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股民炒股的故事(你有炒股的故事吗)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2-23 13:48: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关于股民炒股的故事(你有炒股的故事吗),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425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三个普通人的真实炒股故事,你有从这三位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投研司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你有炒股的故事吗1

股市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亏钱的原因千奇百怪,赚钱的原因却都是相似的。

分享三个最近了解到的故事给大家。

故事一:专职股民

小郑自从毕业后就在某环保研究院工作了两年,后来觉得自己不太适应环境就离开了。离开研究院后的小郑从此在社会上漂泊,因为爱上了赌就成为了一名专职的炒股股民。至此小郑也算下了股海,也是苦海。

有一天跟他聊起,发现他根本没有正经看过一门投资书籍,只知道一点技术分析方法,稍微懂一点PE。小郑也常说累,压力大,没有掌握一套股市投资的正确盈利模式,整天追涨杀跌。

故事二:家庭主妇

这位家庭主妇完完全全是靠自己“壕”起来了。家里一直是她管钱,而她就用一部分钱拿去股票投资,投资理念就是需要用钱就卖掉,其他时间基本不怎么关注。而我发现,她也不是很懂股票知识,只是全力坚守在自己懂的地方。

这个“懂”指的是,当下什么产品卖得好,她就买那个公司的股票。她唯一知道的就是这家公司卖得好,还能涨价。

只能说真的高手在民间!

故事三:公司职员

一位炒股经验近30年的老股民,当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了,给我大概分享了一下他的炒股经验。他说他已经给儿子买好房车,自己养老的花销都是从股市赚来的。只要股票的基本面不出问题,从不止损,股票被套一两年也是常有的事。

不得不说,非常佩服这位老股民的收益,以及他的操作也是非常大胆以及耐得住性子的,当下可能很少人能像他一样。

三位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操作方式与心态,当然不止他们。我相信在股市中,千人千态。有些操作经验很容易,很朴素,有时候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稳住。

你呢,最近炒股有什么想要分享的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谈论[机智]

你有炒股的故事吗2

记者|曹蓓编辑|王毕强

今年春天,当股市重新站上3000点的时候,不少人相信,千算万算,股市的春天也该来了。

几个月前热血沸腾的市场情绪,在4月下旬开始的几次大跌后戛然而止。虽然仍有不少机构对牛市怀有信心,称此刻是“牛市初期的大调整”,“牛市长期逻辑未变”,然而,却再也无法像年初那样,“涨”声一片。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2018年底,内地股市的个人投资者为14615万人。

老路、老何和黄奇,是这1.4亿股民的其中之三。他们的“股龄”长的有近30年,短的也有10年,这些年的股海沉浮,他们有着太多故事和感悟。

老路:炒股的人不炒房,炒房的人不炒股

如今的老路,是个靠退休金过日子,注重锻炼和养生的人。

二十多年前辞去高薪“ALL IN”股市的勇气,现在大概不会再有。

老路是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吹过风”的人,1992年,是他进入股市的时间,在广东,这个时间不算早,但是比起内地的很多人来说,已经算是“炒股先锋”。

广播是他了解股市的起点。那时周边不少人陆续买了股票,手里有点闲钱,他用1万多块钱开始了他的股市生涯。

他工作的地方,离深圳有几十公里,那个年代,整个深圳也只有几家股票交易所,要交易必须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也不能频繁看行情,所有的信息来源都是广播和报纸。

“最初就是买着玩。”他说,1992-1993年的行情很好,很快,老路投入到股市里的钱就翻倍了。

“很多人说,那几年股市是闭着眼睛挣钱,也不是,也有赔的。”在周围的人中,老路的战绩算是不错的,这让他有了信心,不断往股市追加资金。

1997年,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那家合资公司,跟几个朋友一起到深圳,闯入期货市场。

开始也是不懂,就买了很多书,一边实战,一边研究,短短几天,发际线多出一圈白发,换来的是资产的快速翻倍。

“入门很简单,但是交易要学精很难。”一年后,他带着几十万的资金,重回股市。“期货太累,太耗神,股市好很多。”

两三个人,一个小房间里,盯着电脑,基本上是老路那几年生活的全部。

除了看电脑,还有看“戏”。

“悲欢离合,在交易所基本上都能看到。有人不能说一夜间吧 ,几天的时间,身价暴涨,有人一无所有。”他回忆起1990年代初期,上交所引入权证,大概意思是“支付一定数量的价金之后,就从发行人那获取了一个权利。这种权利使得持有人可以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间内,以约定的价格向权证发行人购买或者出售一定数量的资产。”

那几年,权证经历了史上最疯狂的时期。

老路说,因为他做过期货,深知权证的风险比期货更甚,也正因为此,老路从来没有参与过权证,只是看着身边的人,玩命式的“过山车”。

“1992年吧好像,深宝安向老股东发行了第一张中长期(一年)认股权证:宝安93认股权证,股民可以把房产、股票向券商抵押,但是行情震荡非常厉害,一天的振幅在30%-50%,很多人一买进去,就暴跌,当账户的资金额少于从券商那里贷款的一定比例后,就会被强制平仓,血本无归。”老路身边的一个朋友,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投入了这场游戏。

“他是在周五买入的,周六日不开盘,周一我们看到他,头发一下就白了,不夸张地说,老了十几岁,憔悴的可怕。他说,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时间,只睡了两个小时。他告诉他爱人,就看周一开盘,如果爆仓,全家就要睡大街,如果赶上行情,那就至少十年不愁。”老路笑着说,“他所有的家里人都在骂,家里大哭小叫了好几天,谁也睡不着觉。还好,周一一开盘,只震荡了一下,就起来了,他马上就卖出,再也不敢做。”

但暴富和巨亏的故事,仍然在继续。

不少人通过股权质押,从券商那里不断加杠杆,每一次大跌后,就会有人跳楼,不幸中的不幸是,人死后的几天内,他买的股票又涨起来了,“那种压力外人很难理解。”老路说。

老路炒股的风格还是比较稳,但他把所有的钱都放在股市,把炒股当作职业。

2007年,是他的巅峰时期,资产翻了近十倍。

那时候,房地产已经开始经历了几波上涨,但老路从来没想过要买房。

“那几年深圳一套有独院的小别墅,50万就可以买到,便宜的很,但是那时候没有买房的意识,一是自己有房子住,再一个也没想到房价会涨这么厉害。”有意思的是,老路身边专职炒股的人,没有一个炒房。

“因为我们的第一桶金是从股市来的,所以还是想在股市摸爬滚打。一般来说,炒股的人不炒房,炒房的人也不会大规模进入股市。隔行如隔山,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门道。”老路不投资房地产还有一个原因,“房地产占用资金量很大,钱就会变成死钱,动不了。而股市的一波行情,如果能赶上,远比房地产赚得多。”

任何市场都有周期,这点他很明白,但他万万没有料到,2007年6124点以后的这次下跌周期这么长、这么剧烈。

“最初还以为大盘顶多调整一两千点,周期不超过几个月,没想到2015年那个顶出来后,整个大三角形就出来了。”老路指着一张图,“你看,一直有6124-5178点这条线压着,底部在1664-1885点,这几年股市一直在这个大三角形中间震荡。”直到现在,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盯着股市,老路还是相信K线图的力量。

“短期可能会有偏差,大周期是靠谱的。”他说。“国际的炒家也是根据这个图,只不过他们对国际形势和各类消息了解的比我们清楚,视野和格局都不同,所以把握得会更准确。”

今年年初出现楼市小阳春时,老路就判断,根本不会出现那些机构和分析师所说的牛市,“底还没扎实,还要再下探一下,起码大盘要突破3500-3600点,在这个位置震荡后站稳,才有可能有大的反弹。”

果然,不久后股指就重新回到3000点以下,遇上贸易战的“黑天鹅”,重回惨淡。

“肯定还是要回到五六千点的,就是需要很长时间,10年都有可能。”他说。

就在他被困股市的这些年,房地产一路狂飙,经历了数轮上涨后被数轮调控,然后重复上涨,一次次刷新他的认知,一万、两万、十万、十几万,他看着周边的房产挂出的单价“日新月异”。

老路现在想想自己当年,笑笑摸着头,“哎呀,谁能想到呢。”

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日常,看新闻,锻炼,做饭。

老何:幸亏当年卖了股票,买了房

老何,是合肥这个二线城市的第一代股民。

1990年代初,安徽省的第一家证券营业部在合肥的市中心开业。

那时候的老何,还是小何,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所学校工作。交易所就在离家几百米的地方,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城市的核心区,其中包括古玩市场、集邮市场、还有国库券市场,那里集中了老何和他的父辈所有投资方式。

“那时候没有网络,业余生活除了打打乒乓球、游游泳,就是逛那些市场。”老何所说的那个时代,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非常陌生,就像那个时代的证券营业部。

对股市的宣传大部分是通过机关报和党报,在老何的印象中,只知道那是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开市的时候,大家都往里面挤。每天早上,营业部的卷帘门缓缓卷起,人们就蜂拥而入,挤在营业部高高的柜台窗口前,争相递进各自手中的单子,上面写着要买卖哪一只股票和买卖多少。交易所有一块显示屏,只有上海飞乐、上海延中实业等8只股票,就是‘上海老八股’。”这被老何称为小本本时代,语气里多少流露着那么一点过来人的骄傲。

2000块,是没有多少积蓄的老何投入股市的第一笔资金,那几乎是当时他将近一年的工资收入。他不懂股市,炒股更多是因为好奇,第一只股票是瞎买的,一个多礼拜后,账户里多了四五百块钱。

“很高兴的。”好像每提起一次,那种激动和喜悦的情绪就像能穿过将近30年的岁月,随着回忆重现一次一样,老何跟那个时代的股民一起,享受到中国股市在初期撒出的“喜糖”。

“那几年基本上都是赚钱的,赚多赚少的差别。”他说。

1994-1995年,合肥国企改革,本地的合钢、安纺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工人。合肥有句老话:“男娶安纺,女嫁合钢”,足以说明这两家企业曾经的地位。不像现在,很多人在失去工作后远走他乡寻找其他机会,那时候下岗的工人,仍然留在合肥,股市是他们不用上班,收入也不少的“新工作”。

年轻的老何,没有经历下岗,却也开始向股市投入越来越多的财力和精力。刚开始不懂,所以他陆陆续续买了一些书,“那时候出的书很简单,就是教怎么买卖,介绍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指标。”

所有的积蓄,虽然没多少,却都在股市。

每天中午吃完饭后,跟其他人一样,老何会去交易所看会盘。几轮交易过后,老何越来越“懂”,于是开始尝试炒短线、做波段。“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没有现在电脑和手机软件这么方便,怎么办?就在家自己画K线图,每天写最高价、最低价、波段,分析走势。”

他还打新,现在他还记得第一只打新的股票——东方锅炉,“4块多中的签,开盘16块多,最初,股市没有涨跌幅,一次就赚了1000多块钱。”1990年代初,万元户的概念还没有消失,1000多块对普通人还是一笔不少的钱。

几笔战绩不错的交易后,老何信心满满,从刚开始的谨慎,变得胆大起来。

随后,他掉进了股市的第一个“坑”。“那是一只农业板块的股票,我刚买了就跌,跌了不甘心,不舍得割肉。”那一次以后,老何变得理性,他设定了一个目标涨跌幅,5%,也学会了摊薄股本的方法,把钱分批次入场,“这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基本的方法。”

每个炒股故事里,都有一个最大的“坑”。

老何的那个“坑”,就是中石油,“我做了很多分析,战略资源、不可再生,这么大的企业。”于是,他在48块的价位入场,随后中石油股价一路下坡,老何亏了不少钱,直到现在也没出来。

不过老何说,自己还是幸运的,后面几次股市大跌,他都逃过了,“每一次大跌过后,交易所就没人了,大家没信心,也没钱,但是呢,股市就像‘割韭菜’,很多人出去,就会有很多人重新进来。”

如果不是2007年买房,老何可能会跟不少至今仍一蹶不振的老股民一样,提起炒股都是一言难尽的表情,然而,老何的命运,在那一年他们准备买房的时候发生了转折。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是单位分房。结婚的时候,住在我父亲单位分的一套楼房里,几年后我们就一直想换房,那时候已经进入了商品房时代,我和我爱人看中一套万科的房子,140多平方米的跃层,总共40多万块,我们就把原来的老房子卖掉,卖了20万块。当时在犹豫,要不要把这20万块投进股市,炒一把,可能就能把新房子买了。但想了又想,太冒险了。”正赶上股市低迷,身边的人也没什么积蓄,所以他们决定剩余的部分向银行贷款。

也就是那次买房,让他逃过了股市大跌,直到如今他还不断感叹自己运气比较好。

老何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卖房炒股。他看到身边的很多人,开始把资金从股市里慢慢撤出,买房置业,资产翻番,还有朋友到国外定居,“这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我也开始把股市当作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玩玩而已,不必太当真。”

他的一个亲戚跟他做了相反的选择,证券专业毕业的人,卖了两套房把资金投入股市,却在2015年的股市暴跌中,被当时的熔断机制强行平仓,之后的故事可想而知。

“我的小孩如果单独做炒股,我是绝对不赞成的,十万、二十万玩玩还可以,全部投入股市绝对不行。”他说。“如果一直在股市,99.9%的人都是赔的,这是肯定的。”

黄奇:我只买房地产股,不追涨、不割肉

黄奇是新一代股民,股票只是他资产配置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始终是一小部分。

他进入股市不算早,那时他对股市不了解,也不关心,零零散散的有关股市的知识,来自于炒股的父亲。

他的父亲也是个老股民,也是散户中非常典型的类别。

“炒股那么多年,我父亲看的书至少有1米高,包括各种有关股市的分析、技术类书籍,如何看图、如何看指标,每天都在钻研技术。你听他讲,分析得头头是道,就跟证券分析师说的一样。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谨慎和敏感,上下波动1%就会沉不住气。下跌1%,就开始睡不好觉,担心继续跌;上涨1%,也会很紧张,担心第二天跌了错过最佳跑出的时机。”提起父亲的炒股之路,黄奇也觉得可笑。“有一次他跟我说,我套了很长时间的股票终于解套了,我问,赚了多少,他说,50块。”

反而他的母亲,一个对股市一无所知,连电脑都不会操作,唯一一次炒股,还是别人帮忙买进的人,入场就遭遇了下跌,跌了半年后她反而继续补仓了1万元多,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完全不去想,结果在股市反弹时一次性赚了3万元离场,从此再不碰股票。

“我妈唯一一次炒股赚的钱,比我爸一辈子炒股赚的都多。”黄奇从中的出的结论是,研究那么多理论和技术,有时候真的没什么用。完全不懂肯定不行,但是只要会看基本的就足以,过多的技术论,在股市,最起码在中国的股市,是不灵的。

投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人性的较量,黄奇的经验是,别贪、沉住气。

最初进入股市,是因为房地产。

2009年、2010年前后,房价涨得特别凶,国家陆续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

按照黄奇的分析,一年当中,高层那么频繁的针对一个行业调控,而这种情况在其他行业从未出现,反而证明了房地产这个行业极强的生命力。“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开了户,开始买地产股。”

这么多年来,他基本上只买地产股,而且是只买固定的几只股票。

“刚开始那几年,国家调控的风向变化得比较频繁,每次一调控地产股就跌,一出利好就涨,地产股的流动性和换手率都很高,波动很大,短则几天,长则半月,就会有一个小波段,机会很好。”最初投入的15万元,按照政策反向操作,低买高卖,黄奇在一年后赚了6万元。

这15万元,用黄奇的话来讲,不是吃饭的钱,也不是救命的钱,就是闲钱。

“我自己有一个大概的区间,基本上是涨到5%或者10%就抛掉,从不追涨,被套住也不着急,也不去看,总有一天会解套,涨回来,这么多年我基本上都是如此。”大致看看数据分析,主要的判断来自于基本面,判断错的时候也常有,最长被套牢的时间是买一只龙头地产股,从11块多买入就在不停下跌,9块多补了一次仓,7块多补了一次仓。9个月后,黄奇从最多亏30%,到赚到15%离开。

整个过程的操作和心态跟他的母亲极为相似。

在政策进入稳定期后,房地产股票相对表现比较稳定的那段时间,黄奇也买过其他股票,“我发现只有地产股是赚钱的,其他都赔。”

重新回到房地产股票以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等机会。“有的股民炒股特别精,频繁的操作,没有耐心,这样呢,有可能也会赚钱,但都是小钱,不如等合适的机会,一次性操作。”

如此看好房地产,为什么不买房子?

“在楼市进入调控期的时候,政策的限制推高了买房的门槛,十几万元根本不可能进入楼市,而小城市的房子我是不考虑的,从长远来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随着收入的增多,他投入到股市的资金也相应地上涨,但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则是相对固定的,这是他涨不贪、跌不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好的时候不动心吗?

“没有。”他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淡定,“我的原则是,就那么多钱,只是投资的一部分而已。”

身边的诱惑比比皆是,黄奇的认识的一个朋友,卖了两套房子投入股市,还进行场外配资,万幸在2015年股市大跌之前就提前跑掉,“那是运气好,赌赢了,输了就一无所有了,我不会做这种事。”

现在他就处于空仓的等待期,“等那几只股票到我的心理价位,我就大量吃进。”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有炒股的故事吗3

今天讲一个最近几天发生在身边的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同事炒股的故事——注:(真人真事)

这位女同事大概是在6月29日以10.36元涨停板价买的7000股金时科技,高位被套后一直拿着,最低跌到了8.23,偶然听人说我懂股票,就让我给她分析分析,我看了这只股票的走势就告诉她如果后期下跌不破前低点6.84就没事,还能解套,并且给她画了一条自前低点6.84到次低点8.23趋势线,告诉她靠近这条线就可以考虑补仓,如图:

8.10日金时科技开盘迅速涨停,女同事问我卖不卖,我说第二天冲高再卖,结果第二天女同事说不卖了,听她一个在证券公司的朋友说这个票有什么什么内部消息,总之就是还得涨的意思,结果一路跌下来,到了9.21日最低跌倒了9.2女同事害怕了问我卖吗,会不会还要大跌,我笑了就告诉她,你忘了我之前怎么给你说的,靠近这条线就可以考虑补仓,不必惊慌,就是不补仓,也不用跑,结果第二天盘中涨停,女同事又来问我,怎么回事张老师,这个票怎么突然又涨停板了,我就告诉她,这个票是个强庄股,庄家高度控盘,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她让我分析第二天的走势,看能涨到哪里,卖不卖,什么价格卖,我就建议她次日竞价挂涨停板价卖,(因为女同事经常要开早会,没有时间盯盘),第二天,她就跑到我办公室里嚷道,哎呀张老师,我忘了听你的挂单了,还真到了11.32,本来该挣钱的,我也替她可惜,就安慰她说,没事,还有机会,她自己卖了一半,留了一半仓,问我后期怎么操作,我凭那条线的位置给她说大约回调到9.6左右可以考虑补仓,没想到10.10日开盘跳空低开迅速下杀到9.03,这时女同事又来问我能不能补,我说不行了,不能再补了,还会跌,气势太猛了,10.12日最低跌倒了7.35,女同事按捺不住说要补仓,我告诉她不行,等下午看走势再定,临收盘前她补了4000股,问我能涨吗,我笑了给她说,反正能挣钱,也别贪多,挣个10以上估计没问题,后两天没涨,女同事沉不住气老是问我,怎么不涨?我说放心,会涨的,10.14日我本人抽空巡视了一下盘口,忽然发现万方发展异动,就以7.3的价格买了一手,同时截图发给她,见图

想让她也买点,她不买,10.17日金时涨停板了她要卖,我说涨停了就不必当天卖了第二天先挂个涨停价,成不了就撤了再等冲高卖,撤单你会不会啊,她说会,第二天盘中兴奋的冲过来说冲高了,我卖,大约以9.3左右卖了一半。

事后女同事说要请我客,我就说等你挣了大钱,一发请我和同事们,况且你一共加起来总体挣钱了吗,总体挣钱了才算真正挣钱,她说总的来说也挣了几千块钱,我就告诉她你现在看看万方发展,以你的资金,如果那天按我说的买了,至少挣好几万了,而且你的金时科技如果按我说的去做,里外算一下也少挣了至少两三万,这就是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大相径庭,女同事怎么说,她说张老师,别的股就是涨一万倍我也不眼馋,我就只认我买的这个股,唉,我也是无语了,同时联想起身边的很多人和很多类似的故事,通过这件事我想告诉广发读者的就是,有专业的老师指导的人,才做成这样,认知仍然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其他的普通散户可想而知。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股民炒股的故事(你有炒股的故事吗) http://www.hzhe123.cn//n/89661.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