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说的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礼”)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3 11:30: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古人说的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礼”),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2965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3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礼”,它与“葫芦”又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子被称为“圣人”外,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被称为“圣人”的思想家,他就是孔子最尊崇的周公,本名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主要贡献一是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二是成王年幼,他摄政当国,东征平定“三监”之乱;三是制作礼乐,使天下大治。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周公吐哺”、“周公解梦”、“周公之礼”,说的都是周公姬旦。那么,周公之礼是一种什么礼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武王伐纣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的文明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原始社会人类以小群体方式生活,无所谓婚姻家庭,有着毫无节制的两性关系,处于杂乱无序的群婚状态之中。古代许多典籍对此都有记载,比如《吕氏春秋》云:昔太古无尝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从夏到商,五帝时代的巫祝文化发展至极盛并由盛而衰,与此相伴随的是礼乐文化的孕育和成长。西周初年,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时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了婚姻制度。


周公庙


针对当时婚俗混乱,男女滥情的现象,为明德新民,周公从婚礼入手,对当时男女交接混乱的状况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这些合称“婚义七礼”。


纳采


其中纳采是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问名是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征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请期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亲迎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


问名


敦伦,是“婚义七礼”的重头戏,古代男女成婚年龄尚小,不懂夫妻之事,作为大人就承担着指导、敦教人伦的责任。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周公之礼”本来指的是周公制定的一整套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但是,后来人们往往用它来指代“婚义七礼”中的敦伦环节。我们今天所说的“周公之礼”就是敦伦,即指夫妻行房事。


婚礼


据说为了为让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偶然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是一个整体,剖开之后如男女二人。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教礼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化,慢慢地新婚夫妇都开始依据“七礼”行事,原本用作教具的葫芦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重修礼典。修到“婚义七礼”中“敦伦”一节时,他认为这个环节可以省掉了。于是之后的婚礼制度变成了“六礼”。并且把葫芦瓢写入礼书,称为“合卺”,后来演变成夫妻二人同喝交杯酒的酒器。但有的地方仍有人将其一仰一合地放着,还保留了最初的含义。


合卺


今天,很多人说到夫妻同房时,常常隐晦地或戏谑地说成行“周公之礼”。但是这个词专用于夫妻之间,只有有夫妻名分的男女交合才能用敦伦二字,对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之间是不能用这词的。



文中图片


在古代,“周公之礼”是这样来的!

文 | 婉馨 · 主播 | 阿成


你知道“周公之礼”指的是什么含义吗?


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一颁布,男女滥情之事得以遏制,看来周公在民众的威望非同一般。


傅斯年说:“周公在周朝的地位,相当于多尔衮在后金”。


周公与多尔衮的处境、身世背景、谋略、权位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周公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称帝,没几年,新皇去世,他们都成为皇叔,是辅佐幼年皇帝的摄政大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公于周朝到底有怎样的功绩。


周公是文王之子,排行第三,称叔旦,史称周公旦。


他在文王时期受封周原,他是第一位周公,他的后裔世袭周公的爵称。


周公是周武王的同母弟,母亲是太姒。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姬诵年幼,由他摄政当国。


他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是孔子最崇拜的偶像。


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受孔子推崇,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



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


周公文治武功,傅斯年查阅《史记》、《逸周书.作雒解》、《诗》和《书》得出结论,武王灭商后,淮夷一带并未平定,所以便有后来的“三监之乱”。


周朝的“三监之乱”与清朝的“三藩之叛”相似,周公平定“三监”就像玄烨亲政后遇到吴三桂等倒戈而北一样棘手。


周朝的三监分别是指谁的封地?


纣王自焚了,可是对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和上层贵族的问题,武王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首先问太公望。太公说:


“我听说过,爱屋及乌。如果相反,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意思是不光杀掉殷纣,连敌对的殷人也不能保留,而要统统杀掉。周武王不同意。


又找来召公商量。召公说:


“有罪的杀,没罪的留下。”武王说:“不行。”于是又找来周公。周公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


周公这种给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赞许。


安抚了商遗民后,原来商朝直接统治的地方,武王把它分成三部分,邶(bèi)由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掌管。卫由蔡叔度掌管,庸由管叔鲜掌管,史称“三监”。


灭商归来,在镐(gǎo)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


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


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


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


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


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旦奉成王命,率师东征。


武王灭纣只是打击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东征才扫清了它的外围势力。


三年的东征灭国尽管有五十个左右,而占领地的巩固和扩大还是在分封同姓之后。东征以后,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成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东征之事,和周朝的强盛壮大,傅斯年已经考证,确有其事。


东方辽阔疆域的开拓,要求统治重心的东移。周公东征班师之后,便着手营建洛邑。


周公在扫平叛乱,营建洛邑之后的问题是,周王朝的长治久安的谋划,也就是“制礼作乐”。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


周公旦摄政6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


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意思是建业难,守业更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


周公一生勤政,倾力为国,广纳贤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呕心沥血辅成王,不沉醉权力,适时归还政权,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时,周公还是一个好父亲,教子有方,在儿子伯禽临行管理鲁地时,写下千古传唱的名篇《周公戒子》。


告诫儿子到了鲁地,不要因位高而盛气凌人,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


对于周公之事功,有诗颂曰:周朝初建大分封,成王幼聪靠周公。礼贤下士三吐哺,天下归心百业兴。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行的又是哪个礼?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性格,大部分都是含蓄和内敛的。我们不像欧美那样开放,即便是遣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尤其是涉及到与性相关的事,更是慎之又慎,生怕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古代夫妻同房,又被称为行“周公之礼”。那周公究竟做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对世人解释这件事的呢?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周公所作的“婚义七礼”

  周公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灭商没多久便病逝,此时成王年幼,全靠周公辅政,才坐稳了皇位。期间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也是周公两次率军东征,才没有让新生的西周政权夭折。天下平定后,周公便开始大封诸侯,并制礼作乐,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日下,婚俗混乱。周公为了整饬民风,亲自制定礼仪。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成了七个环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且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七个环节被合称为“婚义七礼”。


  为了让人明白这七礼如何执行,周公带着妻子一起演示了一遍。但是等到演“敦伦”之礼时,妻子却拒绝了。按照周公的解释:敦伦,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这一礼仪,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但在众人面前做这些事,周公的妻子实在抹不开面子,便拒绝了。值得注意的是,“敦伦”一词专用于夫妻之间,与情人之间的交合,是不能用的。


  周公很苦恼,如何指导新婚夫妻呢?有一天,周公见儿子伯禽在摆弄几个葫芦瓢,试图将两个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个葫芦。此事给了周公灵感,第二天,他便将士人叫到了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在讲到“敦伦之礼”时,周公拿出了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做比喻。


  未分之前的葫芦瓢,就如同混沌,浑然一体。但剖开之后,就会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重新合为一体。而仪态就是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如此,才能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葫芦在婚礼上的意义

  从此之后,葫芦瓢就成了新人婚礼上的礼器。用一根绳子拴着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人合体为一。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表示男俯女仰,子孙延绵不绝。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公制定的婚礼仪式已经被很多人废弃。孔子重修《周礼》,认为“敦伦”不太适合出现在正式的典籍中,便将其去掉,只剩下“六礼”。


  但民间结婚时依旧在使用葫芦瓢当礼器,孔子又顺民意将葫芦瓢收入礼书,称其为“合卺”。而“合卺酒”,就是我们后世熟悉的交杯酒。那两个葫芦瓢,成为了装酒的器具,所以不算正规礼器。那古人为何要在结婚时喝“合卺酒”呢?主要是因为两位新人婚礼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而酒就是用来给他们漱口的。


  至于新婚夫妻那点事,也变得秘而不宣。通常是由母亲在婚前传授给新娘,父亲传授给新郎。学校中,是不会讲这种东西的。由于最早讲这方面内容的是周公,他又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所以古人同房才会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而这个礼,就是婚礼中的第七礼——“敦伦”。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周公做了什么?

上课、考试、开会的时候打瞌睡,旁人会笑问:“你是去梦周公了吗?”于是周公成了睡觉的代名词。


古代的时候夫妻房事,也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这个周公是管睡觉的吗?他还干了什么?


《周礼》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此书的周公致太平之迹”。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周公作的关于礼乐的书。


周代的礼制完整的称呼是:礼乐制度,分礼和乐。礼,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规范社会,形成等级制度;乐,不是音律,而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社会矛盾的缓解。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细的著作,就是这本《周礼》了。周公制作礼乐,创建了一整套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所有关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宜,都包含在“礼”的范畴,以明确的条例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这就是周朝的礼制。这位设立规矩门槛的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姓名旦,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周公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军事家思想教育家


公元前1043年,武王姬发去世,成王年幼,作为叔叔的周公代为摄政,引起他的其他几个亲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的不满,他们大概觉得,大家都是成王的王叔,凭啥你摄政?于是这几个兄弟就联合殷商的贵族——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东夷人一起叛变。


周公亲自率军东征平定了叛乱,分封了诸侯后,他开始制作礼乐为西周的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以礼治国。世人都知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重视儒家思想,遵循孔孟之道,其实周公才是儒学的先驱者,比儒学创始人孔子还早很多年。


我国的传统国学作品四书五经,是儒学的经典书籍,而《诗经》、《尚书》的成书,都有周公的极大功劳


西周初年,世上的男女有滥情的现象,周公觉得这样不好,得整顿一下社会风气,于是下了规定,男女在成婚之前要保持距离,不得随便发生关系,必须等到成婚那天才可以行房事。这也是为了保证子嗣血缘的问题。


而关于婚礼,周公也规定了一套严肃而又仪式感的流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婚礼七大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由于是周公下的命令,后人便称之为行“周公之礼”


这七大流程,细致又严谨,明媒正娶的时候都得按照这个规矩来,少一样都叫不和礼制。


古人的婚礼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自己没得选,纳采这个环节就是媒人代表男方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可以往下走流程了。


所以环节都走完,婚礼的礼也行完了,就到了洞房这最后一步了,这步就是敦伦。这种说法很儒雅,符合当时的学术思想,古人认为成亲要圆房,才表示婚礼圆满完成,对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视,就算是夫妻房事也是一项重要礼仪。


周公摄政七年,待周成王长大之后,他便还政于成王,自己继续去研究礼乐的制作去了。他的以礼治国,为“成康之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至于说到睡觉梦周公,是孔子睡觉时常常梦到的,便将其称作周公之梦,后人也以此来表达周公在儒学中的崇高地位。至于《周公解梦》,只是一本民间流传的解梦之书,假借了周公的名义而已。


周公制定的娶亲七大流程,虽然在恋爱自由的今天,有所调整,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婚礼大事上使用了其中的一些步骤,以示对婚礼和对新人的重视。


后人为了纪念周公,建庙祭祀。有洛阳、陕西岐山、山东曲阜三座周公庙,它们并称三大周公庙,均可用来祭祀周公。


洛阳周公庙为隋末王世充所建,唐朝、明朝、清朝都曾予以重修。陕西周公庙也是唐朝所建,不仅修了周公正殿,还有他的先祖及功臣的配殿,一并纪念。


山东的周公庙是最大的,又称文宪王庙或元圣庙,是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时,在太庙旧址上重新修建的。宋、元、明、清几朝帝王都曾重修过。庙里还立了石坊,东西石坊各刻了“经天纬地”与“制礼作乐”,来赞颂周公当年制作周礼的功绩。


虽然现代感情之事开放了,但周公之礼还是保留了下来。


古人成亲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姬昌四子,武王姬发之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其可谓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他制定的“周礼”,在春秋时期经孔子加以完善,最终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礼教根基。


所谓的“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相传西周开国之初年,男女相处比较混乱,各地婚俗也参差不齐,存在着男女滥情、败坏社会伦理秩序的行为,为整饬民风,规范礼法制度,让男女之情循乎天道、合乎人伦,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于是作出规定,男女双方必须结婚之后才能同房。专门就夫妻之道制定了一部“专门法规”,以制礼教民。他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


第一礼,纳采:《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男方家派遣媒妁前往女方家提亲,送礼求婚,在得到女方的应允后,就要再请媒妁正式向女方家纳“采择之礼”,故称“纳采”。早期的纳采礼的礼物只能用雁,且男子亲自猎取的最为真诚。因大雁是忠贞的象征。故此用“雁”来作为男女双方共享甘苦,坚贞不渝的象征。


第二礼,问名:《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男方在纳采礼后,再次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以便男家卜问,确定吉凶如何,决定成婚与否,“问名”也被称为“过小帖”或者“合八字”,期间也要用雁做礼物。


第三礼,纳吉:求的对方生辰八字和姓名之后,就要占卜双方八字是否相和,在确定了双方合适,可以成婚之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就是“纳吉”之礼。古时候,纳吉也是要行奠雁礼的。


第四礼,纳征:《礼记·士昏礼》:“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纳征也称定聘,就是男方去向女方送聘礼。纳征之后也就表示男女双方的婚约成立了。


第五礼,请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即商量结婚的日期,是由男方家择定几个适合结婚的佳期,然后用红笺书写好男女生庚(即请期礼书),之后由媒妁带往女方家,和女方家主人商量确定迎娶的日期。


第六礼,亲迎:《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亲迎”俗称“迎亲”。就是到了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会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者抱或背到花轿内,轿起之后女方家派亲属数人伴送,称为“送亲”。


第七礼,敦伦,其实就是入洞房,行夫妻之事。


以上就是“周公之礼”全套流程,后世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婚姻礼仪虽有改变,但大都遵循这个流程来的,故此,夫妻之事也称行“周公之礼”一直沿用了几千年之久。


相传为让“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曾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娇羞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后来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从此新婚夫妇均据“七礼”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根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


延绵几千年的“周公之礼”初衷是为了保护好青年男女的贞操,发乎情,止乎礼,避免青年男女提前吃了禁果。只是后来随着儒家思想的的曲解和演变,导致家中父权过重,使其这就成为了封建包办制度的理论依据,使许多女子在其压迫下不得翻身,谱写了多少的凄美悲情……


大家对比有什么想法,请在留言区评论讨论!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姬昌四子,武王姬发之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其可谓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他制定的“周礼”,在春秋时期经孔子加以完善,最终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礼教根基。


所谓的“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相传西周开国之初年,男女相处比较混乱,各地婚俗也参差不齐,存在着男女滥情、败坏社会伦理秩序的行为,为整饬民风,规范礼法制度,让男女之情循乎天道、合乎人伦,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于是作出规定,男女双方必须结婚之后才能同房。专门就夫妻之道制定了一部“专门法规”,以制礼教民。他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


第一礼,纳采:《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男方家派遣媒妁前往女方家提亲,送礼求婚,在得到女方的应允后,就要再请媒妁正式向女方家纳“采择之礼”,故称“纳采”。早期的纳采礼的礼物只能用雁,且男子亲自猎取的最为真诚。因大雁是忠贞的象征。故此用“雁”来作为男女双方共享甘苦,坚贞不渝的象征。


第二礼,问名:《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男方在纳采礼后,再次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以便男家卜问,确定吉凶如何,决定成婚与否,“问名”也被称为“过小帖”或者“合八字”,期间也要用雁做礼物。


第三礼,纳吉:求的对方生辰八字和姓名之后,就要占卜双方八字是否相和,在确定了双方合适,可以成婚之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就是“纳吉”之礼。古时候,纳吉也是要行奠雁礼的。


第四礼,纳征:《礼记·士昏礼》:“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纳征也称定聘,就是男方去向女方送聘礼。纳征之后也就表示男女双方的婚约成立了。


第五礼,请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即商量结婚的日期,是由男方家择定几个适合结婚的佳期,然后用红笺书写好男女生庚(即请期礼书),之后由媒妁带往女方家,和女方家主人商量确定迎娶的日期。


第六礼,亲迎:《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亲迎”俗称“迎亲”。就是到了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会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者抱或背到花轿内,轿起之后女方家派亲属数人伴送,称为“送亲”。


第七礼,敦伦,其实就是入洞房,行夫妻之事。


以上就是“周公之礼”全套流程,后世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婚姻礼仪虽有改变,但大都遵循这个流程来的,故此,夫妻之事也称行“周公之礼”一直沿用了几千年之久。


相传为让“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曾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娇羞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后来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从此新婚夫妇均据“七礼”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根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


延绵几千年的“周公之礼”初衷是为了保护好青年男女的贞操,发乎情,止乎礼,避免青年男女提前吃了禁果。只是后来随着儒家思想的的曲解和演变,导致家中父权过重,使其这就成为了封建包办制度的理论依据,使许多女子在其压迫下不得翻身,谱写了多少的凄美悲情……


大家对比有什么想法,请在留言区评论讨论!


:
【本文标题和链接】古人说的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礼”) http://www.hzhe123.cn//n/149952.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