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按照流传广度(春秋三传是哪三传作者)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2 13:09:18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春秋三传是哪三传按照流传广度(春秋三传是哪三传作者),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047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5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为何“春秋三传”对西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何为“春秋三传”?即《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下文简称《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版本”的《春秋》?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又各自起到什么作用?而且相对于《春秋》的三个版本,可能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三传”竟然对西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春秋三传”以及背后的巨大力量。


上图_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西汉时期的书荒与“春秋三传”的形成


“春秋三传”的母本都是《春秋》。相传这《春秋》是孔子对鲁国历史的记载,文笔相对简练,仅对历史事件梗概做了记录而已,因此《春秋》读起来,不但晦涩难懂,而且更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左传》就是基于《春秋》而丰富了历史史实的记载,不但让故事读起来更加生动,文笔也较之更加精彩。《左传》很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乃是“春秋三传”成书最早的著作。


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大量的先秦诸家典籍被销毁,《春秋》以及《左传》亦在被销毁之列。这让西汉时期,陷入了可读之书寥寥无几的尴尬境地,出现了书荒与学术之荒。但也正因如此,给了其他先秦诸家的衍学说,腾出了极大的发挥空间。


虽说经典书籍被毁,但以口口传授的方式,还是让诸家学说得到了传承。《春秋》就是依靠口授的方式而代代相传。只是,由于口授方式容易出现理解等方面的差异,甚至有人为主观刻意解读等行为,导致《春秋》衍生出不同的研究方向的著作,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就是这“春秋三传”的另外两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上图_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


“公羊学说”的备受推崇


西汉的建立不同于秦帝国,更不同于之前的诸侯国,再加之高祖刘邦的“特殊”出身,因此有一个根本问题困扰着西汉前几代皇帝,那就是为什么是老刘家人当皇帝,或者说这皇位怎么就应该是老刘家的?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其实是刘汉王朝的统治者们,为国祚延续而做的一次根本性探索,这绝对是加强皇权的一次重大进步。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的前几位皇帝都竭尽全力地展现出自己睿智与勤奋的一面。


高祖时代,利用叔孙通的儒家礼仪,刘邦首先解决皇帝地位的问题,从此奠定了皇帝高高在上的人伦基础。也正是因为皇权的高高在上,在刘邦之后发生了吕后之乱的动荡局面,刘姓宗室差点被吕后屠戮殆尽,西汉王朝第一次大危机,竟然来自王朝内部。




上图_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这次巨大的危机,是一次血淋淋的教训,接下来的继任者们不敢不引以为戒,因此文景时代,西汉王朝进入了无为而治的时代。都说我国封建王朝最美好的时代是北宋,但在笔者看来,文景时代才是这当之无愧的“最美好”。这一时期,由于皇帝的充分放权,不但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进步,国家达到前所未有的富足,而且文化与人文研究方面,也出现了较大进步。


文景两代帝王之所以推崇无为之治,是因为他们秉承着“只要能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会保证帝位稳定”之原则。但是,这并没有解决为什么皇帝“必须”得姓刘的问题,这就成了汉武帝亲政之后,急需解决的政治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就是这《公羊传》。


上图_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


至于《公羊传》的来历,不难查阅,本文就不用篇幅了。《公羊传》的写作方式需要提一下,它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以《春秋》记载的历史故事为基础,加以主观的诠释而形成的传体经本。《公羊传》强调的是,《春秋》中记录的历史故事,并不是简单的历史记录,而是意在阐释各类大道理,也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我们且不论《公羊传》微言大义的合理与否,但是这种“主观诠释”的方式,似乎就给了解决“皇帝刘姓”问题的突破口。


果然,之后《公羊传》的门人,公孙弘、董仲舒等人,利用《公羊传》的微言大义,很好地解决了“皇帝刘姓”的问题。其中心思想简述之,就是“天道使然”。尤其是在董仲舒完成了他的著作《春秋繁露》问世之后,他极力鼓吹的“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等思想,被汉武帝所推崇,他本人更成为当时名声大噪的哲学大师。


上图_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


谷梁学说的“崛起”


公羊学说之所以会被汉武帝所推崇,是董仲舒等人将将儒家学说宗教化,以各类不切实际的“天意”来解释各类祥瑞、灾异为基础,最终解释了命运天定。进而说明,刘氏之所以会当皇帝,乃是因为刘邦是老天的儿子,是上天特地派遣到人间,代表老天治理天下。通过如此牵强地解释,刘邦乃至刘氏子孙就成了真命天子,成了最应该当皇帝的人。


在现代人看来,这一学说完全是在愚人,但在当时一度被奉为圭臬。


然而,这类愚人学说一方面容易出现溜须拍马之徒,而另一面则最容易出现钻牛角尖的“书呆子”。宣帝时期,书呆子之中的个别人,以“天人合一”祥瑞学说为基础,通过各类灾异现象分析,竟然上书汉宣帝退位让贤。汉宣帝那是以外儒内法治国的实干家,处理这类迂腐大逆不道之人毫不手软,结果就是某些人身首异处。同时宣帝敏锐地觉察到以公羊学说为基础的“天人合一”的危险性。


上图_ 《榖梁传》即《谷梁传》,也被称作《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战国谷梁赤撰的儒家著作


由于公羊学说已经被奉为圭臬,而且成为汉王朝对外宣称的立国根本,因此汉宣帝不会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罢黜这一学说,而是扶持另一学说与之融合,消除人们脑子里不利于皇权的极端思想。在这个背景下《谷梁传》被抬上了台面。


《谷梁传》其实与《公羊传》师承一脉,而且写法上也类似,都采用问答方式,就记载事件展开评论。但是《谷梁传》相比之下,所阐述的思想更加朴实接地气,并不像《公羊传》那般以“微言大义”为借口,天马行空地强加主观意愿之观点。


利用“谷梁学说”冲击一下“公羊学说”,将那些“书呆子们”和虚无缥缈式的学术推崇,适当的往现实世界拉一拉,对于汉宣帝来说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至于说汉宣帝是因为祖父,也就是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推崇“谷梁学说”而受到启发,其实都是不重要的借口。


上图_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 ),原名刘病已,字次卿


为了给“谷梁学说”正身,也为了解决当时学术派别纷争的问题,汉宣帝特地组织召开了西汉时期最著名的文化研讨大会——石渠阁会议。关于这次会议的直接历史文献已经不存在了,只能通过其他典籍的简短记载来加以研究。但可以得知的是,谷梁学说的学者们厚积薄发,辩论中多次压倒公羊学说学者。汉宣帝顺理成章地将“谷梁学说”加入到了五经博士行列之内。


当然,面对谷梁学说的崛起和对自己的冲击,公羊学说人士并没有过多展现“视死如归”式的愤慨,而是很识相地做了妥协。这样既不会得罪皇帝,还能保住自己的“正统”地位和政治利益。这可能就是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的风骨。


上图_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被认可的背后原因


相对于其他两传,我们今天更多学习与接触的是《左传》。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左传》以客观叙述史实为主,但还是具有较强的儒家思想特点。它强调宗法伦理,但并不掺杂主观评论。由于它“借题发挥”的名目较少,很难被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在西汉初期,只有例如太史公这样的史学家才会青睐《左传》,而被当权者排斥在外。


但在西汉末期,《左传》的地位却出现了反转,成为了挑战“公羊学说”的主要武器,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图_ 西汉 匈奴版图


原来,由于西汉学术长期被几个学说流派所占据,形成了一个个的以学术分类的板块团体,这些团体就是学阀。这些学阀大部分带走强烈的儒教特性,不容他人质疑,更不允许创新。而且为了保护政治利益,学阀之间的相互攻击诋毁,以及对其他学术的疯狂打压与排斥,这导致了,整个西汉学术水平照比先秦一落千丈。更重要的是,政治资源长期被学阀霸占,朝堂上下被搞得乌烟瘴气,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对西汉统治表现出失望与不满。


而对这种不满,表现出忧心忡忡并试图改变的代表人物,就是汉哀帝刘欣与宗室刘歆。而刘歆试图击败学阀的“武器”就是《左传》。在刘歆等人的倡导下,以及很多在野学者们对《左传》等“古文经说”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左传》的地位也随之升高。


上图_ 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


汉哀帝纵情声色英年早逝,不值一提。而刘歆本想利用王莽对于“古文经说”的支持而改变西汉的学术风气。但事实却是,刘歆的学术改革行动,最终却成了王莽篡位的“垫脚石”,甚至他本人也不自主地成为了王莽篡位的帮凶。当王莽的新朝政权失败之时,刘歆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


虽然这次对于儒教学阀的冲击以失败告终,但是毕竟是开了一个头。而汉代的学术之争,东汉时期继续上演。





参考资料:


【1】《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郭建龙/著 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


【2】《春秋三传》《汉书》等历史古籍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


历史小知识: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包含了《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作品。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相传此书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了解释孔子的《春秋》所作的书籍,但实际上它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左传》主要记录的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68年之间的事,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以及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简称《公羊传》。其


此书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春秋》,简称《谷梁传》,相传其


《春秋谷梁传》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原本此书只是口头相传,其真实成书时间是在西汉时期。




有句话叫做,读《春秋》必读三传,从汉朝到清朝,为其注解的人不计其数,比如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它们之间有何差别?

《春秋》三传


我们说《春秋》微言大义,言简意深,一字之用,褒贬寓于其中,而大义亦蕴涵于其内,无有评论而


山东 曲阜 孔庙 杏坛


“春秋传”就是为《春秋》作传,也就是对《春秋》进行注释。什么是“春秋三传”?所谓“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穀梁音谷梁,后称谷梁)的合称。此三传,汉代又改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它们和《春秋》一样,都是编年体史书。


其实最初的时候,还不止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两家,但早在汉代即已失传。所以二千多年以来,后世之人只能凭借这三传来研读《春秋》,不过,有这三传也已经够庆幸的了。


《公羊传》,其


曲阜孔子文化园碑林


《谷梁传》原称《穀梁传》,传说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穀梁赤,他将听到的内容记载下来。实际上关于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经存在,但其成书时间却是在西汉。《谷梁传》记载的时间跨度亦与《春秋》一致。它以记录体和对答方式为主来阐释《春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我们现在说到“左传”,通常指的就是这部书。所谓“左氏”,就是左丘明,他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传》记述了鲁国255年的历史,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比《春秋》稍长。


曲阜 尼山夫子洞 孔子出生地


这三者有什么差异之处吗?三传在“事”“义”上的侧重点不同。宋叶梦得说:“左氏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朱熹的说法与叶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左氏史学,事详而理差;公谷经学,理精而事误。”


因左丘明本人是鲁国史官,所以《左传》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春秋》约16000多字,《左传》篇幅是《春秋》的八倍,记人记事的清晰程度较之《春秋》大为改善。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都有重大影响。《古文观止》中选编《左传》18篇。


《左传》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合记言、记事于一体,开以往叙史之先河。


《左传》首创“史”“论”结合的体裁。后世史书中有赞语,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就都是受《左传》论赞体的影响。


孔子与七十二贤塑像


《左传》提倡史官记载史事时必须秉笔直书、据事直陈、实事实录的史家精神,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左传》不光是在史学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光辉典范,在文学方面同样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两个方面都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榜样和楷模。


《左传》语言生动精炼,叙事详细完备,战争描写生动形象,人物描写性格鲜明。


包括《春秋》在内的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叙事文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我们常说汉赋唐文,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包括唐宋八大家等人所写的散文,均堪称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但它们的渊源则远在先秦,《左传》的影响尤为突出。


《春秋》微言大义,晦涩难懂,因此才有为之作注释的“春秋三传”。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历史事件比较模糊,言辞表达文字含义亦与今日有较大差异,是故“三传”本身若无注解,也让后人读不明白。


所以自汉至清,后人对“三传”的注疏也有很多。各家注疏也有差异,若要真正探究清楚《春秋》中孔圣人的微言大义的真相,恐怕还要追根溯源,还要借助于对易礼诗书等经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也只有如此方能登堂入室,一窥其奥妙。


创作辛苦不容易,敬请关注点赞,以示加油鼓励!欢迎讨论交流,有问题有想法欢迎私信。


《左传》最经典的八句话,最好能背下来!

《左传》,是以故事的形式说历史典故的编年体史书,与《谷梁传》、《公羊传》并称“春秋三传”。


书中语录经典、富含哲理与智慧,为儒家重要经典。


其中最经典的八句话,最好能够背下来。




01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译文:最上等的,是以德行立身;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就是创学立说。如此即便是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除和摈弃,这就叫做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中国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尺度,历史上能够达到的人寥寥无几。


值得注意的是,在“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中,“立德”被排在了首位。


天空覆盖江海,是因其无垠;大地孕生万物,是因其广袤;而人能和平丰盛,却是因为厚德。


无论做人做事,应德字为先。只有能力而没有人品的人,最终将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无德而禄,殃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道德而得到的功名利禄,早晚都是祸殃。


要享受福德,先要修好自己的德行。




02


  •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译文:我常听说,忠诚善良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权威可以压制、防止怨恨。


人之相交,重在忠诚和善良。心诚意善,方能消除隔膜和怨憎;如果蛮横跋扈、仗势欺人,单靠权威气盛,非但不能阻止别人对你的怨恨,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秦皇专制残暴,并没有换来万年基业,仅历二世便告灭亡;宋仁宗广开言路,宽和仁政,却政治清明,商业繁盛。更有名臣良相,文采、人物尽显风流。


用到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你心怀善念、诚心待人,自然能遇到诚实良善的朋友;你威权赫赫、颐指气使,只会让人心生怨怼,即便是口里不说,心中也必是厌弃和积怨。


是以,待人以诚,善良为先,其实是为人处世的良策。




03


  •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译文:自律而修身,懂得自省,凡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苛责别人,就能少惹麻烦,甚至免除祸患。


春秋晋献公,原本已经立了申生为太子,却因宠妾之故,有所摇摆。他问大臣里克:“寡人有几个儿子,该立哪一个做继承人好?”


里克避开了话题,退下来后拜见太子申生。太子担忧道:“我恐怕要被废黜了吧?”


里克答:“做儿子的,应该害怕自己没孝顺好父母,而不该害怕不能做储君;当修好私德、努力国事,以此赢得人心,免去祸难。而不要把精力和心神放在废立之事上。”


里克这种安守本心,不患得患失的处世方法,在今天,也是很有借鉴意义。与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为人处世,确实应当先从自身出发,不断修行自己的道德修养;尽心尽责做事,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惟其如此,才能在繁扰的世事中,自勉自救;


在风霜雪雨的人间道,立马昆仑。




04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为人在世,谁能够没有过失呢?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而有过能改,就是大好事。


行走人世间,犯错在所难免。


忠勇如关羽,都会大意失荆州;伟大如拿破仑,尚且会遭遇滑铁卢,更何况你我平凡之辈。


就如同马会失前蹄、老虎会打盹,常在河边走,一定会湿了鞋一样。


其实,能有试错的机会,也未必是一种坏事。其重点在于,犯错后的态度。


如果敢于直面错误,及时修复改正,也算是亡羊补牢的好事;


就怕知错不改,明知故犯,这就是人生大忌了。


长路漫漫、岁月绵绵,愿你我不怕犯错,知错就改;


勇于改过,及时修正偏离的人生航线,一样可以书写出精彩的人生华章。




05


  •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译文:河川大泽,会藏有污水;深山野草中,会藏有瘴气;美玉中,也难免会有瑕疵。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完美无缺。没有什么完美的事,也不存在完美的人。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所谓正反,不过是立场各异、角度不同。我们当懂得接纳、学会兼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泰山能成其大,是因不舍寸土;大海能就其深,则因其不择细流。


生而为人,则要眼光高远、心宽似海。


以辩证的思维看人看事。从平凡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于杂草间发现菖蒲的秀雅。


懂得忽略瑕疵,才能不使明珠蒙尘。




06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安全的时候,也不要忽略危险因素。及早找到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就能避免祸患的发生。


听过一句话说:“不知道有风险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没有安全意识的防范是最差的防范。”


安全和危险,往往都是并存的。


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在安全时,也不忘提高警惕;一时的麻痹大意,却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长久的伤痛。


就如高兴时,也不能忘形一样,要时刻提醒自己,安乐不忘忧患,顺境多思逆流。


所谓上医治未病,说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真正有智慧的高人,往往都懂得这个道理。




07


  • 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译文:贪图安逸和享乐,就如饮毒酒自杀,不可怀念向往。


生活,就是生生不息、龙精虎猛地活。生命的意义也在于创造有效的价值。而沉迷于安乐,消弭的是斗志,荒废的是生命。


其实,人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长,留给我们创造的时光并不多。一场游戏、几杯小酒,醒来已是黄粱一梦。


放纵自己,贪恋安乐窝,不知不觉,就葬送了英雄。


有道是,“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要让安乐窝,成了自己的英雄冢。


生活的美丽,在于每天都有新创造,在于不断变幻的精彩。


而耽于安乐,是对人生不负责的具体表现,无疑于对生命的自戕。


勇敢智慧的灵魂,则敢于突破舒适区,勇于挑战新体验,所创造的人生,自然是华彩满章、卓尔不凡。




08


  • 从善如流,宜哉!

译文:接受正确的意见,采纳善意的规劝,像流水一样迅畅自然。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面对批评和指摘,我们通常习惯于自辩,也会因自以为是而拒谏饰非。


当我们不听良言、一意孤行时,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阻滞,或许还会让我们的人生偏航。


反之,虚心听取批评建议,并乐意采纳好的意见,既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做人的高境界。


正如老子所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要想不被别人批评,就要诚恳地接受别人批评。


等自己的毛病被批评完了,全都改正了,别人也就没有机会再批评你了。


愿我们用从善如流的态度,从这古老的经典中,汲取智慧;用闻过则喜的修养,不断修正我们精彩的人生。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


周末讲坛|解读《春秋》三传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常常为《春秋》的诸多版本而疑惑。实际上,统共4个版本中,《春秋》是母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同为注解之作。《春秋》在形式上虽为鲁国史书,但在古代则被广泛认定为圣人特意制作的经书,所以在“经”这点上先与后三者产生了功能重合。而后三者,《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虽同为解经之作,其间却差别巨大:《左传》以事解经,方使《春秋》可读、可解;同时,《左传》依附《春秋》而作,经文所及之处有所省略,必须参读经文,“经传互为表里”。《公羊传》《谷梁传》二传虽有区别,但同属于以义解经,在内容与方式上,均与《左传》完全不同。


解读《春秋》三传,可谓各有千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晁岳佩,研究领域为经学与史学,主要著作有《春秋三传义例研究》《清代##_FORMAT_LT_##春秋##_FORMAT_GT_##学研究》《经史散论》《春秋三传要义解读》。日前,晁岳佩做客省图书馆大众讲坛,分享他在《春秋》三传研究中的成果与感悟。


《春秋》实为鲁史


晁岳佩介绍道,《春秋》一书,东汉人张晏说全书共18000字,南宋人李焘统计实有16512字,记载着鲁国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年间,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共计1800余条经文,每条多者20余字,少者仅一字,平均每年不足70字。记载如此简略的《春秋》,曾被宋人王安石讥为“断烂朝报”,近人钱玄同说它是“流水账簿”,历代的研究著作却是汗牛充栋,且被公认为是政治理论教科书。关键在于古代学者普遍认为,《春秋》为孔子写作修订,其中含有圣人垂教后世的大义,即圣人教育后人应该遵循的各种原则。


晁岳佩说,细读今本《春秋》,可以看出其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用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编写的鲁国编年史。它以历代鲁君在位时间为序,一年分四时,“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晋杜预语),即每事冠以年时月日。实际上,有些事件没有记日,甚至没有记月。对此,《谷梁传》认为是圣人有意为之,多数含有垂教后世的深意。


第二,处处体现着鲁史特征。其一,记鲁事常称“我”,如“葬我君桓公”“齐人伐我北鄙”“我师败绩”等;其二,外曰“来”,内曰“如”(与“往”同义)。如“祭伯来”“武氏子来求赙”等,又如“公如齐”“公子友如陈,葬原仲”等。一“来”一“如”,明确显示着鲁人与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的交往;其三,鲁君主称“公”,死书“薨”。《春秋》记外诸侯一般用爵称,如齐侯、宋公、郑伯、许男、楚子等;鲁君为侯爵,《春秋》则全部书作“公”。《春秋》记外诸侯去世均书作“某某卒”,记鲁君去世则书作“公薨”,鲜明体现着内外有别;其四,凡有鲁人参加的会盟征伐,《春秋》均书作“公会”或“某某会”,体现着以鲁人为主。


第三,记鲁事有避讳。一是讳耻辱。鲁成公被迫参加了晋景公葬礼,《左传》说:“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鲁国史官没有将此事载入史册;二是讳国君非正常死亡。《春秋》记外诸侯遇害书作“弑”或“杀”;鲁君被害,则仍书作“公薨”,与记正常死亡者同辞;三是讳“奔”曰“孙”。《春秋》记外诸侯国君臣逃亡国外,均书作“奔”或“出奔”;记鲁君及夫人出奔则书作“孙”,似乎是谦逊离职,如“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夫人孙于齐”;四是讳“朝”曰“如”。凡诸侯往见天子或其他国君称作“朝”。《春秋》记外诸侯来鲁均书作“朝”,如“滕侯、薛侯来朝”;记鲁君往见其他国君书作“如”,“公如晋”“公如楚”等,与记其他外出活动同辞。


第四,详内略外。在全部经文中,记载鲁事的内容约占三分之二。《春秋》不记外诸侯即位及其他在国内的活动,不记外诸侯夫人及其子女之事,不记外大夫卒,不记外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不记外诸侯国灾异;记鲁事则多有这些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春秋》应是历代鲁国史官记录下来的档案汇编,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内容真实可信。所谓孔子作《春秋》,应该是他从鲁史档案中选录了这些内容,作为创办私学的教材。“至于孔子选录的标准是什么,是否进行了修改,他对学生作过怎样的讲解,后人都不太清楚。正因如此,三传对《春秋》的解说可以并行于世,无从定其对错。”晁岳佩说。


《左传》至唐代才进入经学殿堂


学术界普遍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中期,其内容在整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用丰富史料说明或补充《春秋》所载人和事。《春秋》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左传》则是后人对历史的追述。


第二,


第三,对《春秋》笔法原则的解释。晋人杜预所归纳的“书”“不书”“先书”“故书”“书曰”“不言”“不称”等所谓孔子“新例”,就是对《春秋》记事、称谓、用字等原则的说明,后人称为“解经语”。“解经语”是《左传》为解《春秋》而作的铁证。


《左氏春秋》在西汉时期一直作为史书在民间流传,而不被认为是解经之作。《史记》叙述春秋史多用其内容,而论及《春秋》之义则皆为《公羊传》。在司马迁心目中,《公羊传》是解经之作,《左氏春秋》则仅是史书,这一点极为明确。


至西汉末年,非常喜欢《左氏春秋》的刘歆,第一次认定《左氏春秋》是为解《春秋》所作,且所解“优于《公》《谷》”。因此,他首次改称《左氏春秋》为《春秋左氏传》,使其上升为经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列,由此形成《左传》之名。同时,刘歆建议朝廷将《左传》“立于学官”,即设立博士官专门讲授,学成的弟子可以被推荐做官。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朝廷创办太学,设立五经博士,《公羊传》和《谷梁传》先后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作,所解为圣人垂教之义,学成者多成为高官。刘歆的建议提出后,遭到由学习今文经进入仕途的政府高官的一致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左传》不传《春秋》”,即《左氏春秋》不属于解说《春秋》的著作,最后未能被“立于学官”。


由于《左传》内容丰富且可读性强,东汉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出现一批著名研究者。贾逵、马融、服虔、许慎、郑玄等学者普遍认为,《左传》是解《春秋》之作,同样含有圣人垂教之义,朝廷应该将其“立于学官”。但因为不能证明《左传》含有区别于《公》《谷》的《春秋》大义,故终东汉一代《左传》仍未能上升为官方学术。


晋杜预著《春秋经传集解》,首次提出“左丘明受经于仲尼”,由此确立《左传》在《春秋》学领域的嫡传地位。唐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正义》,采用《左传》及杜注,标志着《左传》正式进入经学殿堂。


《公羊传》以例解《春秋》


晁岳佩分析道,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徐彦疏引戴宏说,孔子作《春秋》传子夏,子夏传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五传至公羊寿,汉景帝年间,公羊寿与弟子胡子都“书于竹帛”,为《春秋公羊传》。《公羊传》的著述旨趣集中体现在最后一节传文,在解释“《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时所表露的信息。


其中,《公羊传》认为:第一,中国无麟,麟只现身于天下有王之世,而孔子时代却是无王的时代,所以他认为麟是为了自己而现身。麟被普通打柴人捕获,象征着孔子构建王道盛世的理想破灭。孔子很伤感,故决定作《春秋》以寄托自己的王道理想;第二,孔子将《春秋》设计为三个阶段,分别用不同的辞表达不同的政治理念,由此构成完备的王道理论;第三,上述王道理论最适用于拨乱反正,即包含着所有将乱世治理为盛世的理论与方法。孔子希望后世有圣人践行王道理论;第四,后世学者研究《春秋》,就是从中阐释圣人垂教之义,为当代王者提供政治理论。


于是,以孔子作《春秋》为基点,以阐释圣人垂教之义为内容,以为当代王者提供政治理论为目标,构成《春秋》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尽管后世学者对《春秋》的阐释歧说纷纭,且对《公羊传》多有批评,但基本上都认同这个框架。因此说,《公羊传》开创了对《春秋》的经学研究,并且延续了两千年。


晁岳佩说,据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谷梁传》也传自子夏,口耳相传至汉代,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宣帝时“立于学官”。《谷梁传》为了阐释《春秋》含有批评悼公之意,表述了其所理解的几个重要人生阶段:幼年时期,若受到意外伤害,是母亲未尽到看护责任;童年时期没有合适的老师,是父亲未尽到教育责任;有老师,却不能好好学习、树立志向,是自己的责任;成绩优异,且志向远大,却没有获得社会声誉,是朋友未尽到助其宣传的责任;有了声誉,有关部门没有向朝廷推荐,是官员的责任;被推荐之后,王者没有委任职务,是王者的责任。


《谷梁传》此节表述,透露着时代信息。春秋时期,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均为血缘贵族政体(晋国略有区别),公卿大夫基本上由君主的叔、伯、兄、弟或其后裔担任,不存在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孔子创办私学培养官员后备军,对各国体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战国时期的布衣客卿,数量不多,且限于军事谋略和改革方面的人才。秦代重耕战,选拔官员与读书无关。只有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广设学校之后,朝廷始采用“察举”“征辟”的方式选拔官员,才出现了努力读书、朋友相互宣扬、地方官员推荐、朝廷委任官职的人生道路。这样的人生道路是国家选官方式的产物,不可能如此完整地表述于汉武帝之前,且这种选官方式必须在实施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谷梁传》此节表述,很可能形成于汉宣帝时期,也就是其最后的成书时间。


《公羊传》于汉景帝年间“书于竹帛”,自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后得到广泛传播,且受到国家与民间的高度认同。《谷梁传》最终成书于汉宣帝年间,必然与《公羊传》形成参照。既不能过多批评已被广泛接受的《公羊传》,但又必须与其区别开来,否则难以获得官学地位。


通过比较,可见二传有如下异同:第一,二传所释《春秋》之义皆集中于政治理论;第二,解经方法基本相同;第三,虽然二传阐释大义多有相同,但在文字表述上却差别巨大;第四,《公羊传》虽然也偶用时月日例阐释经文,但未成体系;《谷梁传》则多利用《春秋》书时、书月、书日的异同解经,且形成了体系:最重要之事书日,其次书月,再次书时。时月日例是《谷梁传》的解经特色,也是受后世《春秋》学者批评最多的地方;第五,《公羊传》所释《春秋》大复仇、知权行权、讥世卿、母以子贵等大义,隐含有对君主专制的潜在危险性,颇受后人诟病;《谷梁传》中没有了这些惊世骇俗的大义阐释,而是强调《春秋》“尊尊”之义,以迎合现实政治需要。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 昱 通讯员 张海梅 报道)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常常为《春秋》的诸多版本而疑惑。实际上,统共4个版本中,《春秋》是母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同为注解之作。《春秋》在形式上虽为鲁国史书,但在古代则被广泛认定为圣人特意制作的经书,所以在“经”这点上先与后三者产生了功能重合。而后三者,《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虽同为解经之作,其间却差别巨大:《左传》以事解经,方使《春秋》可读、可解;同时,《左传》依附《春秋》而作,经文所及之处有所省略,必须参读经文,“经传互为表里”。《公羊传》《谷梁传》二传虽有区别,但同属于以义解经,在内容与方式上,均与《左传》完全不同。


解读《春秋》三传,可谓各有千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晁岳佩,研究领域为经学与史学,主要著作有《春秋三传义例研究》《清代##_FORMAT_LT_##春秋##_FORMAT_GT_##学研究》《经史散论》《春秋三传要义解读》。日前,晁岳佩做客省图书馆大众讲坛,分享他在《春秋》三传研究中的成果与感悟。


《春秋》实为鲁史


晁岳佩介绍道,《春秋》一书,东汉人张晏说全书共18000字,南宋人李焘统计实有16512字,记载着鲁国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年间,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共计1800余条经文,每条多者20余字,少者仅一字,平均每年不足70字。记载如此简略的《春秋》,曾被宋人王安石讥为“断烂朝报”,近人钱玄同说它是“流水账簿”,历代的研究著作却是汗牛充栋,且被公认为是政治理论教科书。关键在于古代学者普遍认为,《春秋》为孔子写作修订,其中含有圣人垂教后世的大义,即圣人教育后人应该遵循的各种原则。


晁岳佩说,细读今本《春秋》,可以看出其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用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编写的鲁国编年史。它以历代鲁君在位时间为序,一年分四时,“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晋杜预语),即每事冠以年时月日。实际上,有些事件没有记日,甚至没有记月。对此,《谷梁传》认为是圣人有意为之,多数含有垂教后世的深意。


第二,处处体现着鲁史特征。其一,记鲁事常称“我”,如“葬我君桓公”“齐人伐我北鄙”“我师败绩”等;其二,外曰“来”,内曰“如”(与“往”同义)。如“祭伯来”“武氏子来求赙”等,又如“公如齐”“公子友如陈,葬原仲”等。一“来”一“如”,明确显示着鲁人与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的交往;其三,鲁君主称“公”,死书“薨”。《春秋》记外诸侯一般用爵称,如齐侯、宋公、郑伯、许男、楚子等;鲁君为侯爵,《春秋》则全部书作“公”。《春秋》记外诸侯去世均书作“某某卒”,记鲁君去世则书作“公薨”,鲜明体现着内外有别;其四,凡有鲁人参加的会盟征伐,《春秋》均书作“公会”或“某某会”,体现着以鲁人为主。


第三,记鲁事有避讳。一是讳耻辱。鲁成公被迫参加了晋景公葬礼,《左传》说:“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鲁国史官没有将此事载入史册;二是讳国君非正常死亡。《春秋》记外诸侯遇害书作“弑”或“杀”;鲁君被害,则仍书作“公薨”,与记正常死亡者同辞;三是讳“奔”曰“孙”。《春秋》记外诸侯国君臣逃亡国外,均书作“奔”或“出奔”;记鲁君及夫人出奔则书作“孙”,似乎是谦逊离职,如“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夫人孙于齐”;四是讳“朝”曰“如”。凡诸侯往见天子或其他国君称作“朝”。《春秋》记外诸侯来鲁均书作“朝”,如“滕侯、薛侯来朝”;记鲁君往见其他国君书作“如”,“公如晋”“公如楚”等,与记其他外出活动同辞。


第四,详内略外。在全部经文中,记载鲁事的内容约占三分之二。《春秋》不记外诸侯即位及其他在国内的活动,不记外诸侯夫人及其子女之事,不记外大夫卒,不记外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不记外诸侯国灾异;记鲁事则多有这些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春秋》应是历代鲁国史官记录下来的档案汇编,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内容真实可信。所谓孔子作《春秋》,应该是他从鲁史档案中选录了这些内容,作为创办私学的教材。“至于孔子选录的标准是什么,是否进行了修改,他对学生作过怎样的讲解,后人都不太清楚。正因如此,三传对《春秋》的解说可以并行于世,无从定其对错。”晁岳佩说。


《左传》至唐代才进入经学殿堂


学术界普遍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中期,其内容在整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用丰富史料说明或补充《春秋》所载人和事。《春秋》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左传》则是后人对历史的追述。


第二,


第三,对《春秋》笔法原则的解释。晋人杜预所归纳的“书”“不书”“先书”“故书”“书曰”“不言”“不称”等所谓孔子“新例”,就是对《春秋》记事、称谓、用字等原则的说明,后人称为“解经语”。“解经语”是《左传》为解《春秋》而作的铁证。


《左氏春秋》在西汉时期一直作为史书在民间流传,而不被认为是解经之作。《史记》叙述春秋史多用其内容,而论及《春秋》之义则皆为《公羊传》。在司马迁心目中,《公羊传》是解经之作,《左氏春秋》则仅是史书,这一点极为明确。


至西汉末年,非常喜欢《左氏春秋》的刘歆,第一次认定《左氏春秋》是为解《春秋》所作,且所解“优于《公》《谷》”。因此,他首次改称《左氏春秋》为《春秋左氏传》,使其上升为经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列,由此形成《左传》之名。同时,刘歆建议朝廷将《左传》“立于学官”,即设立博士官专门讲授,学成的弟子可以被推荐做官。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朝廷创办太学,设立五经博士,《公羊传》和《谷梁传》先后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作,所解为圣人垂教之义,学成者多成为高官。刘歆的建议提出后,遭到由学习今文经进入仕途的政府高官的一致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左传》不传《春秋》”,即《左氏春秋》不属于解说《春秋》的著作,最后未能被“立于学官”。


由于《左传》内容丰富且可读性强,东汉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出现一批著名研究者。贾逵、马融、服虔、许慎、郑玄等学者普遍认为,《左传》是解《春秋》之作,同样含有圣人垂教之义,朝廷应该将其“立于学官”。但因为不能证明《左传》含有区别于《公》《谷》的《春秋》大义,故终东汉一代《左传》仍未能上升为官方学术。


晋杜预著《春秋经传集解》,首次提出“左丘明受经于仲尼”,由此确立《左传》在《春秋》学领域的嫡传地位。唐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正义》,采用《左传》及杜注,标志着《左传》正式进入经学殿堂。


《公羊传》以例解《春秋》


晁岳佩分析道,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徐彦疏引戴宏说,孔子作《春秋》传子夏,子夏传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五传至公羊寿,汉景帝年间,公羊寿与弟子胡子都“书于竹帛”,为《春秋公羊传》。《公羊传》的著述旨趣集中体现在最后一节传文,在解释“《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时所表露的信息。


其中,《公羊传》认为:第一,中国无麟,麟只现身于天下有王之世,而孔子时代却是无王的时代,所以他认为麟是为了自己而现身。麟被普通打柴人捕获,象征着孔子构建王道盛世的理想破灭。孔子很伤感,故决定作《春秋》以寄托自己的王道理想;第二,孔子将《春秋》设计为三个阶段,分别用不同的辞表达不同的政治理念,由此构成完备的王道理论;第三,上述王道理论最适用于拨乱反正,即包含着所有将乱世治理为盛世的理论与方法。孔子希望后世有圣人践行王道理论;第四,后世学者研究《春秋》,就是从中阐释圣人垂教之义,为当代王者提供政治理论。


于是,以孔子作《春秋》为基点,以阐释圣人垂教之义为内容,以为当代王者提供政治理论为目标,构成《春秋》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尽管后世学者对《春秋》的阐释歧说纷纭,且对《公羊传》多有批评,但基本上都认同这个框架。因此说,《公羊传》开创了对《春秋》的经学研究,并且延续了两千年。


晁岳佩说,据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谷梁传》也传自子夏,口耳相传至汉代,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宣帝时“立于学官”。《谷梁传》为了阐释《春秋》含有批评悼公之意,表述了其所理解的几个重要人生阶段:幼年时期,若受到意外伤害,是母亲未尽到看护责任;童年时期没有合适的老师,是父亲未尽到教育责任;有老师,却不能好好学习、树立志向,是自己的责任;成绩优异,且志向远大,却没有获得社会声誉,是朋友未尽到助其宣传的责任;有了声誉,有关部门没有向朝廷推荐,是官员的责任;被推荐之后,王者没有委任职务,是王者的责任。


《谷梁传》此节表述,透露着时代信息。春秋时期,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均为血缘贵族政体(晋国略有区别),公卿大夫基本上由君主的叔、伯、兄、弟或其后裔担任,不存在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孔子创办私学培养官员后备军,对各国体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战国时期的布衣客卿,数量不多,且限于军事谋略和改革方面的人才。秦代重耕战,选拔官员与读书无关。只有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广设学校之后,朝廷始采用“察举”“征辟”的方式选拔官员,才出现了努力读书、朋友相互宣扬、地方官员推荐、朝廷委任官职的人生道路。这样的人生道路是国家选官方式的产物,不可能如此完整地表述于汉武帝之前,且这种选官方式必须在实施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谷梁传》此节表述,很可能形成于汉宣帝时期,也就是其最后的成书时间。


《公羊传》于汉景帝年间“书于竹帛”,自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后得到广泛传播,且受到国家与民间的高度认同。《谷梁传》最终成书于汉宣帝年间,必然与《公羊传》形成参照。既不能过多批评已被广泛接受的《公羊传》,但又必须与其区别开来,否则难以获得官学地位。


通过比较,可见二传有如下异同:第一,二传所释《春秋》之义皆集中于政治理论;第二,解经方法基本相同;第三,虽然二传阐释大义多有相同,但在文字表述上却差别巨大;第四,《公羊传》虽然也偶用时月日例阐释经文,但未成体系;《谷梁传》则多利用《春秋》书时、书月、书日的异同解经,且形成了体系:最重要之事书日,其次书月,再次书时。时月日例是《谷梁传》的解经特色,也是受后世《春秋》学者批评最多的地方;第五,《公羊传》所释《春秋》大复仇、知权行权、讥世卿、母以子贵等大义,隐含有对君主专制的潜在危险性,颇受后人诟病;《谷梁传》中没有了这些惊世骇俗的大义阐释,而是强调《春秋》“尊尊”之义,以迎合现实政治需要。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 昱 通讯员 张海梅 报道)


:
【本文标题和链接】春秋三传是哪三传按照流传广度(春秋三传是哪三传作者) http://www.hzhe123.cn//n/159939.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