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4 06:01: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776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4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何为春秋?何为战国?

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制度改革,思想碰撞,百家争鸣,文化璀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来说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


自此,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政治制度来看,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分封制度还是存在的。各国虽然征伐不断,但是规模不大,小打小闹,主要以联姻,外交等手段进行利益分配。


到了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诸侯国撕破脸皮,伐交频频,动辄几万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屡见不鲜。周王朝名存实亡,最终被强秦灭掉。


再就是文化思想来看,春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文化名士主要是孔子、老子,春秋时期主要以道家儒家为主。但是道家、儒家并不符合当时诸侯国变强的需求,但是当时的战争强度并不高,思想文化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变化。


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强度越来越大,战争人数急剧增加。儒家道家并不适合国家的强大。与此同时,兵家、法家、纵横家、商家、墨家等诸多流派应运而生,发展壮大。造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周王朝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剧烈的转变。思想文化的转变才能推动社会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文化盛况,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格局,也为以后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

然后开始大封诸侯,一时之间中华大地上一个个诸侯国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他们共同尊周王为周天子。


但可惜的是,随着一些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周天子慢慢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东周更是分成了群雄争霸的春秋和战国。到了战国时期,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但是战国时期并不仅仅只有这七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甚至直到秦朝统一之后它才灭亡,它就是卫国。


卫国并非强国,但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凶猛的大争之世存活下来,实属不易,那么卫国究竟为何能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呢?



一、卫国的起源


1、周公分封卫国


卫国其实并不是周武王在世时第一批册封的诸侯国。周武王建立西周不久之后便驾崩了,继位的是儿子周成王,因为周成王年纪小,所以便让周公旦来辅佐周成王。


在周公旦把持朝政期间发生了武庚叛乱,这是殷商后人发动的叛乱。周公旦镇压叛乱之后便册封了自己的弟弟叔康为卫国的君主,让他镇守殷商故都之地。


一开始卫国被封的国君只不过是个伯爵,慢慢的上升为侯爵,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已然是公爵了。


不过起初卫国经常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一直到了卫成公在位时期,迁都到了帝丘,也就是后来的濮阳,卫国才算是安定下来,慢慢开始发展壮大。《左传》中记载:“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



2、卫国强敌环伺,生存艰难


乱世到来,卫国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了春秋战国的列国争霸当中。


相比于其他强大的诸侯国而言,卫国手中握着的并不是一把好牌,首先来说一下卫国的地理位置,卫国的封地占据了如今河北、河南以及山东省各一部分,本身大概只有方圆几百里的土地面积,实在算不上一个大国。


但是它周围可是围绕着不少强国。晋国可是春秋时期响当当的大国,即便是后来三家分晋,但分裂开来的韩、赵、魏三国,哪国都不好惹。东边的齐国是最早称霸的诸侯国。而南边的宋国与郑国势力也不容小觑,对于卫国来说是强敌环伺。



二、军事外交各有政策,卫国在夹缝中生存


1、卫国采取相互联合的措施,增大影响力


一个被强敌环伺的小国想要在乱世之中活下去,那么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外交上都需要有合适的策略。春秋早期,列国争霸,卫国想要不让人一味欺负,那就需要让自己的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时候的卫国采取的政策是主动出击,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联合周围的国家护卫自己国家的安全。


卫桓公在位的时候,卫国的实力是比较强的,郑国因为内乱,公子共叔段被杀死,他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于是卫国便以此攻打郑国,就这样郑国与卫国展开了较量,两国战争不断。单单靠卫国一个国家自然不会郑国的对手,于是卫国联合宋、齐、蔡、陈四个国家,组成五国联军攻打郑国,差点将郑国灭亡。


卫国与郑国的战争给卫国赢得了不小的影响力,因为郑国在春秋时期可以说是个小霸主,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郑国,就是借他人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声势。



2、成为强国附庸,乱世之中保存自身


除了战争手段以外,卫国在外交方面可以说是力求做到广结善缘,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内乱频发,所以动不动就有落单的王孙公子流落他乡。而卫国便趁机吸纳了各国流亡的公子。除了郑国的公孙滑以外还有许庄公、郑昭公等人。


当然,卫国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的时候,一向热情接待他国流浪公子的卫国却对重耳十分无理。后来晋文公找了个借口攻打卫国,面对强大的晋国,卫国不敌,卫成公只能逃走。


这件事情也让卫国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些大国是不能得罪的,想要生存下去只能牢牢抱住大国的大腿。早在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卫国就因为抱大腿而享受过好处。齐国因为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国力大增,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这样的强国卫国自然不能得罪,于是便紧跟在齐国后面,加入了以齐国为首的联军当中,在多次联军作战与诸侯会盟之时,卫国都没出多少力,却捞了不少好处。


齐桓公死后,国内发生内乱,齐国失去了霸主地位,而晋国成为新晋的霸主,于是卫国与晋国交好,做晋国忠实的小弟,一直到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时期,赵国与魏国先后攻打过卫国,分割了卫国不少土地。卫国想要生存只能成为了魏国的附庸,就连君主废立也由魏国说了算。等到秦国将魏国打趴下之后,卫国便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三、乱世之中,卫国得以保存的其他原因


1、卫国本身实力不俗


卫国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得以生存,除了本身做得比较好的军事、外交政策以外,他自身的很多原因也成为它得以自保的筹码。首先来说卫国虽然是小国,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如果出去与其他国家争霸真的不行,但是乱世当中自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卫国与齐国、郑国等春秋时期的诸多国家都发生过战争,却依旧没有被打趴下,足见其军事实力还是可以的。另外卫国依附于强国生存其实也是在强国的庇护下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


2、姬姓血统一脉相承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没人拿周天子当回事了,但是非常注重血缘传承的古人对于同姓诸侯王还是带有一定的亲近感的。



从周天子分封天下开始几百年过去了,很多诸侯国的国君早就不是一脉相承的了,士大夫篡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就比如说齐国,这是当年周武王分封给功臣姜子牙的,没想到后来田氏代齐,齐国的君主早已不是姜子牙的后人了。而原本姬姓的赵国更是被分割成韩、赵、魏三国。


但是卫国姬姓的血统却一直传承下来,即便是后来魏国杀了卫国的君主卫怀君,改立他的女婿卫元君为卫国的君主,但这卫元君也是姬姓后人,所以血统还是一脉传承了下来。《史记·卫康叔世家》曾经记载过这段历史:“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


周天子对于姬姓诸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同样是姬姓传承的诸侯国也会念及这一点对卫国手下留情。当初晋文公攻打卫国,硬是将卫成公逼的逃到陈国。就是周天子出面从中说和,使得双方修好。



可见周天子还是很念及同宗之情的。而同样是姬姓诸侯,晋国也没想着要将同宗的卫国赶尽杀绝,这给了卫国很好的喘息之机。


3、卫国人才辈出,成为列国重要人才输出站


另外,卫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别看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但是人才辈出。在战国时期,卫国可以说是各诸侯的人才输出站。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便是人才济济,儒商的鼻祖子贡、以及孔子的爱徒仲由都是卫国人。


到了战国时期,大家所熟悉的商鞅、吕不韦、吴起等人也都是卫国人。《史记》中记载的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敌”。很多卫国人成长起来之后便去到其他强大的国家,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在战国时期的历史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这些在其他诸侯国效力的人才对于自己的母国一定会保留一份温情。而得到卫国人才的国家也会对卫国网开一面。


这一点从秦国灭六国时就可以看得出来,秦国吞并六国的时候可是眼皮都不眨一下的。但是却没有鲁莽的消灭卫国。毕竟无论是让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商鞅还是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吕不韦都是卫国人,且战国后期卫国一直都是秦国的附庸国,所以秦始皇也很注重名声,一直没有消灭卫国。


卫国虽然在乱世之中始终没有被消灭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任何的威胁性。早在公元前372年,赵国攻打卫国之后,就将卫国的土地瓜分得差不多了,卫国只剩下了首都濮阳的部分土地。



公元前241年,秦国又将卫国剩余的濮阳之地瓜分走了,然后将卫元君迁往野王。此时的卫国君主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公爵,而是被称为卫君。此时的卫国虽然没有被灭国,但是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这样的国家对于秦始皇来说没有任何消灭的必要,所以卫国才可以在其他六国被灭掉之后得以苟延残喘。


公元前209年,此时秦朝早已统一天下,继位的秦二世将卫国最后一位君主卫角君废掉,这个绵延900多年,一脉传承的姬姓诸侯国彻底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明明东周是一个朝代,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以什么事件为分界点

周朝对于华夏历史而言,从时间角度去看,是极为漫长的,国祚长达恐怖的791年,32代人进行传承,诞生了37个皇帝。也就是因为延续的时间太长,周朝以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动迁至洛邑这件事为转折点,将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


可东周明明是一个完整的朝代,为什么还被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这两个时期的转折点又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深挖东周历史,探索春秋转为战国的核心原因。


周平王动迁


为了更好的理清思绪,在说春秋战国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东周的起源。自周武王创造周朝之后,皇位一直传承了12代,落到了思想迂腐,贪欲享乐的周幽王手中。


周幽王是谁,就是那个在民间历史中为了逗褒姒一笑,做出了烽火戏诸侯“壮举”的愚君。这件事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大概率是杜撰出来的故事,总而言之他没有守住自己的城池,并且死在了敌人手中,所在都城镐京也被敌人烧成了废墟。


周幽王死了,那么谁来当皇帝?按照当时的规矩,当然是他的儿子周平王,周平王看着自己无能的老爸给自己留下来的这摊废墟,心想这地方也不能住了,我作为皇帝总不能风餐露宿吧,咱换个地方。


于是周平王带着手下迁都去到了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洛阳,就此西周结束,东周到来了,春秋时代的舞台也就此搭建完毕。


春秋时代周王朝控制力度锐减


春秋时代来临后,周王朝自周平王这一代开始,历届继承人基本上都是败家子,相对于西周,东周春秋时期王室对于天下的控制力度减弱了许多,在这样的状态下,各地区的诸侯进入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春秋时期周王室能够控制的地区范围有多小,以洛阳为中心,直径不过才600公里。


以更直观的数据来看,也就是北京市加上不到一个天津市,华夏大地面积广袤,离得远的门阀势力根本就无法掌管。周王朝自己其实也知道,西周时期的辉煌已然不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军阀势力成长为比自己还强大的模样。


春秋五霸也就在这个时期诞生,至于到底是哪五个人,正史中有多种记录,但范围也就是七个人,秦穆公赵任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旅、宋襄公子兹甫、齐桓公吕小白、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虽然这七个诸侯当时都成长的很快,但谁也不敢对周王朝动手。


为何不动手,这就类似于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吉祥物,但哪个军阀若是对皇帝不敬,有侮辱之意,篡位之嫌,其他诸侯就有了攻打他的理由。董卓废了皇帝被各地军阀围杀,袁绍另立,四世三公的家族由此走向没落,袁术自立,彻底将袁家打入谷底。


所以当时的周王朝也就是一个吉祥物,各地的军阀想要成为诸侯,获得爵位,还需要请示周王朝,从而获得地位名望,而职责就是保护周王朝,成为其保镖。每到重要节日以及特殊时刻,几个诸侯都需要派出代表来拜见,以表示自己的衷心。除了不被其他诸侯群而攻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王朝在春秋时期还具备一定国力和人才储备,就算是一对一也不一定真的能干过周王朝。


所以春秋时期我们能够看到的场景就是,几个诸侯国打的不可开交,周王朝只能在旁边哭丧着脸喊:你们不要再打了啦!又或者说两个诸侯国有了想要交战的念头,周王朝会从中进行调剂,希望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但大部分时间,这种劝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你说不打就不打?看看你败家子的模样,打个架还要和你商量?


到了春秋末期,周王朝因为内部腐败争权的问题,控制力度越来越小,春秋五霸的力量已经能够对周王朝完成碾压,为战国时期舞台的搭建拉开了序幕。那么具体是什么事件,让春秋时期过度到了战国时期?这就要说到春秋末期的两件事,田氏代齐以及三家分晋。


春秋过度到战国转折点


我们先来说田氏代齐,其实就是字面意思,当时齐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非常动荡,国内门阀力量强大,让齐国君主有些无法招架。其中田家的力量最大,在国君无能的状态下,他们一步一步的掌握了国家的朝政力量,最终田家的主事人田和将齐康公的权利给架空了。


为除后患,田和非常残忍的将齐康公流放逐到一个孤零零的海岛上,齐康公好日子过惯了,也没有荒野求生的经历,没办法成为春秋时期的贝爷,只能在岛上乖乖等死。随后田氏就代替了传统的齐国政权,创立了田齐政权。


其次是三家分晋,晋国在春秋时代拥有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兵力强盛,经济腾飞,鼎盛时期绝对称得上是春秋第一国。然而,内政方面,晋国可并不太平。为了能够获得国君之位,国家内部的公族分成了多股势力进行竞争,他们为了能够获得力量,和国内名门望族,也就是门阀进行合作。


人家帮你做事,你必然要给人家一些好处,又是给封地,又是封官位的,斗着斗着公族发现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国内门阀好像已经掌控了比国家规模还要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而当时晋国门阀中,力量最强悍的主要有4个家族,智氏、赵氏、韩氏和魏氏。


本来是公族进行斗争,到后面公族直接被架空了,成为四个门阀进行斗争了。在这次规模浩大的国家内部斗争下,原本力量最强的智家被针对,成为了唯一的败者,自此之后,晋国就直接被其余三家给瓜分了,也就形成了之后的赵国、韩国和魏国。


经过田氏代齐以及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势力状况就很明显了,春秋也就在这时候转入到了战国时代。除了这两个事件的影响之外,两个时代最大的区别,还是诸侯对待周王室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了,并且战争的形式在此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战国对比春秋时期,对周王室的态度和战争形式的转变


如果说春秋时期,周王室还是个吉祥物,几个诸侯国还在轮流客气的问候他,那么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对待周王室的态度和对待一只草狗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就是因为田氏代齐以及三家分晋带来的形势影响。


其他原始的诸侯国刚开始还不敢动周王室,然而田氏代齐后,周王室分分钟就给他封为诸侯,三家分晋后,周王室也果断听从了三位国君的“意见”,将他们同样封为诸侯,这代表什么?代表周王室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可以改变这个天下了,这些新起的势力想要一个诸侯之名那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要知道在西周时期,想要封侯,那必须有战功,有家族底蕴,还要孝敬周王室。到东周春秋时期,你至少要有能力保护周王室,给他点钱花花。田齐和分晋三国,他们的侯爵之位更像是威胁来的,完全没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其他原始的诸侯国一看,这么多年的时间,我装样子也装累了,仔细想想周王室的没落已经是大趋势了,何必还要在乎它的面子呢?


所以田氏代齐以及三家分晋事件,完全的扯下了周王朝最后的一条遮羞布,将其的无能彻底的袒露在众诸侯国的眼中,完全失去了尊严。没有尊严,那就不值得尊重,就只有挨打的份儿,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有多惨?从当年大家来拜见,变成了自己舔着脸去各个国家借钱花。


到了战国末期时段,已经欠下了巨额债务,债台高筑这个成语就是为当时的周王室而创造的。末代天子周郝王别说等着诸侯国给纳贡了,天天被人堵在家门口要债,自己只能在家悲伤的抹眼泪,要不是看他还算个王,一天三顿小钢棍肯定是不能少的。


上面说的是各国对周王室态度的变化,接着咱们说说战争规模的问题,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最大也就是几万人的战斗,很多民间历史将人数夸张化了,动不动30多万,可能几个国家的军队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过春秋时代确实是诸侯国们疯狂发展的时代,整整295年的时间里面,国家人民不断繁衍,士兵数量疯狂爆增,军事战法也在不断更新增进。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就变得极为夸张,基本上能够载入正史的战斗,总共参与的人数都达到了30万以上,甚至还有上百万人在战场上厮杀的场面,极为壮观。


面对这样的规模,周王室还因为被催债而烦恼,就更别提劝解他们不要打仗了。随着周郝王在公元前256年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政权给到秦昭襄王,持续791年的周氏王朝,正式宣布灭亡,战国战争也进入到白热化时期,一位叫嬴政的孩子当时才3岁,但在36年后,这个孩子即将创造历史的奇迹,成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战国七雄七个国家怎么区分?一篇短文告诉你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春秋五霸,了解了春秋五霸的两种区分方法。今天我们讲战国七雄,即秦楚齐燕赵魏韩,这也是战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


按国家特点记忆


地理位置:秦国深入巴蜀腹地,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纷争。


代表事件:商鞅变法


人物历史:秦国军事实力发达,人才辈出。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基础。尉缭、白起、王翦等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也应时势而生。王翦的儿子王贲连灭魏、燕、齐三国,战功显赫。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251年,李冰主持修建的了都江堰,养育后人至今。



地理位置:荆楚之地,位于长江流域,是各民族融合发展、文化多元的一个富庶之地。


代表事件:吴起变法


人物历史:楚国称霸于春秋时期,楚庄王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申明法令废除了许多没用的官职,加强军队建设(吴起因此得罪了贵族利益,后来被乱剑砍死)。后来秦相张仪的游说欺诈导致楚国国运衰微,忠臣屈原受尽排挤,投江自尽。





地理位置:齐国临海,大部位于山东境内,始祖是西周立国功臣姜子牙。地理位置优越,大力发展渔业、盐业,富庶一方。


代表事件:田氏代齐


人物历史:在管仲、鲍叔牙相继去世后,春秋一霸齐桓公逐渐昏庸,齐国开始走下坡路,内乱不断。进入战国时期,齐国易主,姜姓齐国被田姓齐国所取代。直到齐威王时期,齐国任用邹忌为相,任用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改革。公元前341年,孙膑率领齐军趁虚而入,大败魏国于马陵,齐国再次崛起。



地理位置:燕国因燕山而得名,领土位于冀北、辽西一带。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诸侯国。


代表事件:荆轲刺秦


人物历史:燕国的强盛时期很短,主要集中在燕昭王时期,任用乐毅为相,攻齐、秦,破东胡、朝鲜。长平之战后,燕国趁火打劫,结果被赵国打败,沦为弱国。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荆轲临危受命,刺杀嬴政,结果失败被杀。



地理位置:赵国位于中国北方,东临齐国、燕国,西近强秦,南靠魏国,北抵东胡等游牧民族,四面楚歌,地理位置不占优势。


代表事件:胡服骑射


人物历史: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定改革,学习胡人更为灵便的战斗方式。后来,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修建赵长城等措施,使赵国日益强大。赵国君臣睦、将相和。武有廉颇、田单、李牧,文有蔺相如、肥义等等。“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就发生在赵国沙丘宫变之后。公元前260年,赵国用赵括取代老将廉颇与秦国展开长平之战,赵军溃败,40万赵军被秦国战神白起活埋。



地理位置:魏国地处中央腹地,四面受敌。


代表事件:李悝变法


人物历史:魏文侯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三家分晋”以后,他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开启了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先后任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吴起、乐羊、西门豹等贤良之才先后来投。魏国在前后夹击的情势下,杀出了自己的一条血路。马陵之战后,魏国被齐国打败,实力衰败。



地理位置:同魏国一样,四面受敌。


代表事件:申不害变法


人物历史: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实力并不算太强。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在韩昭侯时期,任用申不害变法,富国强兵。




按国家灭亡顺序记忆

韩(前230)


赵(前228)


魏(前225)


楚(前223)


燕(前222)


齐(前221)


秦(前207)


秦王嬴政时期,采取李斯、魏缭的建议,集中力量逐个击破,先灭韩,再灭两翼,最后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王嬴政认为其功绩超过三皇五帝,理应传承千秋万代,自称“始皇帝”。


(更多有趣内容欢迎关注查看)


涨知识:知道吗?东周时期春秋和战国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它存在的时间节点十分特殊,位于奴隶制的末期,封建制的初期,可以说是转型时期。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与东周(前770-前256)两个时期,区分的时间点便是犬戎入侵,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西周是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在镐京,此时称作宗周;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东迁,将周朝都城定都在雒邑(今洛阳),世称成周。以平王东迁为标志,此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


平王东迁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研究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在周幽王死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也在携地拥立王子姬余臣为王,称周携王。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郑、晋、秦、卫等诸侯国的拥护,被认作是周王室的正统,携王则相对孤立。公元前750年,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攻杀携王,周王室由周平王姬宜臼统一。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国、秦国、晋国等诸侯的卫护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东周初期周天子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 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这个称呼在春秋时就有了,由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姜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与使用,取代了石器而与青铜器同时并进使用,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而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农业进一步发展,各国人口增多。手工业的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大力发展。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加剧。诸侯国兼并土地战,争夺生存空间,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为了应付这些变化,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变法。最早开始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在前445年继位后,师从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儒家人物,招揽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悝被文侯任命为相国,是文侯、武侯时期变法的关键人物。他吸取各国成文法的长处,编写了《法经》,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 他提倡“尽地力之教”,要求农民勤劳耕作、提高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平籴法”则是他的另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丰年官府向农民征收一定数量的余粮,遇上荒年就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平价输出,以保证粮价稳定。这些措施可以避免农民破产、流徙,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使魏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而秦孝公任用商鞅在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进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此次变法,充分利用了秦国的文化价值传统,尝试用公正的法治,取代世袭的宗法制度,在思想制度层面注入重公德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秦国得以在思想和制度层面领先于东方诸侯,从而使得东方各国的人才得以自由发挥的舞台,纷纷入秦效力,使秦国后来成为最为强大的国家。七雄时期的疆域: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甘肃东南部,四川中东部。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


秦灭六国:这时周王室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没有了,但仍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 周赧王在位时,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邑(今河南巩县)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赧王八年(前307年),因赧王拒绝秦武王试举周鼎的要求,被秦军逐出成周王宫。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开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序幕。楚国避秦军威势,迁都于陈,诗人屈原痛感国家沦亡,投汨罗江自尽。前271年,客卿张禄(即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秦昭王接纳,于前262年出兵伐韩,切断上党郡与韩都城新郑的联系。韩国欲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上党军民不从,向赵国求救。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声援上党。前260年,秦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军在长平对峙,双方僵持达三年之久。秦施以反间计,使赵国以只会纸上谈兵的年轻将领赵括代替廉颇。秦国同时秘密调来大将白起。长平之战以赵军惨败,四十万降卒被坑杀为结局。虽然前258年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信陵君也于后来率军于函谷关外大胜秦军,但是这些已经无法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前256年秦国攻入雒邑,西周公投降,周赧王病逝,周朝灭亡。前249年,秦相邦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公国。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前247)崩,十三岁的秦王赵政(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即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帝。秦王政五年(前242),秦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庞暖为联军主帅,共同攻打秦国。联军攻至函谷关时,秦军出击,诸侯联军败退。联军转而进攻秦国的盟国齐国,夺取了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 。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军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广大兵强马壮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秦王政九年(前238),平了嫪毐之乱后秦王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公元前222年秦灭燕、赵;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秦王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它存在的时间节点十分特殊,位于奴隶制的末期,封建制的初期,可以说是转型时期。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与东周(前770-前256)两个时期,区分的时间点便是犬戎入侵,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西周是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在镐京,此时称作宗周;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东迁,将周朝都城定都在雒邑(今洛阳),世称成周。以平王东迁为标志,此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


平王东迁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研究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在周幽王死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也在携地拥立王子姬余臣为王,称周携王。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郑、晋、秦、卫等诸侯国的拥护,被认作是周王室的正统,携王则相对孤立。公元前750年,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攻杀携王,周王室由周平王姬宜臼统一。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国、秦国、晋国等诸侯的卫护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东周初期周天子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 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这个称呼在春秋时就有了,由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姜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与使用,取代了石器而与青铜器同时并进使用,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而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农业进一步发展,各国人口增多。手工业的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大力发展。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加剧。诸侯国兼并土地战,争夺生存空间,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为了应付这些变化,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变法。最早开始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在前445年继位后,师从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儒家人物,招揽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悝被文侯任命为相国,是文侯、武侯时期变法的关键人物。他吸取各国成文法的长处,编写了《法经》,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 他提倡“尽地力之教”,要求农民勤劳耕作、提高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平籴法”则是他的另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丰年官府向农民征收一定数量的余粮,遇上荒年就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平价输出,以保证粮价稳定。这些措施可以避免农民破产、流徙,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使魏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而秦孝公任用商鞅在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进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此次变法,充分利用了秦国的文化价值传统,尝试用公正的法治,取代世袭的宗法制度,在思想制度层面注入重公德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秦国得以在思想和制度层面领先于东方诸侯,从而使得东方各国的人才得以自由发挥的舞台,纷纷入秦效力,使秦国后来成为最为强大的国家。七雄时期的疆域: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甘肃东南部,四川中东部。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


秦灭六国:这时周王室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没有了,但仍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 周赧王在位时,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邑(今河南巩县)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赧王八年(前307年),因赧王拒绝秦武王试举周鼎的要求,被秦军逐出成周王宫。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开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序幕。楚国避秦军威势,迁都于陈,诗人屈原痛感国家沦亡,投汨罗江自尽。前271年,客卿张禄(即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秦昭王接纳,于前262年出兵伐韩,切断上党郡与韩都城新郑的联系。韩国欲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上党军民不从,向赵国求救。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声援上党。前260年,秦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军在长平对峙,双方僵持达三年之久。秦施以反间计,使赵国以只会纸上谈兵的年轻将领赵括代替廉颇。秦国同时秘密调来大将白起。长平之战以赵军惨败,四十万降卒被坑杀为结局。虽然前258年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信陵君也于后来率军于函谷关外大胜秦军,但是这些已经无法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前256年秦国攻入雒邑,西周公投降,周赧王病逝,周朝灭亡。前249年,秦相邦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公国。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前247)崩,十三岁的秦王赵政(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即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帝。秦王政五年(前242),秦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庞暖为联军主帅,共同攻打秦国。联军攻至函谷关时,秦军出击,诸侯联军败退。联军转而进攻秦国的盟国齐国,夺取了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 。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军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广大兵强马壮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秦王政九年(前238),平了嫪毐之乱后秦王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公元前222年秦灭燕、赵;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秦王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
【本文标题和链接】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http://www.hzhe123.cn//n/150309.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