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有哪些传说和故事(甘肃的古代的故事有哪些)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2-20 05:14:02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甘肃有哪些传说和故事(甘肃的古代的故事有哪些),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37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李商隐曾客居泾州城,写下这些千古绝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微游甘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甘肃的古代的故事有哪些1

中国文学史上,大作家、大诗人不少,尤其唐宋时期,文学的天空更是灿如星河,无与伦比。人们最为熟悉的诗人,最为耀眼的当属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下来就是晚唐时期的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或李温(李商隐、温庭筠)了。随着“五四运动”以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行与中国现代诗的兴起,诗歌界认为中国没有朦胧诗。后来随着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普遍认为李商隐正是中国朦胧诗的鼻祖。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无题”诗,就是朦胧诗。古人的“无题”诗代表非李商隐莫属,他的无题诗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了16首。李商隐给泾川(唐代叫泾州)主要写了5首有代表性的诗歌。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你可以直接理解为爱情诗,他是写给挚爱的妻子王晏媄的。读这首著名的诗歌,更让我想起故乡泾川县,历史上曾经设州置府的神奇地方,也是西王母文化发扬光大的地方。这首诗中写的青鸟,就是西王母身边的护卫。

泾川县已经考古发现的太平镇大岭上旧石器遗址证明60万年已经有人类在境内生存;泾明乡牛家沟发现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证明5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泾河岸边生活。忘不了宫山的晓钟,大云寺的佛塔,北魏石窟艺术的灿烂……泾川遍地是文化的遗存,举手投足可以和远古接轨,轻车熟路就可以拜谒瑶池。王母宫山是陇上东部第一名山。林木繁盛,遮天敝日,春天桃红杏白,迎春花开,紫荆缠绕是您踏春的最好选择;夏日凉荫遮暑,是您休闲消暑、邀朋携友,谈情说爱的最好去处;秋深雾锁山尖,雨洒苍松,冬寒雪景玲珑,宛如仙境再现,宫山含笑迎嘉宾,王母情深佑人间。这里不愧是西王母降生地,难怪周穆王、汉武帝都亲临瑶池,拜谒王母。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客居当年泾州城,成为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乘龙快婿时,写下了千古绝唱:《安定城楼》和《瑶池》。在泾州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幸福快乐美好的三年时光。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这首诗的大意是:

何以解忧?雄城延绵,我独自登上高峻的安定城楼,

看绿柳繁枝飘飘,西北风暖,春色充满远处的水洲。

我如同贾谊年青有壮志,可怀才难遇只能白白泪流,

我如同王粲无奈离故乡,我比他飘泊更远也更悲愁。

一直渴望功成名就后、白发苍苍时,安然归隐江湖,

一直渴望造福社会后,一叶扁舟游四方,品诗饮酒。

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

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洁的凤凰抢它的腐鼠,好不知羞!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诗人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便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安定城,故址在现今泾川县以北,是唐代泾源节度使的治所。在持续于中晚唐历史上达数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曾经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人物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而王茂元却偏被人们看成是李党人物。因此,这一年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时,便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之下,回到泾源节度史府所在地泾州。当时正是春风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泾州古城头——安定城楼,纵目远眺,看到朝政的混乱,腐败势力的横行,有理想和才干的人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心中不禁生起了哀国忧时和自伤身世的无穷感触,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题为《安定城楼》的七律。

登高远眺的题材,在古代诗篇中是常见的。登高远眺,可以让人游目骋怀,也会引起苍茫百感。描写这类题材的诗作,由于诗人视野辽阔,气势苍茫,往往形成一种雄浑的境界;但细细分析,却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如杜甫的《登楼》、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咸阳城西楼万眺》等。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却无疑是别具一格的登临远眺的佳作。

一上高楼,百感丛生。忧虑以外,还有愤慨;同情古人以外,还有对理想的向往。这首诗的感情和它的表达方式,比起一般以登临为题材的诗来,似乎更为多样。既有杜甫的深沉,又有柳宗元的愤懑和雄浑的忧郁。从风格来说,既清新流畅,又沉郁含蓄;既显示了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兴的特长,也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才高气盛,耿介性格和坦荡胸襟,从而塑造了惊世绝俗、胸怀大志的诗人形象。这首诗可以说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同他的另一些以“无题”为题、情韵优美的爱情诗的风格比,是很不相同的。李商隐曾主张诗人不应“偏巧”,而应该是“兼才”,具备多种艺术特长。这首诗的风格特点说明,诗人对自己的主张是有所实践的。

诗人不用开门见山的直说方式,而是通过历史上两个不得志的文人的不幸遭遇来借喻自己。贾生指前汉的贾谊。他年青时曾给汉文帝上过《陈政事疏》,指出当时朝政的失策“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并提出了巩固中央政权的建议。但终因朝臣反对,不被采纳,落得个“虚垂涕”,也就是空垂泪的结果。王粲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登楼赋》的作者。青年时代就因避乱而奔走四方,并曾依附过刘表,也是个怀才未展的人物。李商隐在自己落弟时远游之际,同这两位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是很自然的。当诗人的忧愤情怀通过即景抒情和借历史人物以托喻自己的抒写以后,第三联的章法突然改变了。

诗人用了直接、明朗的诗句抒发怀抱,从而深化了那种忧愤之情。“永忆”,是说常常想念,一贯向往。“江湖”是指离开朝廷归隐的地方。“扁舟”就是小舟。这里暗用了春秋时代越国大夫范蠡功成后“乘扁舟游五湖”的典故。这一联说明,功成身退不仅是李商隐当时的思想,而且是他生平一贯的愿望。不过李商隐所向往的隐退,必须是在等到自己旋转了乾坤,澄清了当前国家的混乱局面以后,也就是等到唐王朝中兴之时,这才是白发苍苍的诗人功成身退之日。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在封建社会诗人的作品中是常见的,反映了“隐居”和“入世”矛盾,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和佛、道思想的矛盾。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像李商隐这样既富有高度概括力,又善于铸造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诗句却不多。

这一联的特点是:不空谈伟大的政治抱负,而是渲染出旋转乾坤的雄伟气魄;不泛写功成身退,而是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江上一叶扁舟,舟中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诗人。尤其难得的是,诗人在这两句诗中真正把理想与诗意融成一体了。“永忆”与“欲回”,一前一后,表现了上下衔接、互为对仗和前后转折的关系。作者先点名的固然是归隐江湖,但紧接着却附加了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归隐之时,必须是回转天地之后。这样就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诗人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既要扭转乾坤,但并不贪恋禄位。据说王安石素来喜爱李商隐的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警句,正是他最喜欢吟诵的佳句之一。因为这两句诗通过错综巧妙的句式,有力地把回转天地的慷慨豪迈的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样截然不同的风格统一了起来,把辽阔无边的“天地”和小如一叶的“扁舟”加以对比,组织成为一联。

结尾一联,诗人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也是对当时排斥他的一些鬼蜮小人的当头棒喝。这一联既是他等临时的自负和抑郁的情怀的深化,也是他通过登临纵目而书写的崇高理想的小结。不过,这一联所包含的感情又和前面三联不同。不像第一联的壮阔、第二联的感伤和第三联的坚定,前三联都从自己的感慨和抱负方面作正面抒写。而这一联却陡然转为对反面现象的尖锐讽刺,在讽刺中又隐藏着嬉笑怒骂的情调。

这里诗人用了《庄子·秋水》篇的一个典故。故事是这样的:惠施在楚国做宰相。当庄子去看他时,他听信谣传,说庄子要抢夺他的相位;三天三夜,在国中大事搜索。结果倒是庄子自动找上门来了。对他讲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寓言,表明他绝不留恋这区区宰相的禄位,而有他自己的忧时爱国的高情远志。寓言说,有一只鹓雏,也就是凤凰万里翱翔,一路歇宿,非得挑选清高的梧桐树不可,品格崇高。当它飞过猫头鹰所在的上空时,猫头鹰正好抓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怀疑鹓雏要来抢食,就冲着它发出“吓”的怒叫声。

这里,庄子显然是在说:猫头鹰先生们!我不屑于个人利禄的襟怀,难道你们竟一点也不知道吗?却硬把腐鼠当成好滋味,并且还一直以为我同你们一样对它贪恋,想要同你们分享呢,这真是多么可笑啊!李商隐的诗以这个寓言故事结尾,真是太妙了。这是全篇愤慨的彻底爆发。诗人用自己的崇高襟怀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卑鄙心理所作的泾渭分明的对比,狠狠地鞭挞了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又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升华,手法可谓高妙!

李商隐的著名研究者清人朱鹤龄引用前人的话,概括出李诗的特点为:“沉博绝丽”。“绝丽”,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并不突出,但是“沉博”却很显著。“沉”,是深沉的沉,说明用意的深微细致;“博”,是“博大”的博,说明文辞的丰富多彩。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确具备了“沉博”的特色。表面看来,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个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思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这里,有青年诗人的自白,也有对那些猜忌自己的朋党势力的鞭挞;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思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

总的来说,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抒发这些思想感情和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把历史人物和诗人当前处境联系起来了,把自己的用世决心和隐居归宿结合起来了,同时又把自己视禄位如“腐鼠”与小人们视禄位如珍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加以对比。吟诵这首诗,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一上高楼、百感丛生的形象和古永定郡的百尺城楼、柳外汀洲的莽苍春景,它们溶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显得高而且远,既深沉,又飘逸。

其中《瑶池》诗最耐人寻味,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晚唐迷信神仙之风极盛,最高统治者尤最,好几个皇帝因服丹药妄求长生而丧命。这首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构思巧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唐文宗开成三年暮春,李商隐到京城应试落第,返程途经甘肃的回中,遇雨住在旅馆内,看到院中牡丹刚刚吐蕊,就因一阵风雨而落。于是,他借牡丹感慨身世,写下《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诗的大意是:当年我曾在京城赏花,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今日途中忽遇牡丹,花儿被雨打落实在可惜。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开头就撇开牡丹先写榴花,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嘲笑它,岂知花早开者必早落。第三句写花含雨,第四句写雨打花,皆为希望成空之意。而牡丹因雨而败,一春生气皆被荡涤,这多像人事的变化啊!诗的结尾笔锋一转,说牡丹虽落尽花叶,但回想其雨中粉态,仍觉清新动人。这种感受非常复杂,一腔惆怅之情,就像暮春细雨。

作者手记:

泾川县十分重视李商隐文化名片的打造,泾川一中、王母宫景区分别建有李商隐纪念馆、李商隐故居。县上在中长期旅游规划上也已经把复建安定城楼写入工作计划。县文联计划尽快成立李商隐研究会,借助李商隐诗歌艺术的魅力,带动泾川县的文学艺术创作,争取在泾川县设立李商隐诗歌艺术节,把诗歌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来源|凤凰网甘肃

甘肃的古代的故事有哪些2

文案丨奔流新闻记者 卢伟山 张海龙

手绘丨奔流新闻首席插画师 李雨桐 插画师 陈雅楠 刘露露 杜心雨

甘肃的古代的故事有哪些3

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曾有过各自的古史传说时代。中国的神话传说时代,更是英雄辈出,丰富多彩。在黄河流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伏羲演绎八卦和黄帝统一华夏的传说故事。

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伏羲率领部落从黄河上游的甘肃天水辗转至山西南部,又迁徙到河南孟津一带。一天,伏羲如惯常一样来到黄河岸边,突然眼前出现一幅美妙的幻境:一只奇异的怪兽凌波而来,龙背马身,肋生双翼,背负以数阵排列的黑点白点图案。伏羲惊诧之际,仔细审视“龙马”

背上的数点图案:二七居上,一六居下,三八为左,四九为右,五十居中,奇数点为虚,偶数者为实。伏羲用一片大树叶,将图案描摹下来。谁知刚画完,那“龙马”便大吼一声腾空而起,不见了踪影。

从那之后,伏羲整天对着那片树叶上的图案凝神端详,百思不得其解。又一日,他到池边投喂猎获的白龟,盯着白龟的甲盖出神,发现龟盖上的花纹数列有序,中间5块,周围8块,外圈12块,最外圈24块。从眼前的龟甲花纹,伏羲联想到几天前龙马负图的情景,心中倏地升起一道亮光,一种原始灵感油然产生:一阴一阳,阴阳相抱,方圆相藏,相互为用,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不正是如此吗?

于是,在河图和龟纹的启迪下,伏羲以实线作阳,虚线作阴,三个为一组排列组合,演绎出八种图案,这就是著名的原始“八卦图”。“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一个重大的中华古老哲学思想在黄河岸边诞生了!

中国后世文献对这个上古神话传说多有记载,说伏羲利用八卦推演占卜天体星象、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指导人们进行生产生活,解释规范人伦秩序,开启了人类对大自然规律的认知。还说他创造了最早的文字,结束了原始社会“结绳记事”时代,教人们编织渔网,提高渔猎技术,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将乐曲歌谣带入部落族群的精神生活,等等。因此,伏羲被后世尊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与“河出图”紧密相关的另一个生动故事是“洛出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洛阳境内黄河支流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龟,龟背驮着一部“洛书”,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3个数字,相加之和都等于15,十分奇妙。大禹依此原理治理洪水取得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

古籍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指这两个中国神话传说。河图洛书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中外学者经过长期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对于中华文化发展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河流域的另一位中华人文始祖是黄帝。

相传,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出生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氏族。居轩辕之丘,因此号称“轩辕氏”。黄帝20岁时继承有熊部落首领之位。他教导百姓播种五谷,造舟车,有许多发明和制作,使本部落势力迅速发展壮大。

黄帝即位时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黄帝以军事武力东征西讨,南北转战,统占了黄河中游两岸地区。当时黄帝居中原一带,炎帝居太行山以西,蚩尤居东方,为九黎族首领,形成三方鼎立局面。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败走,向黄帝求助。黄帝率部与蚩尤苦战三年,九场恶仗未能获胜。最后,黄帝集结各部落在河北涿鹿与蚩尤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决战,经过惨烈的战斗,终于擒杀蚩尤,获得最后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随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这一时期,经历三次大变革、大震荡,部落林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各部落相互融合与同化,形成中原部落大联盟,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国家基础。

天下大定之后,黄帝划野分疆,制定职官制度,建立古国体制。推算和制定历法,创医学,制音律,生产力由量变达到质变,原始农业发展出现空前繁荣。从此,中国古代文明的曙光,由中原大地依稀映照四方,一个华夏文明古国即将闪亮登场,出现在世界东方。

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社会,祖根维系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特点。传说后来的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都是黄帝的后裔。几千年来,黄帝一直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受到祭拜。如今,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都举行盛大的拜祖大典。“中华文明,浩浩荡荡。我祖勋德,光被八方。启迪蒙昧,开辟蛮荒。伟烈丰功,恩泽流芳。”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在拜祖现场,共同表达对中华文明始祖、人文共祖的崇敬之情。

【本文标题和链接】甘肃有哪些传说和故事(甘肃的古代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hzhe123.cn//n/85344.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