传》又一次强调了只有南北台变化的说法,并说现在(唐宋时期已经确定)的中台是由北魏孝文帝所封的南岳。


按照《广清凉传》的说法来看,俨禅师既然登上“西南台”,那么当时就可能有“西北”、“东南”、“东北”等处在另外几个方向上的“台”峰。


这样也许更符合实际地理中的情况及方位的叙事。事实上,笔者田野考察发现,当代“驴友”徒步五台山时,就有“八台连穿”的路线。


虽然这些台并不按照方位排布,除了唐代已经确定的五台之外,五台山脉中还有澡浴池台、插旗台、华严岭、大黄尖等海拔2500米以上的多座高山台顶。


这些台顶的海拔高度均超过今南台。此外,从有五台山地理相关记载的《太平御览》的不同版本来看,也能发现古人对五台山并非“五台”的认识。


三、五台山中各峰高度

虽然现存最早的宋代蜀刻本《太平御览》卷四十五·地部·一〇中记录:“五台山北台之山,冬夏常冰雪”。


清代四库全书版《太平御览》所记却为“其九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清中后期汪昌序重校版《太平御览》中此节也作“九台”。


以清代五台山作为皇家道场的知名度,加上帝王对此山的重视程度,两次官修《太平御览》均将“北台”写作“九台”。


说明这里的“九台”应当不是文字的舛错,而是出于校订者对此山的认识,可以说,五台山在地理上并非“五峰耸出”这一情形古人早已知晓。


当代科学测量五台山中各峰高度分别是:中台顶翠岩峰2893米,北台顶叶斗峰3061米,西台顶挂月峰2773米。


南台顶锦绣峰2474米,东台顶望海峰2795米,鸿门岩2500米,澡浴池2766米,西台垭口海拔2629米。


由此可见,五台山范围内超过南台高度的有多座山峰,从卫星地图上看也未见“五峰耸出”的奇观,足见五台是由“人定”而来。


五台山既然不是因实际地理上的“五”而得名,其得名必然另有原因,从五台山周边山名和历史地名变迁上或考证其命名的


五台山山域范围以滹沱河为参照,笔者大胆猜想,五台山命名可能与现在被认为是滹沱河发源的“泰戏山”知名有关。


滹沱水自古就是五台山地区的大川,《古清凉传》引《山海经》云“泰戏之山,滹沱之水出也”。


《山海经》北次三经云:“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䍶䍶,其鸣自纠。滹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涹水”。


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北部余脉,向西环绕今忻州境域内繁峙、代县、原平、忻府区、定襄、五台,出山西境后入河北,整体呈“C”形分布,影响整个晋北及河北以古北岳恒山周边地区。


按《水经注》的记载,五台山的最早发现缘起于雁门郡䈗人县,即今繁峙县。古人对五台山的最初了解也可能来自于今五台山北台之北。


时至今日,即便是五台山的五个台顶,除了距离较远的南台属五台县所辖之外,其余四台周以及边村落在行政区划上大多属繁峙县管辖。


当代的交通大动脉“北同蒲”铁路线路在繁峙县砂河镇设站,名为“五台山站”,这也说明五台山山阴部分自古交通更加方便。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五台山固然形胜,但在实际地理上其山形并非明显有“五”座突出的山顶,五台山命名从思想上出于古人的尚“五”情节,或者说是受到五方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文献中一直持续出现五台山因“五”得名的记载,五台山传记中常以山有“五顶”作为五台山所以命名的依据。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又云:“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极巉岩崇峻,有五高台”。


由于这些记录的流传,五台山以山形得名的说法最迟从唐代就开始流行,此后几乎无人提出质疑。


一、与名山镇岳关联的神圣空间范围

无论是“五峰”、“五顶”、“五台”亦或是“五峙”,五台山地形似乎与“五”关联非常密切。但事实上,五台山本身作为多山聚合的一个集体名称。


从地理上来看并无明显“五峰耸出”的现象,即便是《水经注》最早传出的这种说法,也只是


五台山被命名为五峰之前,早已有人活动,从旧石器时代,五台山核心区域就有人类遗迹存在,考古学者认为五台山是古人类夏季活动的营地。


春秋之前,五台山清水河两岸即成为鲜虞民族的发祥之地,鲜虞族后来进入河北,创造了中山国的辉煌。春秋时期,五台山北台周边为“霍人”之邑,属于北方民族。


汉王朝在五台山周边设立郡县,东汉时五台县为虑虒县,已经有虑虒铜尺传世。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当地出土的“虑虒铜尺,建初六年八月十五日造”。


由以上历史判断,五台山在六世纪得名之前,人类在这里活动已经有数千年,即便从春秋时期算起,人们探索五台山的时间也有千年之久。


北方人古来以狩猎为主,又崇尚登山,如果五台山真如后世所记有明显的五峰突出,千年来未以“五”命名也实属匪夷所思。


所以五台山以“五”为地形特征的说法是后人出于超人间想象的附会。


即便在当代,如果站在古北台向南望去,可以看到北台,中台,西台,插旗台,连同古北台在内,周边五个距离较近的台顶呈五星状分布。


从卫星地图上看,以北台为中心,五台山呈现出明显的五条山脉,那么连同中间的北台,至少应该为“六台”,即在今五台山台怀镇之北,整个山脉明显呈五星状分布。


二、五台山“五台”的记载

五台山最初确定的“五台”有可能是距离较近的五个台顶,其五台范围认定逐步扩大。《水经注》所谓“五峦巍然”并没有详细记录五峦的位置。


《北史·卢太翼传》记载,卢太翼曾在白鹿山隐居,后来徙居林虑山茱萸涧,由于他善于相术,来求教拜师者络绎不绝,卢太翼不愿被人打扰,后来逃于五台山。


传记中的记载是:“地多药物,与弟子数人庐于岩下,萧然绝世,以为神仙可致”。


卢太翼的相关记载表明,五台山迟至隋代仍受神仙思潮影响的地方,且少有人来打扰,是适合修行之灵地。


《古清凉传》引《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可见古代地理学著作中对该山的认识是其中山峰众多,而《括地志》似乎并不强调其山有五台之奇异地形。


《古清凉传》引《括地志》还有两处,其一是:“按《括地》等记言,诸台高下,远近里数多相乖越,盖是取道不同,或指台有异”。


可见,唐代的地理著作中已经认识到五台山之“五”并非地理实际,不但五台山的台顶高度不能确定,而且五个台顶常常有不同所指。


文献中所录的“五峦巍然”或“五峰耸出”只是出于重视五方思想而成的一种说法,这也是五台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此外,《广清凉传》中不但记录了今古五台的变化,还明确记录了这一变化的原因。


《广清凉传》说,“据古图所载,今北台即古中台,中台即南台,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东西二台古今无异)”。


古北台为现在的大黄尖山,古中台就是现在的北台,现在的中台即古南台,现在的南台是后人所增,东西二台古今无异。


这一说法也是《广清凉传》依据所谓“古图”做出的一种判断,并非实际情况,与《古清凉传》的“多有乖越”并不相符。


另外,《广清凉传》还记载了“今五台”为“巨唐俨禅师”所定,说俨禅师曾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个台顶皆有五色云覆之,所以将有祥云覆盖的五个台顶配之为台。


《广清凉传》又一次强调了只有南北台变化的说法,并说现在(唐宋时期已经确定)的中台是由北魏孝文帝所封的南岳。


按照《广清凉传》的说法来看,俨禅师既然登上“西南台”,那么当时就可能有“西北”、“东南”、“东北”等处在另外几个方向上的“台”峰。


这样也许更符合实际地理中的情况及方位的叙事。事实上,笔者田野考察发现,当代“驴友”徒步五台山时,就有“八台连穿”的路线。


虽然这些台并不按照方位排布,除了唐代已经确定的五台之外,五台山脉中还有澡浴池台、插旗台、华严岭、大黄尖等海拔2500米以上的多座高山台顶。


这些台顶的海拔高度均超过今南台。此外,从有五台山地理相关记载的《太平御览》的不同版本来看,也能发现古人对五台山并非“五台”的认识。


三、五台山中各峰高度

虽然现存最早的宋代蜀刻本《太平御览》卷四十五·地部·一〇中记录:“五台山北台之山,冬夏常冰雪”。


清代四库全书版《太平御览》所记却为“其九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清中后期汪昌序重校版《太平御览》中此节也作“九台”。


以清代五台山作为皇家道场的知名度,加上帝王对此山的重视程度,两次官修《太平御览》均将“北台”写作“九台”。


说明这里的“九台”应当不是文字的舛错,而是出于校订者对此山的认识,可以说,五台山在地理上并非“五峰耸出”这一情形古人早已知晓。


当代科学测量五台山中各峰高度分别是:中台顶翠岩峰2893米,北台顶叶斗峰3061米,西台顶挂月峰2773米。


南台顶锦绣峰2474米,东台顶望海峰2795米,鸿门岩2500米,澡浴池2766米,西台垭口海拔2629米。


由此可见,五台山范围内超过南台高度的有多座山峰,从卫星地图上看也未见“五峰耸出”的奇观,足见五台是由“人定”而来。


五台山既然不是因实际地理上的“五”而得名,其得名必然另有原因,从五台山周边山名和历史地名变迁上或考证其命名的


五台山山域范围以滹沱河为参照,笔者大胆猜想,五台山命名可能与现在被认为是滹沱河发源的“泰戏山”知名有关。


滹沱水自古就是五台山地区的大川,《古清凉传》引《山海经》云“泰戏之山,滹沱之水出也”。


《山海经》北次三经云:“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䍶䍶,其鸣自纠。滹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涹水”。


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北部余脉,向西环绕今忻州境域内繁峙、代县、原平、忻府区、定襄、五台,出山西境后入河北,整体呈“C”形分布,影响整个晋北及河北以古北岳恒山周边地区。


按《水经注》的记载,五台山的最早发现缘起于雁门郡䈗人县,即今繁峙县。古人对五台山的最初了解也可能来自于今五台山北台之北。


时至今日,即便是五台山的五个台顶,除了距离较远的南台属五台县所辖之外,其余四台周以及边村落在行政区划上大多属繁峙县管辖。


当代的交通大动脉“北同蒲”铁路线路在繁峙县砂河镇设站,名为“五台山站”,这也说明五台山山阴部分自古交通更加方便。


:
【本文标题和链接】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别称作什么(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别称为什么呢) http://www.hzhe123.cn//n/149262.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