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股票退市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吗?(科创板出现首批退市公司)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2 13:23:17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科创板股票退市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吗?(科创板出现首批退市公司),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15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文章目录:

为什么有些股票退市没有整理期呢

#4月财经新势力#


上交所的退市整理期股票一般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深交所的退市整理期股票一般在简称后冠以退标识。被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处于退市整理期尚未摘牌的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但是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的股票被强制退市之后,居然没有退市整理期,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有些股票退市没有整理期呢?


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的股票。根据沪深交易所(含主板、科创板、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因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和主动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目前沪深两市处于退市整理期的股票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但科创板不进入风险警示板。


沪深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在退市整理期内全天停牌的,停牌期间不计入退市整理期,但停牌天数累计不得超过5个交易日。


退市整理期期间,证券代码保持不变,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其余交易日创业板和科创板涨跌幅限制为20%、主板涨跌幅限制为10%,但A股前收盘价格低于或等于0.05元人民币的,其涨跌幅限制为0.01元人民币,B股前收盘价格低于或等于0.005美元的,其涨跌幅限制为0.001美元。


沪深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一般会在摘牌之日起的45个交易日内进入老三板交易,投资者开通老三板权限及办理确权后在老三板进行转让。具体转让时间需以公告为准。


股票退市之前都是会有公告的,投资者应该在其退市之前及时的卖掉,若是在退市之前没有卖掉,就去老三板卖掉,毕竟这类公司重新上市成功的概率非常小。


多家券商密集行动!向客户修订风险揭示书,科创板股退市有新规,参与交易需高度重视这三条

财联社(深圳,记者 覃泽俊)讯,退市新规发布1个月后,券商陆续启动科创板交易风险揭示业务,向客户发布修订后的风险揭示书。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券商已根据上交所必备条款,修订了科创板风险揭示书,退市条款是其中重要内容。目前,包括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中金财富证券、光大证券、上海证券、长江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融证券等多家券商均已更新了相应条款。


修订后的风险揭示书是否需要客户重签?有证券公司相关人士答复称,这只是协议更新后,向客户进行相应提示,目前暂没有接到重签的通知。


记者了解到,有些中小券商推进较慢,据华东一家中小型券商人士透露,有些券商在此类更新上速度较慢,但也会在监管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更新,不会影响客户交易。


最新修订的退市新规在上年底由沪深交易所分别公布。多个研究观点均指出,退市新规的出台有助于促进A股“新陈代谢”,降低投资者的选股难度,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多家券商增加科创板退市风险揭示


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近期通过短信、APP弹出等方式提示客户,或在官网业务动态板块更新了针对科创板、创业板客户的风险揭示。


在各券商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业务客户风险揭示书最新风险揭示书》中都有提到重要三项内容,参与科创板交易需高度重视。


第一,根据最新相关规则,科创板股票可能因触及退市情形被终止上市,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科创板股票,存在投资者当日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累计买入的单只股票数量不超过50万股的限制。


第二,因触及交易类情形被终止上市的科创板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上交所自上市公司公告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对其予以摘牌。


第三,科创板股票因触及重大违法类、财务类或者规范类情形被终止上市的,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15个交易日且首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上交所于该期限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对其予以摘牌。


各家券商同时要求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科创板退市制度及相关规定,密切关注科创板股票退市相关风险,及时从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媒体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退市新规严监管与简程序并行


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多项配套规则(合称“退市新规”)。


退市新规在最近一轮修订中体现了严监管与简化程序并行的思路。上交所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前期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中,科创板秉承严格实施退市制度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现有退市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包含重大违法类、交易类、财务类和规范类四类指标的退市指标体系,以组合财务类指标取代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增加市值持续低于规定标准的交易类退市指标;简化了退市环节,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程序,对应当退市的企业直接终止上市;针对个别企业可能通过不具备商业实质的交易规避退市的情形,明确了营业收入扣除事项。


在现有退市制度基础上,《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修订进一步完善退市指标,优化退市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退市指标方面,强化财务类指标交叉适用,优化营业收入扣除机制,增设重大财务造假退市量化指标,新增半数以上董事无法对年报或者半年报保真的规范类指标,以严格出清主业“空心化”公司,严厉打击财务造假,严肃市场纪律,进一步发挥退市制度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制度功能。


二是退市程序方面,明确因交易类退市情形终止上市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并将其他情形退市整理期期限由30个交易日缩短至15个交易日,进一步简化退市流程,同时放开退市整理期首日涨跌幅限制。


此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仍然按照科创板股票交易机制进行交易,但增设投资者当日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累计买入数量不超过50万股的限制。


退市常态化时机成熟


A股退市公司数量近年来逐步提高,2020年共有16家公司退市,较2019年增加了6家。


2020年A股IPO加速明显,2020年IPO数量达396家,同比大增95.1%。在此推动下,2020年末,A股上市公司总数升至4139家,同比增长超过10%,显著高于2005-2019年的复合增速7.5%。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资本市场的阐述中强调,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但在2021年开年,这一增速有明显下降之势。


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均完成注册制发行的条件下,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建设尤为紧迫。


山西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退市率(当年退市公司数量/截止当年年底上市公司总数)仍然较低,仅为0.39%左右,相较纳斯达克和纽交所7%左右的退市率仍然较低,与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在近期研究中表示,以(全部个股涨幅标准差/全部个股涨幅均值)代表个股涨幅的离散度,发现本轮牛市中个股分化日益严重,2020年个股的离散度上升至3.9。因此,绩差股得不到退市,加大了投资者的选股难度,投资者整体收益也就得不到保障。“退市新规”的出台有助于促进A股“新陈代谢”,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A股退市常态化初显,首批无整理期股票被摘牌

退市作为2021年资本市场重点改革方向之一,在退市新规之下已呈现出新特征。3月22日,A股市场出现首批没有退市整理期的股票直接被摘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称,退市常态化有两个特点,一是退市数量增加,退市时间不再是集中于年报披露期,而是常年化;二是“1元退市”标准将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退市标准。


*ST宜生、*ST成城便是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而被直接摘牌,退出A股市场。这是退市新规实施后首批触及“1元退市”标准的公司,也是首批取消退市整理期的公司。


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6家公司退市。还有一些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已在退市的路上。


“2021年应该是一个退市大年,或者是退市新周期的元年。”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对第一财经称。


对于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的改革方向,据第一财经了解,未来退市刚性将会进一步增强,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提高重组、重整退出的比例;此外,还将配套做好先行赔付、责令回购、集体诉讼等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落地,力求既要“退得下”,也要“退得稳”。


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成改革重点


有进有退,流水不腐。注册制在科创板、创业板平稳实行,并即将在全市场推开,与之相匹配的完善退市机制上升至重要改革方向。已出台的退市新规也正在奏效,呈现出新特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第一财经注意到,这是八年来完善退市机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之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表示,这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如今已被高度重视。由此可以预见,完善退市机制仍将是2021年一项重点改革。


自1999年《证券法》初步确立退市制度框架以来,证监会先后进行了4次退市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退市规则体系。


2020年12月31日,全市场新一轮的退市新规正式出台。退市标准上,用组合类财务指标替代单一财务指标,将“面值退市”指标改为“1元退市”指标,新增市值指标、新增造假金额加造假比例的量化指标等;同时简化了退市流程,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将退市整理期缩短为15个交易日,同时取消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设置。


在董登新看来,“1元退市”标准将会在退市制度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投资者认为一家公司是无主业的空壳公司或是僵尸企业的话,就会毫不留情地“用脚投票”,让它及早进入退市通道,这应该是新退市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常态化。


“退市制度的有效实施,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的到位,尤其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让上市公司不敢财务造假,也不敢轻易信披违规,从而让投资者获得最准确的、及时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投资决策。”董登新认为,退市制度与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相互配套,将发挥极强的法律威慑性。


付立春对第一财经称,在退市制度改革的框架之下,退市制度的执行会更加严格,退市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未来退市刚性将增强


退市新规奏效,退市改革继续攻坚。在此背景之下,A股市场的退市生态发生较大变化。


3月22日,*ST宜生、*ST成城因“1元退市”被摘牌,这让部分投资者惊呼为何账户相关股票直接清零了,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其实,在3月15日,*ST宜生、*ST成城均发布了关于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两家公司分别在1月19日至2月22日期间、1月21日至2月24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触及“1元退市”情形。


按照退市新规,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根据上述两家公司公告,交易所在3月15日后的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不少投资者对股票的去向有所疑惑。*ST宜生、*ST成城也公告称,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股票挂牌业务指南》,预计公司股票将在上交所公告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45个工作日,开始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


对于投资者面对突如其来的退市不知所措的情况,付立春认为,投资者应该及时关注所持股的上市公司动态,面对垃圾股不能再延续以前的惯性思维,寄希望于公司重组或者利用其他手段起死回生,以博弈资本溢价,这些都已经不太现实,需要特别注意退市的风险。


“新退市制度的全市场覆盖,意味着退市的周期更短、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那么游资已经没有了炒作的空间,投资者用脚投票更加积极主动。”董登新表示。


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6家公司退市,分别是营口港、退市刚泰、退市金钰、*ST航通、*ST宜生和*ST成城,其中,营口港因为合并退市,*ST通航因为连续3年亏损退市,其他4家公司均因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


除了已经退市的股票外,还有些股票在待退市的路上,比如*ST秋林和*ST工新因净资产为负进入退市整理期。


在董登新看来,目前是退市制度发挥威力的初显期,“相信在未来两年,每年的退市公司数量可以达到30家到50家,这是我们将来退市机制常态化的一个状态”。


付立春也预计,未来A股市场退市的数量有可能达到一年百位数,因为按照上市IPO的数量以及国际成熟市场IPO退市的比例来说,一年达到百位数不是问题。


那么上市公司退市之后,投资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董登新认为,对于那些因违规违法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投资者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通过代表人诉讼进行民事索赔。


退市作为2021年资本市场重点改革方向之一,在退市新规之下已呈现出新特征。3月22日,A股市场出现首批没有退市整理期的股票直接被摘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称,退市常态化有两个特点,一是退市数量增加,退市时间不再是集中于年报披露期,而是常年化;二是“1元退市”标准将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退市标准。


*ST宜生、*ST成城便是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而被直接摘牌,退出A股市场。这是退市新规实施后首批触及“1元退市”标准的公司,也是首批取消退市整理期的公司。


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6家公司退市。还有一些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已在退市的路上。


“2021年应该是一个退市大年,或者是退市新周期的元年。”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对第一财经称。


对于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的改革方向,据第一财经了解,未来退市刚性将会进一步增强,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提高重组、重整退出的比例;此外,还将配套做好先行赔付、责令回购、集体诉讼等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落地,力求既要“退得下”,也要“退得稳”。


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成改革重点


有进有退,流水不腐。注册制在科创板、创业板平稳实行,并即将在全市场推开,与之相匹配的完善退市机制上升至重要改革方向。已出台的退市新规也正在奏效,呈现出新特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第一财经注意到,这是八年来完善退市机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之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表示,这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如今已被高度重视。由此可以预见,完善退市机制仍将是2021年一项重点改革。


自1999年《证券法》初步确立退市制度框架以来,证监会先后进行了4次退市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退市规则体系。


2020年12月31日,全市场新一轮的退市新规正式出台。退市标准上,用组合类财务指标替代单一财务指标,将“面值退市”指标改为“1元退市”指标,新增市值指标、新增造假金额加造假比例的量化指标等;同时简化了退市流程,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将退市整理期缩短为15个交易日,同时取消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设置。


在董登新看来,“1元退市”标准将会在退市制度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投资者认为一家公司是无主业的空壳公司或是僵尸企业的话,就会毫不留情地“用脚投票”,让它及早进入退市通道,这应该是新退市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常态化。


“退市制度的有效实施,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的到位,尤其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让上市公司不敢财务造假,也不敢轻易信披违规,从而让投资者获得最准确的、及时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投资决策。”董登新认为,退市制度与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相互配套,将发挥极强的法律威慑性。


付立春对第一财经称,在退市制度改革的框架之下,退市制度的执行会更加严格,退市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未来退市刚性将增强


退市新规奏效,退市改革继续攻坚。在此背景之下,A股市场的退市生态发生较大变化。


3月22日,*ST宜生、*ST成城因“1元退市”被摘牌,这让部分投资者惊呼为何账户相关股票直接清零了,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其实,在3月15日,*ST宜生、*ST成城均发布了关于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两家公司分别在1月19日至2月22日期间、1月21日至2月24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触及“1元退市”情形。


按照退市新规,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根据上述两家公司公告,交易所在3月15日后的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不少投资者对股票的去向有所疑惑。*ST宜生、*ST成城也公告称,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股票挂牌业务指南》,预计公司股票将在上交所公告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45个工作日,开始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


对于投资者面对突如其来的退市不知所措的情况,付立春认为,投资者应该及时关注所持股的上市公司动态,面对垃圾股不能再延续以前的惯性思维,寄希望于公司重组或者利用其他手段起死回生,以博弈资本溢价,这些都已经不太现实,需要特别注意退市的风险。


“新退市制度的全市场覆盖,意味着退市的周期更短、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那么游资已经没有了炒作的空间,投资者用脚投票更加积极主动。”董登新表示。


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6家公司退市,分别是营口港、退市刚泰、退市金钰、*ST航通、*ST宜生和*ST成城,其中,营口港因为合并退市,*ST通航因为连续3年亏损退市,其他4家公司均因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


除了已经退市的股票外,还有些股票在待退市的路上,比如*ST秋林和*ST工新因净资产为负进入退市整理期。


在董登新看来,目前是退市制度发挥威力的初显期,“相信在未来两年,每年的退市公司数量可以达到30家到50家,这是我们将来退市机制常态化的一个状态”。


付立春也预计,未来A股市场退市的数量有可能达到一年百位数,因为按照上市IPO的数量以及国际成熟市场IPO退市的比例来说,一年达到百位数不是问题。


那么上市公司退市之后,投资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董登新认为,对于那些因违规违法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投资者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通过代表人诉讼进行民事索赔。


【本文标题和链接】科创板股票退市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吗?(科创板出现首批退市公司) http://www.hzhe123.cn//n/160851.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