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为啥叫做金陵(南京为什么被称为“金陵”,其来源何处?)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3 18:31: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南京为啥叫做金陵(南京为什么被称为“金陵”,其来源何处?),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138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5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南京为什么称为“六朝古都”?不妨到这看看,藏着珍贵的六朝遗存

提起南京,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金陵”、“六朝古都”来形容,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城修筑金陵邑,金陵之名由此而来,公元229年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金陵自此崛起。那么,你知道“六朝古都”指的是什么吗?


众所周知,南京是一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都城市,不少人或许就此以为南京是6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其实不然,要知道南京还有“十朝都会”之称。


“六朝古都”指的是我国历史上三国至隋代的南方六个朝代,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和南朝陈,其京师皆为今天的南京,南京六朝古都的美誉由此而来。


若是想要了解六朝时期南京的历史,除了游历南京众多历史古迹外,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它就是位于南京长江路302号的“六朝博物馆”,是国内展示六朝文物、反映六朝文化最全面、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总投资2.5亿元打造而成,门票30元。


南京博物馆众多,且不乏网红博物馆,但身处城市楼宇间的六朝博物馆却十分低调。


六朝博物馆于2014年对外开放,其设计者是著名的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并将贝氏建筑模数、贝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全部应用到了这座博物馆之中,以更完美的展现六朝时期的文物遗存。


在这里,陈列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涵盖青瓷、陶俑、墓志、石刻、书画、建筑构件等,更让人惊艳的是这里还有当年的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系统的遗迹,并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个展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六朝文明”。


六朝时期的南京到底有多繁荣?


六朝承汉启唐,其经济、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文明的新纪元,而且当时的南京城已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被称之为“东方大都会”,与当时的古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


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创造了璀璨的六朝文明,更是为南京留下了诸多的人文典故和历史遗存。


走进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物映入眼帘,在这里展出有1000多件六朝时期的文物,置身其中,恍若穿越回到了六朝时期,听着六朝古音,欣赏着眼前千年的文物,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深厚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共鸣。




在这千余件文物中,不乏极其重要的珍贵文物,比如蝉纹金珰、玻璃杯、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青瓷鸡首壶、青瓷莲花尊、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铜造佛像等。


那么,你在南京旅游时,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六朝博物馆”?对这里的文物遗存有什么印象?欢迎留言评论。


南北朝六朝古都——金陵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首诗前半句说的是自孙权割据江东到东晋偏安,宋齐梁陈四朝皆以建康(初名石头城,又名金陵,如今叫南京)为都城,也因此有力的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气候温暖适宜农作物耕耘的江南不久之后就成为了农耕的宝地,而作为六朝都城的建康,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爱恨情仇与故事,有孙权豪迈的建这座城三分天下,有王浚兵不血刃而天下一统,有谢安运筹帷幄,有王羲之泼墨龙蛇,有刘裕豪言壮语,有萧衍志得意满,见证过白袍军,看过王朝兴衰,我想,金陵不仅仅是金陵,更是南北朝的见证之一。


建康最初不叫建康,叫石头城,由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孙权修筑,那时候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却也是胜多败少,但是他的优势在于水军,曹操坐拥北方却缺少对水军的重视,赤壁战败后才重视水军,和孙权有着一定的差距,孙权有了制衡曹魏水军的发展,修建了石头城和建邺城,这也就是建康最初的由来,孙权作为三国中吴国的创建者,靠长江天险以割据,自然而然的有了一大批世家大族,顾,陆,朱,吕,张等或是本地世家,或是南迁的造就了东吴最初的势力组成。后来司马炎统一天下,建立晋朝却没有对这些割据江南的大族下手,反而给东晋的建立留下了伏笔,后来司马炎死后东晋内乱,八王之乱杀的血流成河,在扫除了竞争对手的同时,也把西晋的国运一并挥霍一空,各地的野心勃勃的诸侯还有少数民族蜂拥而起,于是那些人开始了迁都,永嘉南渡到了建康建立起了新的朝廷,因为偏安东南史称东晋。这时候的建康发挥着他强大的作用,加上黄河一带各大地主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坐看北方金戈铁马,动乱不堪。中间也曾北伐,但是在北方的骑兵面前,总有些力有未遂,面对前秦,确实是人心惶惶,幸亏符坚的骄傲自大加上谢安,谢玄等人的不懈努力,击败了强秦,却又陷入了内乱,一心想北伐的谢玄最终被朝廷处死,随后就是各地蜂拥而起的起义还有割据的军阀和中央的对抗,北方更是诸多势力瓜分前秦,随后大战,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建康是相对安稳的,可也不会持久,荆州的恒家野心勃勃,和北府兵或战或和或利诱,而这一切,都标志着建康即将迎来下一个主人,最终恒冲被刘裕诛杀,这个豪门出身的男人一身的胆气和豪迈,对内进行改革,安稳民心,减少社会矛盾,征讨割据的叛逆;对外发兵北伐而气吞万里如虎,灭燕,破秦,打败中原各国最终让东晋小皇帝退位而登基,开启了和北朝相对的南朝第一宋朝,建康也继续是建康,不过是换了个主人。可能它也没想到,它会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见证四个王朝的兴衰,见证历史乃至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刘裕建立的宋朝,一心想着北伐,可惜历史总是会戏弄英雄,没给他这个机会他就去世了,随后的刘宋就陷入了内乱,那几个皇帝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昏庸无能又能祸害,诛杀大臣,淫乱后宫,对自己的兄弟是一个比一个狠,就好像对待仇人一样,要命的是这些人还敢北伐,于是乎元嘉草草,赢得了仓惶北顾,最后丢盔弃甲逃回了建康,就好像当年北渡时候一样,残兵败将,随后就是地方割据实力的崛起,萧道成在家族支持下一路立功,甚至成为辅政大臣,帮助着皇帝诛杀那些宗室亲王,一步步登临高位后把那位毫无权利的皇帝踢开,自己坐上了那张位置,国号北齐,而金陵,又在不经意间见证了历史,一样的是主弱臣强,先是兄弟倪墙,之后是外邦进犯,之后是主弱臣强,再之后就是逼宫,篡位,皇朝的更替。萧道成登基后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对他的继承人千叮万嘱,要注意宗室的团结,不得随意诛杀宗室,要靠他们来拱卫江山,在他的谆谆教导之下,他的继承人齐武帝可以说是一个开明而合格的皇帝,休养生息,勤政爱民,厉行节俭,通好北朝而不动干戈,百姓们得以安稳的生活,史称永明之治。可惜,历史总不会让人完美,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这位皇帝举棋不定,后来太子病故更是让他为难,最终他选择了皇长孙,那个看起来贤良淑德,实际上是会掩盖自己的无能之辈。皇帝死后皇太孙放飞自我,最终让宫中权利失衡,出身宗室旁系的西昌候萧鸾在禁军支持下发动政变继承了皇位,结果确是荒淫无道,甚至因为得国不正,为了稳固地位开始屠杀宗室大臣,这又是灭国的前兆,他死后他的儿子也不是什么治国的人才,更加昏庸无能,还发兵进攻北魏,最终萧衍在众望所归之下发兵入建康,顺其自然的建立了梁朝。和其他朝代不同,梁朝兴亡都在这位帝王手中,初登基还能勤政爱民,后来就变了,过分的宠幸宗室,优柔寡断,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尤其是面对反复无常的侯景,他居然接受了其投降,还放任其招兵买马,最终反叛的侯景让萧衍无力处理,金陵第一次见证一位帝王的窘迫和无奈,萧衍被困直到被杀,他的那些儿子们都不管他,忙着兼并势力(太子和他在一起),后来才发兵勤王,虽然恢复了统治,却也是百废俱兴,而这位皇帝就开始着手排除异己,屠杀功臣,还去招惹强大的西魏,最终成功作死,梁朝覆灭后的陈朝更像是一个统一前的过渡,面对整军备战,气势汹汹的北周,北齐,他们仍然选择偏安一隅,陈霸先在建立陈朝后病故,他的子侄后辈更倾向于贪图享乐,隔江犹唱后庭花,自然是灭火不远了。


金陵经历六朝之后终于在隋杨手中一统,此时距离西晋已经过去三百多年,物是人非,却也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那位号称只得徐妃半面妆的萧绎,就是那位挑衅宇文泰灭国的皇帝,他的妻子看不起他而从来只化一半的妆(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看见)嘲讽他,更是不断和人私通有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话,可见这位皇帝的个人魅力极其缺失,也就难怪有了之后不智的行为了。



南京明明是江苏的省会,为什么如今被调侃为“徽京”?真相如何?

南京,六朝古都,同时也是排名全国第二的GDP大省江苏的省会城市,但其在省内的地位却十分尴尬,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作为省会城市,南京的GDP已经排在苏州屁股后面很长时间了。因为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南京对全省大多数地市的经济辐射能力相对较弱,是我国所有省会城市中“首位度”存在感较低的一个。


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地理、经济联系等多个方面的亲近性,南京对周边几个安徽省东南部的城市反倒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和经济带动能力,因此南京经常被人戏称为“徽京”。


2021年2月,以南京为核心的南京都市圈被正式批复,这个都市圈包括了江苏省内的南京、扬州和镇江,与此同时也包括了安徽省的马鞍山、宣城、芜湖和滁州等地,对比查看之下,惊讶地发现,这个都市圈中涵盖的江苏省城市还不如安徽省的城市数量多,看起来这个“徽京”名号真的要被坐实了。




一、南京为什么被称作“徽京”

如果打开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地图,你会发现在地理空间上和南京距离更近的不是江苏省的扬州和镇江,反而是隔壁安徽省的马鞍山和滁州。


如果以南京为圆心,以80KM为半径画一个圆圈的话,这个圆圈所经过的地区,安徽省占比大约为56%,江苏省占比仅为44%,也就是说大半个南京都在安徽省的包围之中。


从语言上来看,有过切身经历的朋友都明白,南京话的口音和安徽省马鞍山以及滁州的口音更加接近,和扬州、镇江以及苏州的吴语体系并不是特别接近。




其实历史上南京曾经讲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吴语,但是后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建都南京,从自己的老家安徽省带来了大量的人口,与当时的南京话掺杂,慢慢形成了新的南京官话。


因为南京是当时大明王朝的首都,所以新的南京官话其实在明朝的前期是作为全国的普通话进行推广的,据说日本历史上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期,日本官方和民间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一直用的都是南京官话,可见当时南京官话的影响力。


除了语言,南京和安徽的很多地区在饮食口味上也是雷同的。如果你到南京的饭店吃饭,会发现当地典型菜系为淮扬菜,安徽和南京的菜谱都差不多,都流行吃“柴火馄饨”,过去一般都不吃辣,现在稍微能吃一些了。




最神奇的是南京的“禄口机场”,如果两个人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南京和马鞍山市中心出发,先到达的竟然是马鞍山,所以很多南京和江苏民众会酸酸的说,这个国际机场简直就是为安徽人修建的。


最近当地更是提出了“苏徽一体化”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南京和安徽的很多地市之间的关系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距离较近,心理上又比较认同,所以马鞍山和滁州的很多人如果要到大城市逛街购物的话,一般会首先南京,而不是合肥。


那么,南京被称作“徽京”到底是一种误解还是有其内在道理呢?




二、南京被称作为“徽京”并不冤

其实在历史上,我国被称作南京的城市有很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南京这个名号的归属地就不一样。


比如东汉时代的南京是南阳,唐朝的南京是成都,皇帝一有危难就往成都跑,北宋的南京是商丘,辽国的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到了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才将原来的都城叫作南京,而这个称谓一直保留到现在。试想,如果宋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那么现在的南阳应该会保留南京的称号。


现在的南京在历史上其实有许多名字,有的时间叫建康,有的时候叫金陵,有的时候叫石头城,有的时候又叫江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现在的南京简称为“宁”。


明朝时南京的范围其实非常大,它的核心地区就是明朝的应天府,朱元璋和朱允炆时代被叫做“直隶”,意思就是直接隶属皇帝的意思,不会在这里安排封疆大吏。


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自然新都城北京周边地区被称作“直隶”,原来的“直隶”就被改称为“南直隶”。但它的范围依旧很大,主要包括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两个省的绝大部分地区,除此之外还包括今天的上海市,原因是在清朝后期之前,上海一直都是都是江苏的一部分。


崇祯皇帝自挂东南枝之后,清朝也选择定都北京,“南直隶”地区被先是被改名为江南省,但搞笑的是,这个江南省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在长江以北。后来清朝的皇帝觉得江南省太大了,就把它一分为二,从中间切开,相对靠近东面的这一块叫江苏,相对靠近西面的叫安徽,然后才形成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江苏和安徽大致的样子。


从我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来,江苏和安徽两省其实在清朝中期之前大概有几百年的时间属于一个区域,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夕相处,他们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相近的语言,比较接近的行为习惯。


被划分开来的这两个省,分别取各自省份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的名字组合,形成了现在省份的名字。比如江苏省的名字




江苏和安徽最终分家了,新增了两个省。但是有一个问题来了,原来的江南省中经济最发达的有两个城市都分给了江苏省,分别是南京和苏州,如果把苏州定为江苏省的省府的话,位置太靠南,都挨着浙江了,如果把南京定为江苏省的省府的话,位置又太靠西,都挨着安徽了,最后抉择不下,咬着牙把江苏省的省政府暂时安到了苏州(后来又迁到了南京)。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历史记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据说当时江苏和安徽两省刚刚划分开的时候,新任江苏省布政使(相当于省委书记)屁颠屁颠就去苏州就任了,为啥?因为苏州富裕,生活好啊。但是新任的安徽省省委书记死活不愿意到安庆去上班,为啥?因为安庆穷啊,远远比不过南京和苏州富裕安逸,所以他就死活赖着不愿意去。


这一赖不要紧,接下来几十年的安徽布政使就赖在了南京。几十年里安徽的大小官员都要跑到江苏南京找他们的省委书记汇报工作,所以在二百年前许多安徽人因此将南京称为“徽京”,这种叫法是有历史渊源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只不过现在因为南京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所以最近这种叫又重新开始盛行起来。




三、安徽是南京重新崛起的臂膀

南京和安徽其实是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关系。南京都市圈覆盖了安徽的4座城市,它们分别是宣城、芜湖、滁州和马鞍山,在江苏省内也有四座城市,分别是淮安、扬州、镇江和南京,这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域的都市圈。


因为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再加上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上同宗同源,所以南京吸引了安徽许多地区的大量就业人员,在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安徽省所在比例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南京的几个著名的民营企业,比如雨润和苏宁,它们的创始人都是安徽人。


南京如果发展得更好了,将会对周边形成明显的扩散效应,到时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地就可以分享南京扩散出来的溢出红利。


南京还有绝对的人才优势,南京市的高校和科教资源在整个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其211和985优质高校数量共有8所,这个数据在全国所有城市当中位居第三。南京市全市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常住人口比重高达27%,这个数据仅次于北京;除此之外,南京市人口构成中大学生在校生比例排名全国第一;人口构成中研究生在校生比例排名全国第二,两院院士数量排名全国第三。




这样的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不论对南京市还是对南京都市圈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极大的裨益。比如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多所优秀大学在南京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都设立了相应的技术研究院或者培训基地,这对带动当地的技术实力帮助作用非常显著。


许多安徽的企业也很聪明,纷纷主动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优秀大学建立合作研发中心,通过学企合作研发,引领地方产业尽快转型升级,有效提升经济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让自己逐渐从产业链的下游向中上游靠拢和转移。


除此之外,南京向周边城市进行专利和技术转移的力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大,目前转移重点也已经从扬州和镇江开始芜湖、滁州和马鞍山进行拓展。


相反,安徽的四个地级市对南京也将发挥其经济腹地的功能属性,这对南京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大量的人口输入,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南京从特大城市拉高到超大城市的地位;比如安徽四市还可以帮助南京在都市圈内进行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产业分工,逐渐形成互补性的产业分工和布局;




再比如安徽四市还有助于南京市的核心设施功能的发挥,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如果辛辛苦苦把一个国际机场建成了,但是没有充足的客源,每天从这里起飞的飞机寥寥无几,那这个所谓的国际机场肯定名不副实。


虽然苏州是江苏省GDP总量最高的地区,虽然南通是江苏省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但是苏州、南通、无锡、常州都是紧跟上海的城市,南京很难受,但是却没有办法。


南京都市圈的建立,是南京准备突破禁锢,打破城市发展的紧箍咒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不久的未来,南京也许很快就会重夺省内GDP最高城市的位置,也会将省内人均GDP最高城市的宝座重新拉到自己身下,但南京的野望不止于此。


南京要对标的不是南通和苏州,南京的目标是上海和深圳,南京想要依托自己便利的交通位置和逐渐扩大的经济腹地,发展成为中国第五座超一线城市,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肩并肩,也许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


我是【西装配裤头】,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我的账号;你的点赞、分享、收藏、转发和评论都是对我的莫大鼓励,谢谢~~~。


历史名城——南京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金陵、江宁、建业、建康等名称。南京位居“昊头楚尾”,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它的四周山环水绕,自然风貌独特。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盘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踞,故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山水形胜之势与帝王霸业之气相互印证,使南京有了“金陵王气”“王者都邑之气”“帝王之宅的美誉而从南京西北奔流而过的浩瀚长江,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在冷兵器时代是一道难以渝越的屏障,号称“天堑”。








南京因为建都朝代多,所以名字也多,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自然地理、方位、气候、植物等特征命名的,如扬州、临江、丹阳、南都等;以政治褒贬命名的,如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归化、应天、天京等;以纪念某朝代、某名人、某行业命名的,如越城、冶城、蒋州、上元等;以吉祥的文字来命名的,如建康、江宁、集庆、昇州等。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用心去解读。


孙中山为何想定都伊犁?孙中山:要成为世界强国,伊犁是第一选择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将临时政府设在了南京,后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违反了《临时约法》,将他的大本营北京设为首都。


不过,孙中山一开始的首都之选并不是南京。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他指出:“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意思是,如果只想追求本国的安定,那就定都武昌,如果想征服周边的小国,则需要把都城建立在西安,而伊犁则可帮中国成为亚洲霸主。


孙中山是怎么得出这个论断的?


民国之初的国都之争

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考虑过首都的选择,当时他提出了“一都四京”的主张。“一都”指的是武汉,而“四京”分别是指东京(江宁)、西京(重庆)、南京(广州)、北京(顺天)。由此可见,当时他的都城首选是武汉。


1912年,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孙中山详细阐述了他关于武汉建都的主张:“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夫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候至穷朔者……”


孙中山认为,作为首都的城市要满足以下条件:1、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国家的中间位置,交通便利,有利于平衡南北各区域;2、要远离外海,避免受列强威胁;3、不受封建顽固势力的影响,且曾对辛亥革命有过重要帮助。


武昌完美地符合了所有标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爆发在武昌,有值得信赖的革命基础和群众基础,且与封建势力的顽固所在地北京相去甚远。


并且武汉位于中国的中枢,交通四方八达,有“九省通衢”之称。而列强的影响相对也小。


孙中山还曾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对武汉未来城市建设的设想,“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计划将武汉建设成为如纽约、伦敦一般的世界大都市。


此外,孙中山之所以选择武汉,也与当时的舆论形式有关。康有为、宋教仁和章太炎等人均认为武汉是作为首都的不二之选。


遗憾的是,武汉虽然有取代传统政治中心的可能,但地理形式仍有不足,它距离新疆和内蒙这两个地大物博的地区太远,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此外,它的历史底蕴也不如其他古都深厚,所以最终未能入选。


那么西安呢?作为13朝古都,它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其国防地位也是武汉所不能比的。自古以来,中国的大敌都在北方,所以国防要塞必然要安置在北方。守住西北就保卫了中原,而西安是西北的重心,守住了西安就能稳固整个西北。


不过,孙中山认为,西安还不足以威慑西域。在历史上,西域始终威胁着中原政权。中国虽然也曾征服过西域,但始终没有办法长期控制。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首都距离西域太远。西域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控制了西域,才能连通中亚,进而影响整个亚洲。于是,他提出了将伊犁作为首都的说法


为什么是伊犁?

孙中山指出:“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伊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区域,又被称为塞外江南。这里河流众多,地形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非常适合作为国家的粮仓。


清政府曾在此实行屯垦制度,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极大增长,使得伊犁成为新疆最大的粮食生产地。大量的粮食不仅能解决戍边将士的补给问题,也能供给全国人民。


在气候方面,伊犁属于北温带,很适合人居住。


从地理位置来看,伊犁靠近欧亚大陆中心,是亚洲的枢纽,在人口、经济和资源方面都是亚洲重心,与周边国家四方接壤,具备亚洲“首都”的条件。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国家安全有保障。


此外,伊犁还有便于通商交流的贸易口岸——霍尔果斯口岸。该口岸距离最临近的哈萨克斯坦口岸仅为15公里。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口岸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个重要贸易点。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也是西部贸易最大的公路口岸。


清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伊犁的建设,每年拨款数百万两白银用于巩固伊犁的战略位置,此外还通过加强对外贸易来促进伊犁的经济发展。


1763年,清政府曾于伊犁河北岸建城,乾隆皇帝赐名其为“惠远”,意为“大清皇帝之恩惠得以惠及远方边陲”。


惠远城城池高大,有“新疆第一大城”之称。惠远不仅成了整个新疆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经济也十分繁华,“商品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称繁华”,还被冠以“小北京”的美誉。


沙俄曾试图控制整个伊犁地区,清政府为此还付出了7万平方公里土地才得以收复。


更重要的是,伊犁靠近苏联,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发展本国的军事力量。在这里可以建造一个集重工业、军事工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军事基地,并训练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这就为扫清国内敌对势力、实现国家统一、进而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可能。


对于孙中山的宏图设想,章太炎十分钦佩,并称赞他为“新圣”。


为什么不是伊犁?

既然伊犁有着成为都城的种种优势,还有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可能,那为什么最后中华民国的都城选在了南京呢?


伊犁当时四面八方都受到了外国势力的威胁。北有俄国人控制的蒙古,南有英国人控制的西藏,西北有俄属中亚地区,西南则有英属印度。所以从安全方面考虑,当时的伊犁并不适合作为首都。此外,伊犁距离中原各地十分遥远,很难对其进行管理。


孙中山先生也意识到了伊犁的种种劣势,不过在他看来,只要修好了铁路,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也曾提出过建设西北的计划。不过,对于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来说,国家还未安定,何以谈建设?所以伊犁作为国都的想法,终究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罢了。


那么,南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呢?


在谈南京之前,不知是否有人会有疑惑,当时北京是现成的首都,为什么孙中山放着不用呢?以及为什么后来袁世凯想选择北京时孙中山要极力反对呢?


不论从地势还是政治上来说,北京都具有作为国都的条件。它“北有山海关,南有津沽,炮台林立,国防亦固”,而且经历了明清两朝几百年的时间,人们早已习惯它作为都城的存在,它作为首都的影响力也依然强大。但是,八国联军侵华后,北京面临的内忧外患局势十分严峻。


当时,日俄等列强对北京虎视眈眈,且在其势力范围屯兵以备,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几日内便有数万大军入城,而沿海塘沽的炮台早已撤除,且无法添置,这就意味着中国对于外敌入境毫无还手之力。


而北京城内也布满了各国势力,列强分区而居,军队入驻,有东交民巷这个国中之国。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治、军事上的正当诉求都很难得到保障。


并且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建都北京就意味着接盘清政府签订的丧权如辱国的条约。如果将都城设在此处,政权岂能独立?安全如何保障?尊严又何在?


此外,把都城设立在北京也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建国理念相违背。孙中山认为,北京是“两代所都,帝王癔梦,自由之钟所不能醒;官僚遗毒,江河之水所不能湔”,“一般腐败人物,如杜鼠城狐,业已根深蒂固,于改良政治颇多掣肘”。


也就是说,北京作为两个朝代的帝王之都,封建残余势力比较深厚,不利于民主、民权、民生国家的建立。


另一方面,北京是袁世凯势力所在的核心地带,袁世凯虽然与满清朝廷脱离了关系,但仍然与皇帝共处一城,骨子里仍然保留着封建专制思想,革命党人将很难掌控国家的政治生活,初生的共和民国很可能被掐死在摇篮里。


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其原因之一就是看重了北京的军事战略意义,将它作为控制北方的关键。如今,在本部面临种种政治问题、尚不稳定的情况下,蒙古、新疆、西藏也就无暇顾及,所以北京在这一块的功能就失去了。


那么为什么选南京呢?


1910年,孙中山对伍平一谈到了建都南京的意向:“金陵可以建都之外, 尚有扬州大舰可以进入, 民国首都, 以交通为主, 因无防于民之反侧, 然终以金陵为历史上声威所系, 将来宜于齐齐哈尔、 蒙古等地置重兵( 以固国防 )。”两年后中华民国成立,他对《大陆报》的记者说:“南京将作为永远之都城。”


孙中山认为,南京在地理上位于全国的中心。长江流域涉及18个省,而南京是长江要地,交通便利。在军事方面,也容易防守。


江阴、镇江的炮台能够很好地守好南京的门户。在城内马龙山设置炮台,再加上紫金山处的外城,防御更加紧密。


这一点连上海也不能比,上海位置沿海,遇到战事无法保全。而从经济上来说,南京是鱼米之乡,不用耗资去外地购买粮食。而且南京还是海军之本,创设制造厂的材料也会更便宜。


其实,当时南京和武汉在孙中山心中的地位是差不多的,之所以选择南京,与当时的战争局势是分不开的。


武昌起义后,武昌局势其实非常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再去考虑建都的事的。而与此同时,江浙联军却攻克了南京。各省代表们在接到这个好消息后,立即在武昌召开会议,决定将临时政府设立在南京。就这样,南京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个首都。


结语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关于建都有着种种选择,北京、南京、西安、武昌、上海等都曾在讨论之内,甚至还有重庆、兰州、疏勒等城市。孙中山先生独具慧眼,提出若想称霸亚洲,则首都应选伊犁。


无论从地理、气候、历史还是经济方面考虑,伊犁都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都城之选。在中国,它只是一个边陲小城,但放眼亚洲,却有政治经济中心之相。


遗憾的是,在战争年代,伊犁周边危机重重,加上它本身还有交通等方面的不便,开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最终只能退出都城之争。


而南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甚至战胜北京,除了其独特的地理经济优势,还因其没有封建旧势力和国外势力的重压,便于革命党人展开理想民国的建设。


可惜,孙中山先生等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撺掇,都城也改为了孙中山最不愿意选择的北京,致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陷入了黑暗的军阀割据阶段。


虽然在后来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又把都城迁到南京,但又因抗日战争,迁往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之前阻挠北京作为首都的各种劣势已不复存在,北京又恢复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而被人遗忘的伊犁依旧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城。也许伊犁永远都没有成为都城的可能,但随着中国的开发建设,伊犁仍会绽放新的光芒。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将临时政府设在了南京,后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违反了《临时约法》,将他的大本营北京设为首都。


不过,孙中山一开始的首都之选并不是南京。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他指出:“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意思是,如果只想追求本国的安定,那就定都武昌,如果想征服周边的小国,则需要把都城建立在西安,而伊犁则可帮中国成为亚洲霸主。


孙中山是怎么得出这个论断的?


民国之初的国都之争

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考虑过首都的选择,当时他提出了“一都四京”的主张。“一都”指的是武汉,而“四京”分别是指东京(江宁)、西京(重庆)、南京(广州)、北京(顺天)。由此可见,当时他的都城首选是武汉。


1912年,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孙中山详细阐述了他关于武汉建都的主张:“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夫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候至穷朔者……”


孙中山认为,作为首都的城市要满足以下条件:1、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国家的中间位置,交通便利,有利于平衡南北各区域;2、要远离外海,避免受列强威胁;3、不受封建顽固势力的影响,且曾对辛亥革命有过重要帮助。


武昌完美地符合了所有标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爆发在武昌,有值得信赖的革命基础和群众基础,且与封建势力的顽固所在地北京相去甚远。


并且武汉位于中国的中枢,交通四方八达,有“九省通衢”之称。而列强的影响相对也小。


孙中山还曾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对武汉未来城市建设的设想,“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计划将武汉建设成为如纽约、伦敦一般的世界大都市。


此外,孙中山之所以选择武汉,也与当时的舆论形式有关。康有为、宋教仁和章太炎等人均认为武汉是作为首都的不二之选。


遗憾的是,武汉虽然有取代传统政治中心的可能,但地理形式仍有不足,它距离新疆和内蒙这两个地大物博的地区太远,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此外,它的历史底蕴也不如其他古都深厚,所以最终未能入选。


那么西安呢?作为13朝古都,它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其国防地位也是武汉所不能比的。自古以来,中国的大敌都在北方,所以国防要塞必然要安置在北方。守住西北就保卫了中原,而西安是西北的重心,守住了西安就能稳固整个西北。


不过,孙中山认为,西安还不足以威慑西域。在历史上,西域始终威胁着中原政权。中国虽然也曾征服过西域,但始终没有办法长期控制。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首都距离西域太远。西域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控制了西域,才能连通中亚,进而影响整个亚洲。于是,他提出了将伊犁作为首都的说法


为什么是伊犁?

孙中山指出:“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伊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区域,又被称为塞外江南。这里河流众多,地形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非常适合作为国家的粮仓。


清政府曾在此实行屯垦制度,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极大增长,使得伊犁成为新疆最大的粮食生产地。大量的粮食不仅能解决戍边将士的补给问题,也能供给全国人民。


在气候方面,伊犁属于北温带,很适合人居住。


从地理位置来看,伊犁靠近欧亚大陆中心,是亚洲的枢纽,在人口、经济和资源方面都是亚洲重心,与周边国家四方接壤,具备亚洲“首都”的条件。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国家安全有保障。


此外,伊犁还有便于通商交流的贸易口岸——霍尔果斯口岸。该口岸距离最临近的哈萨克斯坦口岸仅为15公里。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口岸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个重要贸易点。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也是西部贸易最大的公路口岸。


清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伊犁的建设,每年拨款数百万两白银用于巩固伊犁的战略位置,此外还通过加强对外贸易来促进伊犁的经济发展。


1763年,清政府曾于伊犁河北岸建城,乾隆皇帝赐名其为“惠远”,意为“大清皇帝之恩惠得以惠及远方边陲”。


惠远城城池高大,有“新疆第一大城”之称。惠远不仅成了整个新疆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经济也十分繁华,“商品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称繁华”,还被冠以“小北京”的美誉。


沙俄曾试图控制整个伊犁地区,清政府为此还付出了7万平方公里土地才得以收复。


更重要的是,伊犁靠近苏联,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发展本国的军事力量。在这里可以建造一个集重工业、军事工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军事基地,并训练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这就为扫清国内敌对势力、实现国家统一、进而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可能。


对于孙中山的宏图设想,章太炎十分钦佩,并称赞他为“新圣”。


为什么不是伊犁?

既然伊犁有着成为都城的种种优势,还有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可能,那为什么最后中华民国的都城选在了南京呢?


伊犁当时四面八方都受到了外国势力的威胁。北有俄国人控制的蒙古,南有英国人控制的西藏,西北有俄属中亚地区,西南则有英属印度。所以从安全方面考虑,当时的伊犁并不适合作为首都。此外,伊犁距离中原各地十分遥远,很难对其进行管理。


孙中山先生也意识到了伊犁的种种劣势,不过在他看来,只要修好了铁路,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也曾提出过建设西北的计划。不过,对于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来说,国家还未安定,何以谈建设?所以伊犁作为国都的想法,终究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罢了。


那么,南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呢?


在谈南京之前,不知是否有人会有疑惑,当时北京是现成的首都,为什么孙中山放着不用呢?以及为什么后来袁世凯想选择北京时孙中山要极力反对呢?


不论从地势还是政治上来说,北京都具有作为国都的条件。它“北有山海关,南有津沽,炮台林立,国防亦固”,而且经历了明清两朝几百年的时间,人们早已习惯它作为都城的存在,它作为首都的影响力也依然强大。但是,八国联军侵华后,北京面临的内忧外患局势十分严峻。


当时,日俄等列强对北京虎视眈眈,且在其势力范围屯兵以备,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几日内便有数万大军入城,而沿海塘沽的炮台早已撤除,且无法添置,这就意味着中国对于外敌入境毫无还手之力。


而北京城内也布满了各国势力,列强分区而居,军队入驻,有东交民巷这个国中之国。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治、军事上的正当诉求都很难得到保障。


并且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建都北京就意味着接盘清政府签订的丧权如辱国的条约。如果将都城设在此处,政权岂能独立?安全如何保障?尊严又何在?


此外,把都城设立在北京也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建国理念相违背。孙中山认为,北京是“两代所都,帝王癔梦,自由之钟所不能醒;官僚遗毒,江河之水所不能湔”,“一般腐败人物,如杜鼠城狐,业已根深蒂固,于改良政治颇多掣肘”。


也就是说,北京作为两个朝代的帝王之都,封建残余势力比较深厚,不利于民主、民权、民生国家的建立。


另一方面,北京是袁世凯势力所在的核心地带,袁世凯虽然与满清朝廷脱离了关系,但仍然与皇帝共处一城,骨子里仍然保留着封建专制思想,革命党人将很难掌控国家的政治生活,初生的共和民国很可能被掐死在摇篮里。


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其原因之一就是看重了北京的军事战略意义,将它作为控制北方的关键。如今,在本部面临种种政治问题、尚不稳定的情况下,蒙古、新疆、西藏也就无暇顾及,所以北京在这一块的功能就失去了。


那么为什么选南京呢?


1910年,孙中山对伍平一谈到了建都南京的意向:“金陵可以建都之外, 尚有扬州大舰可以进入, 民国首都, 以交通为主, 因无防于民之反侧, 然终以金陵为历史上声威所系, 将来宜于齐齐哈尔、 蒙古等地置重兵( 以固国防 )。”两年后中华民国成立,他对《大陆报》的记者说:“南京将作为永远之都城。”


孙中山认为,南京在地理上位于全国的中心。长江流域涉及18个省,而南京是长江要地,交通便利。在军事方面,也容易防守。


江阴、镇江的炮台能够很好地守好南京的门户。在城内马龙山设置炮台,再加上紫金山处的外城,防御更加紧密。


这一点连上海也不能比,上海位置沿海,遇到战事无法保全。而从经济上来说,南京是鱼米之乡,不用耗资去外地购买粮食。而且南京还是海军之本,创设制造厂的材料也会更便宜。


其实,当时南京和武汉在孙中山心中的地位是差不多的,之所以选择南京,与当时的战争局势是分不开的。


武昌起义后,武昌局势其实非常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再去考虑建都的事的。而与此同时,江浙联军却攻克了南京。各省代表们在接到这个好消息后,立即在武昌召开会议,决定将临时政府设立在南京。就这样,南京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个首都。


结语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关于建都有着种种选择,北京、南京、西安、武昌、上海等都曾在讨论之内,甚至还有重庆、兰州、疏勒等城市。孙中山先生独具慧眼,提出若想称霸亚洲,则首都应选伊犁。


无论从地理、气候、历史还是经济方面考虑,伊犁都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都城之选。在中国,它只是一个边陲小城,但放眼亚洲,却有政治经济中心之相。


遗憾的是,在战争年代,伊犁周边危机重重,加上它本身还有交通等方面的不便,开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最终只能退出都城之争。


而南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甚至战胜北京,除了其独特的地理经济优势,还因其没有封建旧势力和国外势力的重压,便于革命党人展开理想民国的建设。


可惜,孙中山先生等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撺掇,都城也改为了孙中山最不愿意选择的北京,致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陷入了黑暗的军阀割据阶段。


虽然在后来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又把都城迁到南京,但又因抗日战争,迁往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之前阻挠北京作为首都的各种劣势已不复存在,北京又恢复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而被人遗忘的伊犁依旧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城。也许伊犁永远都没有成为都城的可能,但随着中国的开发建设,伊犁仍会绽放新的光芒。


:
【本文标题和链接】南京为啥叫做金陵(南京为什么被称为“金陵”,其来源何处?) http://www.hzhe123.cn//n/150087.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