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大图(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2-24 04:31: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大图(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703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3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玛丽莲·梦露:身世成谜的女婴,从出生那刻起,注定不平凡,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1

未知

一、悲剧的色彩涂抹年少的时光

恐怖色彩的故事

1926年6月1日,初夏。

空气中隐约弥漫着一股躁动的气息,花蕾悄然立于枝头,嫩绿的叶片也逐渐转成深绿,万物开始了疯狂的拔节、生长。

格蕾蒂斯躺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总医院的产房里,双手紧紧抓住床单,指节泛白,咬紧牙齿,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帮助下,努力地诞下她的第三个孩子。

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护士欣喜地将这个刚出生的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抱到了格蕾蒂斯的面前。这位年轻的母亲却没有流露出为人母的喜悦,她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就陷入了梦乡之中。

也许是长时间的产程耗尽了格蕾蒂斯的体力,她太累了,需要休息。也许是格蕾蒂斯在逃避,从未缺少情人的她,虽然身为女婴的母亲,却无法确切地判断女婴的生父到底是谁。

格蕾蒂斯于1902年5月27日生于墨西哥,她的母亲叫德拉·玛·霍冈,父亲是奥帝斯·埃尔默·梦露。格蕾蒂斯的童年是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小镇度过的。格蕾蒂斯跟随父母不停地搬家,每到一个地方,父母便随便找些零工度日,哪个小镇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父母就会举家迁移到哪个小镇。

格蕾蒂斯的童年算不上快乐,除了贫穷和颠沛流离,还有另一个令她讳莫如深的原因——她的家族有精神病遗传史。1908年,格蕾蒂斯的父亲因精神病发作而被送进疯人院,几个月后死于麻痹性疾病。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格蕾蒂斯的母亲就与人同居了。为了摆脱这种支离破碎又毫无快乐可言的生活,格蕾蒂斯刚成年就利用一桩婚姻离开了这个家庭。

1917年,15岁的格蕾蒂斯与26岁的肯塔基州商人约翰·牛顿·贝克举行了婚礼。婚后不久,他们的一儿一女降生了。大女儿出生时,格蕾蒂斯仅有17岁。17岁的少女,并不懂得如何操持一个家庭,不懂得如何承担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

她才17岁,根本不愿被家庭琐事束缚,她更憧憬自由的生活。她喜欢和朋友喝酒、跳舞,这些比起孩子们的尿布,更能吸引她。家庭琐事不是她的追求,为了逃避,她又搬回母亲家住,渐渐疏远了自己的孩子。也许在她的世界里,孩子们不过是借由她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独立个体,其他的,与她这个母亲毫不相关。

1923年,年纪轻轻的格蕾蒂斯如愿以偿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法院批准离婚后,她把一双儿女留给了前夫,很快就将他们抛在了脑后,尽情地挥霍着自己的人生。

很快,天性烂漫的格蕾蒂斯就与她在教堂认识的马丁·爱德华·莫滕森坠入爱河。1924年,她又结婚了。然而,婚后不久,格蕾蒂斯再一次厌倦了这种平淡的家庭生活。格蕾蒂斯追求的永远是自由、快乐、无拘无束、毫无后顾之忧的冒险和享受。

婚后不到4个月,格蕾蒂斯就和莫滕森分居了。1925年5月,莫滕森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直到1928年8月,莫滕森的离婚申请才得到法院的批准。1925年,已经和莫滕森分居的格蕾蒂斯发现自己又怀孕了。1926年6月1日,格蕾蒂斯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总医院诞下一名女婴。

尽管这名女婴是在格蕾蒂斯和莫滕森的有效婚姻期间诞生的,但谁也不敢肯定莫滕森就是这个女婴的父亲。因为格蕾蒂斯身边总是有不同的男人,年轻大胆又时尚的她,不停变换着约会对象,以至于人们讽刺道:格蕾蒂斯的床上从来不曾缺少男人。

格蕾蒂斯不说,人们也猜不出,这个女婴的生父到底是谁。或许,格蕾蒂斯也难以搞清楚谁才是那个幸运的男人。

女婴有一头柔软的棕红色头发,蓝色的大眼睛波光翦翦,粉嫩的皮肤吹弹可破。这样一个仿若天使下凡的姑娘,人见人爱。格蕾蒂斯抱着女儿,心中却一阵凄惶。

没有亲人前来探望,没有好友前来祝福,医护人员很快便明白了,这个女婴的出生是不被祝福的——她是一个私生女!

格蕾蒂斯给女婴起名诺玛·简。这个名字源于诺玛·泰尔玛和简·哈雷。简·哈雷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大明星,格蕾蒂斯非常喜欢她,希望女儿也可以像她一样。这个身世成谜的女婴,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踏上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因为她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玛丽莲·梦露。

诺玛·简的童年几乎没有办法被如实还原。因为她从出生后就辗转于各个地方,寄宿于不同的家庭和福利机构,每个知情人仅仅知道诺玛童年的一个片段,而这无数块碎片却拼不起一个完整的童年。除此之外,梦露在日后的采访和自述中,还喜欢夸大或者扭曲一些事实,尤其是一些悲伤的桥段。不过人们没有责怪她的编造,人们更愿意相信,梦露是一个伟大的梦幻家,钟情于舞台,醉心于演艺事业,她的一生都是一个谜团,她用一生演绎着一幕人间悲喜剧,直至谢世,方才剧终。

世人对于梦露有意无意地编造给予理解的另一个理由是——梦露也许继承了母亲家族遗留给她的精神病基因,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但不管由于何种原因,梦露都不愿意直视她的童年。这个家族的精神病遗传史,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显得那样的恐怖,而这个年幼的女童,在世人的白眼和冷笑中,也早已学会了用真真假假的言辞武装自己,挡住那些嘲讽的冷言恶语。

很长一段时间,小诺玛的身份都是诺玛·简·莫滕森。她试着不去怀疑自己的出身,尽管她从出生起就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即使是这样,同学们也还是讥笑她为“私生女”。小时候的诺玛,也曾天真,缠着妈妈要爸爸。但是格蕾蒂斯早就厌烦了女儿的反复询问和纠缠。有一天,格蕾蒂斯带着诺玛来到一个男人的照片面前,让诺玛踩着凳子,以便她可以有足够的高度和照片上的男人平视。

诺玛欣喜若狂,看着照片里男人的眼睛,觉得有种微妙的感觉在内心发酵,她不敢开口,但是又觉得有种不言而喻的东西正在心底破土发芽,那是一种自然而神奇的冲动。

她觉得,这就是血缘间天生的吸引吧,这种感应,是骗不了人的。

“好好看看,你的父亲就长这个样子。”格蕾蒂斯说道。

没有人知道,格蕾蒂斯到底是认真严肃地在交代,还是仅仅为了敷衍孩子没完没了的追问而编造着谎言,抑或仅仅是神志不清时和女儿开了一个玩笑。诺玛激动不已。她记住了那个男人的面孔。照片中的男人留着细长的一字小胡子,戴着帽子,漫不经心地笑对镜头,潇洒中又夹着一丝玩世不恭。

那眉眼间的神韵颇像克拉克·盖博,以至于后来梦露一直将盖博的照片贴在自己本子的扉页上。对于从未见过生父的女孩来说,梦露对父亲的形象深信不疑。但当她试图向母亲更多地了解自己父亲的时候,格蕾蒂斯则拒绝透露更多。

1961年时,梦露在拍摄《不合时宜的人》的时候终于得以与盖博同台。

梦露在见到盖博时,尽管做了掩饰,但是那眼神仍旧是热切并且闪烁着渴望的。她从盖博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幻想着的父亲的形象。尽管这么多年,那个虚无的身影一直存在于脑海深处,但是当有朝一日那个幻影可以投射到现实中时,梦露的欣喜还是溢于言表。

相比于虚幻存在的父亲,诺玛的母亲却是个真实的存在。然而,这个真实存在的母亲也并未给诺玛带来多么难以忘怀的温暖。格蕾蒂斯的祖父蒂福德·霍冈患有精神病,82岁时上吊自尽,父亲也死于麻痹性疾病,她的母亲在51岁时死于由“狂郁型精神病”引发的心脏病。格蕾蒂斯一直担心自己会继承家族的精神病基因,将来也会在疯人院里郁郁而终。

1933年,小诺玛患上了百日咳,为了照顾女儿,格蕾蒂斯带着诺玛搬到了好莱坞附近,借了5000美元买下了一间带有家具的寓所,将寓所的一部分租给来自英国的乔治·阿特金森夫妇和他们的女儿。

也正是这一年,格蕾蒂斯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她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也比以往更容易陷入低沉和悲哀中,她被诊断患上了精神病。由于精神病发作,考虑到其家族性精神病遗传史,家庭医生给了格蕾蒂斯一些抑制兴奋的药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7月的一天夜晚,蝉声鸣鸣,房客阿特金森发现蜷缩在沙发上的格蕾蒂斯在瑟瑟发抖。

这一晚,格蕾蒂斯彻底发作了,她控制不住情绪,大哭大笑,情绪错乱,身体颤抖得宛如秋风中的落叶,凄凉又憔悴。

诺玛躲在角落里,担心又害怕地看着母亲,不知所措。

救护车带走了格蕾蒂斯,她和她母亲一样,将在疯人院里度过余生。若干年后,每当回忆起这一段噩梦,梦露都会说:“那一晚她那恐怖的叫声,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她们强行带走了她,把她带离了那个她努力为我营造出来的家。”

如果说在1933年前,诺玛的生活颠沛流离,那么,自从她母亲被送入疯人院后,诺玛便真正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孤女。

小时候的诺玛·简

寄人篱下的坎坷时光

如果用四个字准确地形容诺玛的年少时光,那就是——行李少年。她像是一个包裹,被寄养于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养父母手中周转。又像是一个行李,跟随主人,说走就走,无权自己做决定。

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诺玛就早已饱尝了世间辛酸,懂得了人情冷暖。她从来就不是个任性的孩子,她必须学会察言观色,讨好抚育她的监护人,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尽量不惹麻烦。

寄人篱下使诺玛形成了敏感多愁的性格,也让她比同龄人多了几分不合时宜的早熟。

在诺玛出生两周后,格蕾蒂斯就将她送到了伯兰德之家。伯兰德夫妇专门收养孤儿以及代人看养孩子,尽管诺玛并不是一个孤儿,但是格蕾蒂斯不认为自己能够给予诺玛良好的教育及成长环境,她将来到这个世界上仅两周的诺玛就这样交给了伯兰德夫妇。

伯兰德夫妇是虔诚的教徒,极其自律且有着规律的生活,不嗜烟酒,清心寡欲,对宗教极其虔诚。诺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人生的前七年。她跟随伯兰德夫妇每日祈祷,朗诵诗经,从没接触过外面的花花世界。从懂事起,诺玛就本能地想寻找自己的父母。但是伯兰德夫妇面无表情地告诉她,他们不是她的父母,那个每隔一段时间来看她的红头发年轻女人才是她的妈妈。

“妈妈。”在一次伯兰德夫人给诺玛洗澡的时候,诺玛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伯兰德夫人严肃地再一次纠正诺玛的错误。诺玛痛苦又迷茫,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在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诺玛的父母都是缺席的,她怀疑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也感受不到生命的重要性。

正是年少时期的关爱缺失,导致了诺玛一生的责任感缺失。她一向是追求爱、并勇于付出爱的,但却不会珍惜和经营爱,并且对于生命举重若轻,动辄产生自杀的想法。

因为,从小她就感觉不到自己在母亲心中的位置。

玛丽莲·梦露后来回忆说道:“我怀疑我是母亲的一个累赘,母亲急于把我甩掉,以至于让我觉得我是母亲的一个耻辱。”

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诺玛年少早熟,学会了察言观色,讨人欢心。她渐渐明白,如何去做,才能够获得赞赏,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关注。对于她想获得的东西,她一定会不遗余力、靠着隐忍和坚强去获得。因为,没有人会帮助她,也没有人可以依靠。

常年在寄宿家庭间辗转,小诺玛没有得到充分的照顾,1933年,诺玛生病,格蕾蒂斯或许此时也动了为人母的一点恻隐之心,将诺玛接回了身边。格蕾蒂斯是一个像彩虹一样缤纷的女子,享乐人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她在生诺玛前,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在电影制片厂做影片剪辑。当时,那是一个非常新兴时髦的工作,又可以每天接触电影,格蕾蒂斯因此非常满足。

诺玛刚回到格蕾蒂斯身边时,小心翼翼,又不知所措。母亲所过的生活和养父母的生活截然不同。

当时格蕾蒂斯的房客,英国夫妇阿特金森夫妇的女儿,是好莱坞著名影星玛德琳·卡罗尔的替身演员。诺玛每天看到妈妈和房客一家白日里非常辛苦勤奋地工作,所有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而当夜幕降临时,大家又用不尽的娱乐和聚会填满下班后的空余时间。

下班后,格蕾蒂斯常常流连于舞会和酒吧,继续游戏人间。此时诺玛就跟随着阿特金森夫妇,她成为了电影院的常客,看着大屏幕上那些搔首弄姿的美人们尽其所能将人生悲欢演绎得淋漓尽致。

诺玛感到更大的恐惧和不安,这一切和在伯兰德夫妇家经历的太不同了!诺玛处在矛盾和困惑的边缘。刚回到格蕾蒂斯身边的一段日子,诺玛总是不断地祈祷,替这些大人们向上帝祷告,祈求他们不要归入迷途,祈求他们不要因为生前的纵情作乐而在死后被打入地狱。

格雷斯·麦基是格蕾蒂斯最亲近的朋友,也是同事,用现在的话说可以称之为闺蜜。两人都有着共同的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为双十年华的女人,对大千世界有着无尽的好奇与憧憬。两人同为电影制片厂的剪辑工人,在格蕾蒂斯为了生产诺玛而住院的前后,格雷斯也尽其所能帮助她。作为诺玛最亲近的阿姨,格雷斯对诺玛的童年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格雷斯和格蕾蒂斯经常带诺玛出入电影院。小小的诺玛经常坐在电影院的第一排,对着偌大的屏幕,半知半解地看着一幕幕电影场景。

她的世界变得精彩而复杂起来。诺玛看着影院里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衣香鬓影的贵妇小姐们,踩着高跟鞋,将小腿勾勒出迷人的弧度,依偎在绅士们的肩膀上,在华灯初上的街头,互相低声呢喃着走进电影院,又在一片欢声笑语或唏嘘感叹中,一边议论着剧情一边再次走进夜幕中。

诺玛在每个影厅门口徘徊,看着水泥地面上那些明星们踩出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将小脚放进去,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脚印也会和这些当红明星的脚印一样,永恒地固定在通往影院的水泥地板上。

那是诺玛·简对于电影最早的印象,当年这些片段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种子,只等待一个机会去破土、萌芽。

正当诺玛开始新的生活,每日和母亲在一起温馨度日之时,厄运再次降临,将诺玛好不容易获得的平和被打破。1933年,格蕾蒂斯疯狂的嚎叫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慌乱中,急救车的蜂鸣,杂乱的脚步,母亲的呐喊,所有的杂乱声音交织在一起,冲破诺玛的耳膜,直击她的心底。跌坐在角落里的她,看着得来不易的安稳生活,随着母亲被送进疯人院,就这样再一次飞走。

格雷斯将诺玛·简带回了家,成为了她的新监护人。

格雷斯没有生育,不知道怎样带孩子。但是她给诺玛上了一堂作为女人的基本课。她给诺玛穿鲜艳的花裙子,对她极尽宠爱,教她使用胭脂,教给她基本的化妆技术。格雷斯教会了诺玛如何做一个漂亮得体的女孩,她是诺玛最早的化妆及穿衣搭配的启蒙老师。

格雷斯带着诺玛坐在大屏幕前,指着简·哈雷对诺玛·简说:“亲爱的,你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美丽出色的大明星!”

诺玛·简在格雷斯的身边,被打扮成一个小蝴蝶,美丽耀眼,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天生的灵性。

然而,这样明媚的梦,很快就再次破碎了。

格雷斯很快就结婚了,她的新婚丈夫非常反感她抚养别人的小孩,总是想法设法找借口将诺玛赶出去。格雷斯虽然很喜欢诺玛,但是对丈夫的依赖和讨好却更胜一筹。最终,格雷斯又将诺玛转手出去了。

这个行李儿童,还没来得及在新的家庭里舔舐心灵的伤口,就被打包寄往另一个目的地。1935年,无家可归的诺玛·简被送进了孤儿院。年龄虽小,她却明白那是什么地方。她拼命地呼救,抓住大人们的衣角,哭道:“求求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去,我有妈妈,只是她没办法照顾我,求求你们,我不是个孤儿。”

然而,她的声音是如此渺小,大人们仍旧冷漠地将她送进了孤儿院。谈及在孤儿院的这段经历,梦露如此形容:“那时我才9岁,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时的情景,我周围的世界一下子坍塌了!”

在孤儿院里,25个孩子挤在一个房间,诺玛很快发现,每个床位都有一个编号,表现好的小朋友,可以逐步换到编号大的床位那里去,如果换到了25号床,就有机会去到人数更少的房间。从此,诺玛更加小心翼翼,按时起床洗漱,准时参加劳动,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闪失。终于,诺玛从25号床位换到了人数更少的房间里。

然而,有一天,诺玛起床迟到了。她惊恐万分,慌乱地穿着衣服,但还是被凶暴的舍管发现了。诺玛慌乱地蹲在床边系着鞋带,十指发抖,舍管粗鲁地冲着诺玛喊道:“滚回你的25号床位去!”诺玛抱着自己的被褥,穿着没有系上鞋带的鞋子,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抽噎着回到了25个人的集体宿舍。

由于孤儿院长期压抑的生活,使原本性情开朗的诺玛不再敢开口说话,她生怕某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语会引来舍管的咒骂。在孤儿院的这段时间里,诺玛甚至有了口吃的毛病,紧张起来一张嘴就是一连串的叠字,半天连不成一个句子。

玛丽莲·梦露在早期拍电影时,台词功底不够扎实,紧张时一张嘴还是会口吃,经常遭到导演的怒骂:“你不是说早就改掉口吃的毛病了么?!”诺玛在孤儿院的这段时期,格雷斯仍旧经常来看她,带她去电影院,给她做漂亮的连衣裙,不断为诺玛加油打气,她总是告诉诺玛:“亲爱的,别灰心,你这么漂亮,以后一定会和简·哈雷一样耀眼!”格雷斯深信,诺玛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不凡的人物。

每当这时,诺玛暗淡的眼中才会稍微有了些神气。她记得电影中那位貌若天仙、气度不凡的演员,她从没幻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好莱坞的奇迹,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女人,成为人们笔下的传奇,成为口耳相传的永不坠落的明星。

吾家有女初长成,此时的诺玛·简脸上稚气未脱,但是性感魅力初见雏形

与镜头的第一次相遇

从1935年9月开始,诺玛·简在孤儿院度过了两年艰苦、灰暗的岁月,在那里,她仅仅是个编号为3463的儿童。在这几百个日夜间,诺玛的美丽与智慧开始慢慢展现,小荷露出了尖尖角。

尽管才9岁,但是诺玛已经展现了不俗的美丽与优雅,很多人看到她都以为她已经是一名14岁的少女了。诺玛安静少言,同时又机敏地洞察着不同人的心性,在孤儿院这个并不算愉快的大家庭里顽强又不亢不卑地生活着,获取属于她的空气与阳光。

孤儿院的院长是一位优雅的妇人,她没有忽视诺玛的耀眼。她非常喜欢这个笑起来如太阳般灿烂的女孩,经常对她说:“亲爱的,你应该再抹一些粉,瞧,这样你的气色更好了。”诺玛嫣红的脸颊在阳光下越发的粉嫩,她明亮的双眸中渐渐泛起了更多的渴望。

格蕾丝仍旧行使着一个养母的责任,1937年,格雷斯再一次去孤儿院探望诺玛,看着日益成熟的诺玛,格雷斯决定将这个美丽的小姑娘从孤儿院接出来。

这一次,这位行李儿童被送往了一名叫做安娜·劳尔的老太太那里。安娜是格雷斯的一位阿姨,诺玛亲切地称安娜·劳尔为“安娜阿姨”。

诺玛来到安娜阿姨身边的时候,安娜已经57岁了,为基督教科学会工作。安娜是一位安静祥和的老太太,独身一人,看尽了世间冷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眼神中透着一种万事了然于心的豁达和平静。

诺玛一下子爱上了安娜阿姨,在诺玛·简的一生中,安娜阿姨是为数不多和她极为亲近的人。玛丽莲·梦露曾经这样描述这位安娜阿姨:“她是第一个真正爱我,也是我尊敬和爱戴的人。是安娜阿姨教会了我去爱。”安娜用半生的智慧,熏染着诺玛,让这个小姑娘美丽的外表下,那颗纯真的心充满了爱与怜悯。安娜是诺玛极好的听众和玩伴,诺玛每天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将开心与忧虑说给安娜阿姨听,并可以得到很多中肯的意见和语重心长的开导。

在安娜阿姨身边居住的这段日子,是诺玛最开心也最珍贵的一段时光。那时候,诺玛在爱默生·约尼奥尔高级中学念七年级,爱默生中学离市区很近,实行统一管理。诺玛在那里见到了来自各个区域的形形色色的同学。在爱默生中学,诺玛用了假名字,连家庭地址都是假的。

刚上中学的时候,诺玛依旧少言寡语,和同伴没有太多的交流。长久没有在正常家庭中长大,又有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母亲,这一切使得诺玛的脾气略显古怪,又有些自卑。诺玛只从孤儿院里带了两套衣服到安娜阿姨这里,然而,这段时间又是少女飞快成长的时候,衣服很快小了,安娜阿姨将衣裤的边缘放开了一些。就这样,诺玛穿着简陋的衣服,每天安静地搭着校车,往返于学校和家里。

那时候,她成绩平平,样貌平平,衣着简单,甚至没有过多的言语和表情,被同学们讥讽为“小耗子”。

春夏交替,星辰斗转,白驹过隙,弹指一挥。诺玛慢慢发现,有些东西,变了。

12岁的诺玛,早熟的身体发育得像是16岁的少女,等诺玛长到14岁时,她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身边那些眼神的变化了。体育课上,总有一些男生的眼睛盯在她的毛衫外面。贴身的毛衫将诺玛玲珑的曲线勾勒得凹凸有致。

诺玛丰满的乳房已经逐渐定型,蜂腰翘臀的惹火曲线有了雏形。每天放学后,总有五六个男生推着自行车陪诺玛走回家,一路上有意无意找话题,只为了和诺玛多相处一分钟。诺玛心知肚明,却仍旧有些腼腆,一路垂着头,任凭那些火辣辣又赤裸裸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听着男孩子们蹩脚的笑话,却仍是忍俊不禁。

诺玛·简一直是个聪明的女孩,她第一次意识到,美丽成了自己的筹码。从1937年到1941年,诺玛在安娜阿姨身边度过了最无忧无虑的5年,这5年的回忆,是安娜阿姨送给诺玛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时光荏苒,安娜阿姨的身体渐渐虚弱,精力大不如从前,格雷斯再一次将诺玛接回了身边。

1941年,诺玛结束了在爱默生中学的学业。直至学业结束时,诺玛的各科成绩都是平平,只是英文成绩稍微出色一点,诺玛时不时地也在校刊发表一些评论性文章,比如阐述为什么男人会喜欢金发女孩多一点。

诺玛是一个非常努力追求知识的女孩,但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没能在学校学习到足够多的文化课。作为一个随时可以被拎到其他地方的“行李”,温饱和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奢侈,对于文化课的渴望,就更加遥不可及了。

1941年,诺玛转学到凡·诺伊斯中学十年级,并且回到了养母格雷斯的身边。无论是跟随安娜阿姨还是跟随格雷斯生活,诺玛的身份一直是孤儿,因为只有这样,她的监护人每个月才能顺利从政府那里拿到一定金额的抚养费。尽管直至玛丽莲去世,她的母亲都活在人间,但是大家从未质疑过诺玛的孤儿身份。

很长一段时间,诺玛都不介意大家消费她的身世。当诺玛变成玛丽莲后,她更是毫无顾忌地跟别人讲述自己的童年,甚至不惜用一些编造的桥段和细节对那段并不快乐的遭遇进行渲染,企图用孤儿的身份制造声势,博取同情。

1942年,格雷斯和丈夫又要搬家,这次,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和以往的每一次争吵一样,这一次的焦点仍然是诺玛·简!此时的诺玛已经16岁了,不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跟随养父母东奔西跑的姑娘了,并且,带着诺玛搬家奔波,确实有着很大的不便。格雷斯的丈夫再次抱怨,为什么要抚养朋友的孩子,更加使人恼火的是,因为搬家的问题,诺玛的政府抚养金的发放出现了问题。格雷斯的丈夫不愿意毫无补偿地抚养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累赘。

格雷斯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为诺玛找到了安身之处,又解决了诺玛的生活问题。而也是这个决定,将诺玛推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人生,就是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上,起起伏伏。

正当诺玛需要像海绵一样渴求知识的时候,她却不得不离开眷恋的学校。1942年,在诺伊斯中学就读4个月后,诺玛退学了。那一天和千百个平常的日子没有任何不同,诺玛最后一次来到学校,默默地收拾书本,向老师和同学告别。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下,诺玛站在人群中,咬了咬下嘴唇,有些羞涩又无奈地道出退学的原因,短短一句话收获了众人一片惊愕的目光。

“我打算退学去结婚。”诺玛微微一笑,抱着书本,转身走出了校园,走进了夕阳的余晖中。这一次,诺玛再也没有回到校园,再也没有机会继续她未完的学业。

这一次,她将自己奉献给了婚姻,成立了家庭,不用再在寄宿家庭和孤儿院间辗转。1942年,诺玛·简·莫滕森结婚了。按照加州的法律,女孩年满16岁就可以结婚。过完16周岁生日的两周后,诺玛嫁给了爱泽尔·多尔蒂。两年后,虽然年仅18岁,诺玛却已经是一个结婚两年多的小妇人了。

婚后的日子平静舒适,诺玛终于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不必再寄人篱下,这让她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和安全感。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多尔蒂却应征入伍,去外地服役。

诺玛非常舍不得爱人离开,对她而言,多尔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爱人,而是一种安全感的保障。诺玛因此搬去和多尔蒂的母亲一起居住。

前往洛杉矶投靠婆婆后,诺玛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飞机制造厂工作。她的任务主要是检查一种飞机无线电通讯所使用的无人降落伞的质量。工作单一枯燥,但是诺玛却非常高兴。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可以靠着双手和勤奋养活自己,这个曾经靠着政府救济金生活的女孩,第一次发现,生活可以靠自己变得如此美好!

诺玛穿着粗布工装裤,在飞机上爬上爬下,粉刷油漆,检查零件,调试无线电设备,准备降落伞,检查升降架。她乐观的态度是流水线上一条美丽的风景线。诺玛的眼神中藏着满足、幸福和兴奋。这个年轻的女孩犹如一朵向阳花,永远那样明亮耀眼,照亮了灰暗的工厂以及那些行将就木的灵魂。

诺玛的美丽吸引了流水线上的小伙子们,也吸引了戴维·康纳弗。康纳弗是为《扬基》杂志工作的军方摄影师,那天,他准备在工厂中找几个漂亮的女孩,拍摄一组鼓舞人心的照片,带到前线上给战士们看,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康纳弗的眼球被这个年轻美丽的红发姑娘吸引了,他走到诺玛身边,像是发现深巷里的美酒一样高兴。他对诺玛说道:“你真漂亮!我可以为你照几张照片么?我要给前线的战士们看,激励他们的斗志!”

诺玛摘掉粗布手套,蓝色的眸子中闪着怀疑和跃跃欲试的光。

事实证明,康纳弗是第一个发现诺玛的伯乐,他称赞诺玛是“摄影师的梦想”。尽管穿着粗布工装,但是仍然掩饰不了诺玛姣好的身段和靓丽的容貌。

康纳弗带着诺玛在工厂内外和郊外各拍了一些照片。当照片在柯达实验室扩印出来后,人们被照片上的姑娘惊艳了!

诺玛在众人中十分抢眼,非常上镜。她的动作大方自然,一颦一笑极富感染力,像是天生为相机、为胶片而生一样!照片上的诺玛,穿着简陋的衣服,在流水线上,在工厂外,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散发着难以名状的魅力。

诺玛的眼角挂着灿烂的微笑,在镜头面前热情奔放,一头微卷的长发迎风飞扬,康纳弗突然意识到,他发掘到珍珠了!他激动地跑到工厂,再次找到诺玛,诚恳地请求:“我请你当我的模特,再拍些照片吧!你就是每一个摄影师梦寐以求的模特!”

玛丽莲·梦露早期当模特时候的造型

欣喜若狂的记忆

初次成为康纳弗镜头下的模特,诺玛就尝到了和在工厂工作不一样的滋味。她喜欢在镜头前开怀大笑,喜欢这种全新的体验,她喜欢艺术家们将她身上的美丽与青春收录、冲洗、扩印出来,用来鼓舞前线士兵们那一颗颗年轻躁动的心。

诺玛觉得自己第一次受到了认可,是被需要的。

所以当康纳弗再次找到她,邀请她做他的模特的时候,诺玛一下子便应允了。但是,因为经常拍照,诺玛不得不向工厂频繁请假。这引起了她的婆婆和丈夫的注意。多尔蒂在和诺玛的信中多次提及,希望诺玛不要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她根本就不适合做什么模特,还是安心地在工厂工作,等待他从前线归来。

诺玛当时非常的苦闷。一方面,她十分喜欢站在镜头前的感觉,另一方面,她又因为亲友的不理解而感到孤单。这时她想到了一向理解并且爱护她的安娜阿姨。

安娜阿姨非常支持诺玛的选择。她告诉诺玛,一个人应该首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战斗,要爱惜自己,才有能力爱惜家庭和亲人。安娜阿姨看着诺玛长大,对她颇为了解。诺玛是一颗被雪藏的珍珠,也是一只被桎梏笼中的囚鸟,在她成熟性感的身体里,包裹着睿智勇敢的灵魂。

与此同时,摄影师康纳弗也看出了诺玛的犹豫不决。他了解到当时无线电厂女工每天要工作10小时,每周只有20美元的薪水。于是,他果断开出了每小时5美元的价格,成功吸引诺玛成为了他的模特。

诺玛脱去了粗糙暗淡的工装服,换上了红色的毛衣,优雅地站在康纳弗的镜头下。康纳弗疯狂地捕捉诺玛表情里的细节和眼神里的风情万种。诺玛从工厂中走出去,站在大自然下,举着小小的螺旋桨飞机,调皮地看着镜头,极尽所能满足着摄影师的要求,舒展着年轻的身躯,散发着女性柔和又性感的魅力。

康纳弗痴迷地看着镜头内的诺玛,问道:“亲爱的,在我发现你之前,他们到底把你藏在了什么地方?”

康纳弗和诺玛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节奏惊人的相似,两人工作起来均是严肃认真,对照片的质量高标准严要求,这使得二人的配合相当默契。诺玛甚至参与了康纳弗在加利福尼亚南部进行的摄影旅行。

康纳弗可以称之为一手将诺玛提携起来的伯乐。他将诺玛领进了影棚,教她化妆,帮她搭配漂亮的服装,给她拍了一系列彩色照片。正是在康纳弗成功的推荐和运作下,诺玛的照片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杂志封面上,当时军营中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个有着丰满的身材和开朗笑容的杂志封面女郎。

诺玛在写给格雷斯的信中多次提及康纳弗,感恩和兴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她告诉格雷斯,自己和康纳弗的工作配合得多么完美,康纳弗教会了她很多美妆以及服饰搭配的基础,是康纳弗给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希望。当诺玛和康纳弗二人结束加州南部的摄影之旅后,两人随即告别。从此之后,康纳弗再也没有见过诺玛。直到若干年后,摄影师康纳弗在电影海报上看到那一抹熟悉的明媚笑容,才猛然发现名噪一时的电影新星玛丽莲就是当年自己镜头下略带生涩的模特诺玛·简。

玛丽莲称康纳弗为“带领她走上影坛的第一人。”

正是康纳弗的肯定和鼓励,才让诺玛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完全投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此时的诺玛,第一次看到了人生的方向,她决定当一个全职平面模特。然而,诺玛何其聪明,她虽然清楚美丽是自己最大的筹码,也明白除了美丽她一无所有。

她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人,等待用自己的筹码换取更大的胜券。诺玛性感成熟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忍不拔的心。对于想要的东西,她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换取,她坚信自己一定会赢。

为了获得更专业的指导,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1945年,诺玛进入了布鲁布克模特培训学校。那一天,有20多个年轻美貌的女孩子,怀揣着和诺玛相同的梦想,一同踏入了模特培训学校的大门。在进入布鲁布克之前,诺玛听从朋友的意见,将一头红发染成了金色。

现在,布鲁布克保留的档案显示,诺玛·简,身高1.65米,体重53公斤,金色头发,三围36-24-34,蓝色眼睛,牙齿整齐。所有的这些资料都表明着,诺玛简直太适合成为一名模特了,她简直天生就是从事模特工作的。

在模特培训所里,诺玛每天学习女子礼仪、形态,为下一次被星探发掘做着准备。模特学校的每一个女孩子都在盼着,能有一次机会,从此名扬天下。模特学校的老板也非常看好诺玛,诺玛一边在一个餐馆做着领班,一边等待这个机会的到来。

然而,世上哪里有一夜成名的美梦呢?

诺玛渐渐发现,她甚至没有办法做一个优秀的服装模特,因为她的美丽和性感实在是太耀眼了,人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衣服上,而都在她的身体上。在诺玛做全职平面模特的这段期间,她留下了大量性感的照片。诺玛穿着吊带内衣、泳装,甚至仅用几张报纸遮住敏感部位——当然,都是些无伤大雅的装扮,仅仅出现在杂志封面上。最鼎盛的时期,有33家杂志都采用了诺玛的照片作为封面女郎,有一个月,诺玛同时出现在5家杂志的封面 上。

人们都为这个性感女神的红唇和金发着魔了。

诺玛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就感和快乐。她在瑟瑟寒风中强颜欢笑,搔首弄姿,按照摄影师的要求,做着各种引人遐想的姿势。有时她甚至觉得自己的脸颊笑得抽痛,这故作开心的笑容是那样的讽刺和可笑。有一次,她甚至跑去问人们,为什么拍一只牙膏广告,她却要穿着内衣。现场的摄影师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她,仿佛她本就该穿着清凉的衣裙,站在镜头前尽情开怀大笑。

随着这样的工作越来越多,诺玛开始不喜欢模特这一行了。作为模特,她时常要风餐露宿,经常为了一个完美的镜头,一动不动,或者重复一个动作上百次。诺玛又陷入了矛盾中。一方面,她确实很感谢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将她的美丽展现给了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但是另一方面,她又非常厌恶这项工作。很多时候,她根本笑不出来,却要装作无比开心的样子,努力地翘起嘴角。

诺玛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女孩子,曾经有摄影师对她说:“宝贝儿,你虽然很美丽,但是鼻尖和上嘴唇离得近了一些。你笑起来,嘴角向下这个姿势最适合镜头。”为了完成这个近乎不可能的笑容,诺玛对着镜子练习了上百次,才终于能够看着镜头轻松自如地完成那个经典的笑容。

为了保持形体的美丽,诺玛不得不使用昂贵的化妆品,她每个月的账单变得越来越长。为了保养坚挺的胸部,诺玛甚至连睡觉都戴着特制的胸罩。即使步入中年,玛丽莲的胸部都是她最引以为傲的部位。殊不知,她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代价。

诺玛恪守一个模特的职业道德,努力地运动、健身、保养皮肤,千百次地练习走路的姿态和面对镜头时的笑容。然而,这一切,都换不来诺玛真正想要的东西。她明白,那些前线的士兵在看到成人杂志封面女郎时,意味深长的笑容背后是什么样的意味。诺玛意识到,她付出的这些努力,不应该让她只能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成人画报女郎。

她要成为一名演员,走上银屏,做一名出色的大明星!

此时的诺玛,尽管并不富裕,生活常常捉襟见肘,但还是保留着儿时的习惯,每周都要抽空去电影院坐一坐。

有一天,诺玛卸下工作的疲劳,脱掉高跟鞋,擦掉脸上的胭脂铅粉,走进电影院,看到屏幕上简·哈罗艳丽多姿的身影,就忍不住的激动。她想起了格雷斯曾指着屏幕,激动地对自己说:“亲爱的,你这样漂亮,你以后一定能成为像简这样的大明星!”她想起了康纳弗对自己的鼓励,想起他说那些色彩搭配在她身上是多么的合适,那样温暖、出众,艳丽又不媚俗。她想起了安娜阿姨对她说的那些话,一个人首先要爱惜自己。

保护自己的梦想,呵护心中即将萌芽的种子,算不算爱惜自己的第一步呢?

光线忽明忽暗的放映厅内,诺玛忽然握紧了拳头,决定为了自己的梦想,试一试。

复活的简·哈罗

命运就是由一连串的巧合组成的,这条线上的每一个巧合,都宛若圆润的珍珠,或纯白绝美,或黑亮耀眼,或嫩黄娇羞,或粉嫩纯真。

霍华德·休斯见到诺玛的成人杂志封面照,就是一个意外。

当时RKO(雷电华电影公司)的老板霍华德·休斯因为一场飞行事故,不得不住院休息。RKO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八大电影公司之一,成立于1928年,活跃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尽管1951年RKO便退出电影圈,转投无线和有线电视业务,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RKO仍旧是电影圈里举足轻重的公司。

尤其是霍华德·休斯,在美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休斯这个名字和林肯的名字一样,在美国家喻户晓。休斯17岁辍学继承家族产业,他是一个集冒险、财富、英俊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十分酷爱飞行事业,对各种飞机极为着迷,在他踏入电影圈的同时,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追求美人的行动。

在其最任性的时候,基本上只要是休斯在杂志和电影上看中的漂亮女孩,他的助理就会想方设法帮他搞到。也正是如此,有着情场高手和电影公司老板双重身份的休斯,眼光毒辣精准,能够吸引休斯眼光的女孩,多少有着过人之处,稍加提拔便是影坛的后起之秀。

这天,休斯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地翻着成人杂志,在一页页展现袒胸露乳、高跟鞋大白腿的画面中间寻求着心理安慰,企图找些刺激。他突然被杂志封面上的一个金发女郎吸引了,照片上的姑娘眨着一双顾盼神飞的灵眸,性感的双唇微微翘起,若有若无地冲着镜头卖弄风情,藕节般光滑白皙的手臂抱在胸前,这一切都将休斯的眼光牢牢吸住。

休斯看着女孩年轻的身体、姣好的面容,指着杂志对助理说:“帮我联系这个女孩,我们要雇用她,我要请她来试镜。”

休斯的助理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但凡他老板能够看上并邀请试镜的姑娘,一定不是简单角色。休斯的助理抓住了这个机会,同时给多个电影公司的经纪人打电话,向他们推销了诺玛·简·多尔蒂这个年轻的模特。最终,诺玛成功吸引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注意。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初试后,诺玛得到机会参加在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举办的终极面试。诺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经历,只因为休斯在杂志上瞥了她一眼,她便成功引起了多个电影公司的注意,最后竟然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面试中,挤进复试!

早在1915年,威廉·福克斯就以自己的姓氏为名创办了福克斯电影公司,在默片时代,福克斯电影公司就享有盛名,1935年,福克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电影公司合并,成立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真正的灵魂人物是达瑞尔·扎努克。在1946年,时任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总导演的是本·莱昂。经过层层选拔后,莱昂同意和诺玛见上一面。

在见面前,莱昂对诺玛给予了很高的厚望,因为向莱昂推荐诺玛的经纪人将诺玛描述成一个可塑性极高且非常有天赋的姑娘,确实,在这之前,和诺玛合作过的摄影师都对她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那一天,在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影棚内,大家严阵以待。莱昂召集了一批颇有威望的导演和摄影师聚集在贝蒂·格莱宝拍摄现场,其中包括好莱坞的一流导演沃尔特·兰格。

那天,诺玛穿着一身带有小亮片的长裙,一层覆盖一层,从头包裹至脚,略带羞涩又眼含期盼地走进众人的视野。导演们先对诺玛进行简单的表演考核,诺玛一张嘴,大家大跌眼镜,失望之极。在众目睽睽之下,诺玛竟然紧张得口吃,在孤儿院养成的毛病又犯了。

莱昂大失所望。诺玛一点表演经验也没有,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天赋,动作生硬,不知道怎样沟通,最后,只能呆呆地站在上面,结结巴巴地吐出几个可怜的单词,看着好莱坞的权威们,尴尬至极。

即使是这样,莱昂还是没有放弃。他相信,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被经纪人极力推荐的诺玛,一定有她的闪光点,所以,他决定给诺玛试镜的机会。

镜头开启,水银灯闪亮,导演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生的诺玛·简·多尔蒂。莱昂曾经这样评价玛丽莲:“自从默片电影诞生以来,我从来没见过这样迷人的女孩,她像格格里娅·斯旺森那样天生丽质,又像早期影星简·哈罗一样能在影片上妩媚诱人。”并且,导演们仔细观察了镁光灯下诺玛的脸部轮廓,觉得她的可塑性非常强,可以胜任很多角色。

镜头里的诺玛仿若变了一个人,她的动作开始连贯、自然、优雅。她优美的身材和得体的仪态得到了导演们的认可。她按照指示进行走台,完成一系列动作,“穿过场景,点烟,坐下来,熄灭烟头,向窗外看,走下来”。当试镜完成,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诺玛的表现惊呆了!他们坚信自己发现了一颗蛰伏已久的珍珠!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老板达瑞尔·扎努克当时讨厌别人通过画册女郎的照片向他推荐演员。莱昂仅仅为诺玛拍了6分钟的样片,便认定了这块璞玉。他将诺玛的样片混在每天的电影剪辑片里递交给了扎努克。果不其然,诺玛的试镜表现引起了扎努克极大的兴趣,他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女孩纯净又热情的表演。

当诺玛得到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签约后,她欣喜若狂。她没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向成为一个演员的梦想迈进一步了,并且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诺玛眼里,当时的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制片公司。

诺玛刚进入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时,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内每周薪水75美元。当她得知半年后周薪可能涨到100美元,高兴得像个孩子,她跳着叫着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安娜阿姨和格雷斯。

诺玛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女性,就是因为她总有着常人没有的坚强,并常常自省。虽然去了世界顶尖的电影制作公司,但是诺玛非常清楚自己的实力,也一直明确自己的目标。她坦言道:“我自知是一个三流角色,没有天赋。就好像外表上我穿着华丽的裙袍,其实我仅仅是一件廉价的衣服。但是我是多么渴望能够演出优秀的作品。”诺玛拼命刻苦地学习,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出现在大屏幕上。

但是因为天赋平平,又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作为一个演员,诺玛的基本功欠缺太多。虽然签约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但是仍旧没有人找诺玛拍电影。很长一段时间,诺玛仍然要靠做模特为生。虽然依旧是美丽的焦点,但是诺玛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

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努力练习跳舞、唱歌,以及演员的一切基本课程。在这个时候,诺玛多次遗憾自己没有读完中学,因为结婚过早而结束了文化课的学习。公司出钱将诺玛送到了好莱坞郊外的实验戏剧学校学习表演。实验戏剧学校是由莫里斯·卡诺夫斯基夫妇创办的。二人见诺玛非常年轻,并且没有什么表演经验和天赋,对她的评价很是一般。

在实验戏剧学校的日子里,诺玛异乎寻常地刻苦,每天按时到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这段时间里,诺玛走进影棚学习演技,并且认真配合,拍了大量的照片。但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就算你付出再多的努力,都差了一点天赋在里面。尽管诺玛在学习演技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是仍然得不到认可,依旧没有人找她拍电影,哪怕给她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

诺玛·简出道之初,就有人指出她的名字需要更改,不然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人们记不住这样普通的名字。起初,导演们将诺玛的名字改成卡罗莱·林德。但是这个名字似乎更加可笑,大家念了一阵子,觉得奇怪又别扭,总令人联想到一个死去的女明星。

虽然卡诺夫斯基夫妇认为诺玛的天资平平,但是卡诺夫斯基夫人私下里却很喜欢这个热情又认真的姑娘。有一次,在别墅的聚会里,卡诺夫斯基夫人看着诺玛良久,突然大叫起来:“我知道你是谁了,你应该叫玛丽莲!”

卡诺夫斯基夫人解释说,玛丽莲·米勒是20世纪百老汇一个当红明星,已经过世了,她觉得诺玛和玛丽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都美丽大方,熠熠生辉,热情奔放。最关键的是,还没有人用过玛丽莲这个艺名。“没问题!我就叫玛丽莲。”诺玛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她还需要一个姓氏。诺玛说,她外祖母的姓氏是梦露,她非常喜欢这个姓氏,想将这个姓氏保留下来。于是,玛丽莲·梦露这个艺名就诞生了。

成为玛丽莲·梦露后,诺玛的影星之路依旧不见起色。但是,玛丽莲·梦露是一个何其聪明的姑娘,她知道,在成为影星的前后,摄影记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在没有机会在水银灯下展现美丽的日子里,玛丽莲·梦露就邀请很多摄影师朋友为自己拍摄,甚至友情做这些摄影师的模特,态度谦恭,非常配合。

在寒冷的冬夜,华灯初上的大街上,你可以见到摄影师朋友和玛丽莲·梦露的身影。那时,许多摄影师都非常喜欢她,他们甚至颁发了一个奖项给玛丽莲·梦露。

尽管这些摄影师们给她颁发的模特奖项对于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女演员的玛丽莲·梦露来说,没什么用,但是她却格外珍惜这些人的认可。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一环套着一环,一步踩着一步,踏踏实实完成的。玛丽莲·梦露依旧在等待属于她的机会,也在利用自己美丽的筹码,寻找贵人,靠着敏锐的嗅觉,锁定猎物,助她一臂之力。

1945年在海滩边的诺玛·简,不久之后她就得到了去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试镜的机会

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2

她被发现之前,是陕西旬邑县一名普通的农妇。

她出身贫寒,年幼时被订娃娃亲、被裹脚。

17岁时匆匆结婚,丈夫家暴她,婆家刁难她,10年被迫生了13个孩子,10个夭折。

65岁那一年,因为意外,死里逃生的她开始重生,用剪纸艺术惊艳了联合国。

她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深陷苦难的泥潭,也不要忘记仰望星空。

凭借自己的毅力,决心奋力追光者,终将光芒万丈。

1920年,库淑兰出生在陕西咸阳旬邑县赤道乡王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小时候的她聪明伶俐,争强好胜,村里人都称她为鬼精灵“猴桃儿”。

“猴桃儿”从小就跟着父亲逃荒要饭。

4岁那年,她被父亲定下娃娃亲,失去了日后自由恋爱的机会。

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9岁时母亲给她裹脚。当布条将她的双足死死缠住时,库淑兰痛哭不已。

趁母亲不注意,她将布条拆除,可待母亲发现时,布条又再次缠住了她的双脚。父亲心疼她,却也无能为力。

缠过的小脚让库淑兰无法久站,更习惯跪地做活

11岁时,库淑兰得到一个读书的机会,她无比珍惜这个机会。无论是唱歌还是画画,她都很出色。

读书期间她喜欢去学校附近逛城隍庙。庙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以及彩绘壁上的图像都让她惊叹不已。

她常常思考:这些是如何做出来的?

后来,在库淑兰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这些神灵的图像对她的剪纸艺术产生的极大影响。

那段读书的日子是她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光。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婆家的催婚就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

原来,婆家生怕库淑兰书读得多了,思想发生改变而悔婚,于是不停地催婚。

就这样,15岁后库淑兰没能继续上学,而是回家跟母亲学做女红,为自己备办嫁妆。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她学会了剪花绣叶。

17岁那一年,她走进了婆家。殊不知,这一步将她带进了苦难的深渊,这段婚姻也成了她一生噩梦的开始。

库淑兰和丈夫孙保印

库淑兰的丈夫是家中的长子,从小被父母溺爱,没上过学,没有文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他封建思想极其严重,认为妻子不过是发泄的沙袋,不过是生育的机器。

他自己没有读过书,也不允许库淑兰读书写字。

有时候看到库淑兰做家务,稍有不如意便对她拳打脚踢。

刚嫁入婆家的库淑兰没有和过面,不会烧菜,她对着案板和面盆傻眼了。

不会做饭的小媳妇当然不受待见,在丈夫的拳打脚踢之下,她做饭的水平渐渐提高了。

饭虽然会做了,但是做家务稍有不慎,还是会受到打骂。

有一次院里晒了枣,库淑兰做饭时没注意拦牛,牛闯进院子里吃了几粒枣。

丈夫马上火冒三丈,拿着铁叉,就朝她的胳膊扎过去,扎出了几个窟窿,当时便血流不止。

直到库淑兰离世时,她身上还留着这几块大伤疤。

而库淑兰的婆婆看到她遭受打骂,不仅不会站在她这一边,还拿出封建家长的权威,对她颐指气使,百般刁难。

婆家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于是十年间库淑兰被迫生产了13个孩子,可是因为贫困和资源匮乏等原因,10个孩子夭折,只留下了两男一女。

无止境的农活,如家常便饭般的打骂,夭折的孩子,这些一次又一次地痛击着她。

库淑兰曾说:“我跟上老汉(陕西方言中的丈夫),没好好活过一天,人一辈子把打挨扎啦。”

那些年,为了尽可能地躲开丈夫的家暴,库淑兰晚上几乎不敢进卧室睡觉,只好躲在院子里的柴火垛或稻草堆中。

可即使生活在绝望和艰辛中,库淑兰也依然凭借强大的忍耐力,坦然地面对,极力寻找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这个精神支柱就是剪纸。

库淑兰的母亲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剪纸技术高超之人。

库淑兰6岁时,曾跟着母亲学剪纸。

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也喜欢上了剪纸。只有手握剪刀的那一刻,她才能感受到一丝丝活着的乐趣。

过去的陕西农村,邻居们会在空闲时间坐在窑洞里一起唠家常。

村里的妇女们知道库淑兰手巧,剪纸技术非同一般,因此大家会向她讨教技巧,库淑兰也会慷慨地教给她们。

然而尽管大家学会了技巧,但还是达不到库淑兰的水平。

几十年间,库淑兰和村里的其他农妇一样,剪纸剪了几大箱,但是鲜为人知。

直到1980年春天,旬邑县开展全县民间剪纸普查。旬邑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在组织民间艺人创作时,发现了库淑兰不同凡响的剪纸天赋。

文为群是旬邑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接到普查全县民间剪纸艺人的工作指派后,他带上50本剪纸册页和彩色卡纸走村串户,将册页发给村里对剪纸有兴趣的人。

文为群与库淑兰

走到一个叫王村的村子里,文为群手里还剩下最后一本。

彼时,他的小妹刚好就在住这村里,他便委托小妹将最后一本册页发下去,便离开了村里。

两个月后,文为群收到这本册页时,他被震撼了。

色彩艳丽的花朵、充满童趣的人物在册页上徐徐展开。

库淑兰上交的剪纸册页

文为群赶忙去了王村,去寻找册子上署名为“库淑兰”的人。

文为群一边问路,一边爬坡,终于在两孔简陋破败的窑洞前见到了库淑兰。

这个身高一米六的小脚老太太忙完农活,正一手擦汗,一手捧着初瓷碗,咕咚咕咚地喝着开水。

待文为群的小妹为她介绍说“这是自家哥哥”之后,库淑兰松了一口气,笑容瞬间在脸上浮现:“自家哥哥那我就不害怕了。”

她邀请文为群进屋。一进屋,文为群心头一震,他从来没有见过用彩色剪纸装扮窑洞的。

进入窑洞,他感觉像走进了莫高窟,又仿佛走进了艺术殿堂。

库淑兰坐在自家窑洞里

用剪纸创造的太阳、飞鸟、月亮、花草、人物等,色彩绚丽,琳琅满目。

文为群很兴奋,他感觉自己挖到宝了。

他拿来了更大的纸,让库淑兰创作。

刚开始库淑兰不敢剪,生怕剪坏了。在文为群的鼓励下,她才开始大胆创作。

当她创作完以后,文为群又继续鼓励她,就在这不断的鼓励中,她的剪纸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1986年西安美术家画廊举办旬邑剪纸展的时候,给库淑兰开了一个专厅。

库淑兰的作品在展览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名就是陕西一所艺术大学的教授。

教授发现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可谓巧夺天工。于是他多次登门拜访库淑兰,并把她的作品推荐给其他美学教授。

文为群等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为库淑兰的作品接力推广。

库淑兰的剪纸渐渐被更多人关注和认可,但这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

库淑兰的丈夫并没有支持和认可过她,同样地,他也不待见文为群等文化馆的工作人员。

他认为剪那么多纸有啥用,又没有人来买,还不如去挖药卖钱,还能补贴家用。

但库淑兰向来就是固执又坚强的人,她随丈夫打骂,但非剪不可。

后来,她白天去挖药卖钱,晚上回家就偷偷地剪。

库淑兰住过的窑洞

库淑兰曾说:“花剪好了,喝凉水吃冷馍也高兴。花剪不好,三天两天吃不下,黑天睡在炕上,一夜起来几遍,趴在窗外往外看,心里想明天到底剪啥。”

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能摆脱生活的琐碎,任由人生巨浪从她身上汹涌而过,不急躁也不害怕。

库淑兰在这难熬的艰难阶段,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剪纸工作中,悄悄打磨剪纸技术。

也正是有了这日复一日的敲打锤炼,才有了后来惊艳世界的剪纸作品。

正如一句话所说:请相信,在暗处执着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

时间来到了1985年,库淑兰已经65岁了。苦难依旧如影随形。

她的人生拐点发生在一次外出时,她遭遇了意外。

那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外出采药。

或许是年纪大了,也或许是其他原因,她在一个山坡边上脚下一滑,不慎跌入5米高的悬崖之下。

这次意外差点要了她的命,被救回家中后,她昏迷了40多天。

正当家里人都开始为她准备后事时,奇迹出现了。

库淑兰醒了。

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能再等了,必须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叫子女拿来了剪刀和废纸,如痴如醉地开始剪纸。

她每天把自己关在窑洞里,抄起剪刀剪纸,剪到开心时还一边唱一边剪。

剪纸的库淑兰

而她剪出来的作品,比之前更加绚丽多彩,构思创新而大胆。

她剪的《江娃拉马梅香骑》,表现了一对年轻夫妻在旅行路上甜蜜恩爱的场景。

库淑兰剪纸作品《江娃拉马梅香骑》

她还剪了《十兄弟》,十个男孩和十个女孩,完全不重样。

最惊艳世人的是她剪的“剪花娘子”。浓眉大眼、脸颊微红,目光如炬,身着华丽的嫁衣和头饰。

库淑兰1989年版《剪花娘子》

她的剪纸越来越好,传遍了十里八乡,后来火遍大江南北。

很多人宁愿翻几座山,走很远的路,也要花高价购买她的剪纸。

许多国家慕名而来的艺术家,在看完她的作品以后,都敬佩不已。

有学者表示:惊动世界的中国艺术家,齐白石之后就要算库淑兰。

因为她的剪纸红火,她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也带动了整个县的产业发展,到后来只要一提到库淑兰,就知道旬邑县的剪纸。

在库淑兰的影响下,2002年,中国剪纸艺术正式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库淑兰还没有好好看看自己创造的世界,便因病离开了这个世界,结束了自己苦难而又传奇的一生。

库淑兰逝世后不久,相关部门在旬邑县广场为她雕刻了一座雕像:

一位沧桑的老妇人,手握一把剪刀,一摞纸张,目视前方。

这也是当地相关部门第一次为一位民间艺术家雕刻雕像。

库淑兰一生清贫,饱受磨难,但她从不抱怨,不后悔,不退缩。她将自己的苦难融入剪纸,创造了一个时代。

库淑兰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你的人生是怎么样的状态,取决于你的选择。

晚年的库淑兰,依旧在爬山采药

正如《功夫熊猫》里有一句话所说:

你人生故事的开头也许充满坎坷,不过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看后来的人生路,你自己选择怎么走下去。

愿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做对选择,走对方向,用自己的力量点亮心灯,过上预期的生活。

作者:王慢 ,左手煲鸡汤,右手写故事的自由码字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3

王虹(@Yintininc)/口述

逍遥鱼/撰文

祖一飞/编辑

早上六七点钟,太阳刚刚升起,草地上的露珠还没干,我弯着腰,有时是在插秧,有时在割猪草,偶尔也到池塘里寻摸点田螺来卖。每当远处“呜”地一声,我都会不由自主停下手上的活,站起来静静听火车开进镇上的车站。我在想,这火车到底是去哪儿呢?那地方是不是跟我们这里很不一样?我什么时候也能坐上火车去外面看看?

这个愿望一直到我18岁才实现,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走出家乡小镇。离开的那天,我是被家人从车窗硬塞进火车里的。这画面像极了老电影里的情节,很多人听了都说:“呀,你还经历过这个!”

其实这不算什么,我后来经历过更多磨练、反转的人生剧情。这些经历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一个农村出身的打工妹,也能靠自己在美国开厂创业,收获如今美满的家庭和事业。

我在美国公司的办公室。

我叫王虹(@Yintininc),一个在美国做展会生意的中国老板娘。1975年,我在江西吉安出生,那个年代农村信息闭塞,很多父母不太重视孩子教育。说起来我家还算特别,我爸是个民办教师,可惜他当时工资很低。我们家孩子多,一家七口有五个都要背书包,爸的工资从来不进口袋,辛苦一年勉强够我们几个交学费,有时候买吃的用的还要赊账。

小时候,像我这种农村孩子很少能吃到零食,我妈兼着村里的接生婆,每次接生完人家会送两个红蛋和几块钱,这红蛋就是那个年代最好的零食。但一个红蛋只能分两瓣,我四个妹妹弟弟一人一瓣,基本上每次都没我的份。作为老大,后来我又成了五个孩子里最先辍学的。

2002年,我(第二排左三)第一次带男朋友见父母时拍的全家福。

我爸其实一直希望能把我们所有人供出来,无奈家里的条件支撑不起这个想法。在我13岁考上初中后的一天晚上,我爸突然把几个孩子叫到面前,很严肃地说跟我们商量个事。他面露难色,告诉我再念半年就停学吧,家里实在供不起了。

为了公平,不光我要在初一退学,老二老三之后也只能念到初一上半学期。之所以念到初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考一考。作为一名教师,我爸想让旁人知道,他家孩子们不是因为笨考不上,而是家里穷供不起。

这是我的第一个小学,我光小学就上过三四个学校,爸调到哪里我们就转去哪里读书。

在这次谈话之前,我从没想过家里会穷到供不起孩子上学的地步。我爸挨个问我们同不同意,大家都点头了。当时我对上学也没啥概念,周围没考上初中的同学有些很早就相亲嫁人,我从没想过上学有什么用,更没想过以后还要上大学。也许这就是小地方孩子的眼界吧。

在农村,不上学就得全力扶持家里。除了干农活,我还去工地当过小工,挑水泥、推沙子,我最拿手的是给脚手架上的师傅抛砖,每次都抛得又快又准。干活之余,我还喜欢去塘里摸田螺,煮好之后以几毛钱一杯的价钱卖给镇上纺织厂的工人们。

八九十年代,纺织厂是我们镇上最好的单位,能进去的都不是一般人,工人们吃着公粮,准时准点下班,过的是大家眼里人上人的生活。那时我非常羡慕这群纺织工人,也从来不敢奢望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16岁那年,我爸所在的学校招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同时要负责给老师们做午饭,工资一个月40元。我爸介绍我去了,有些家长和老师知道后很反对,说我初中都没上完,怎么能教书?校长顶着压力说我有年龄优势,能和孩子们打成一团,同意先让我试试。

我平日里紧紧张张地给老师们做饭,吃了饭赶紧抽时间备课。初中同学有几次还来捣乱,趁我上课的时候跑来窗口嚷嚷:“自己都是小学学历,还教人家,真是误人子弟。”我红着脸指着他们说可以侮辱我,但不能影响我上课。

我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这种讽刺让我很是泄气。我跟我爸说不想干了,他劝我,“不管别人说什么,你的努力是看得见的,你带的班成绩不差,还得过镇上的教学奖呢。”这么一听,我又有劲头干下去了。

代课两年,每次一发工资我爸就代领拿去补贴家里,一点零花钱也没给我留。女孩子来月经要买卫生用品,我没钱只能找我妈拿。即便如此,我也毫无怨言,并且我一直觉得家里这点传统非常好,就是不管日子多难,大家都团结在一起,想的都是怎样能帮家里。

我们家建的第一栋房子,沙子石头都是一家人自己去河边捡好,木头也是自己从山上扛回来的。

代课第二年年末,村里有个女孩从深圳打工回来,她穿得特别漂亮,说在那边一个月工资有五六百。这对我们这些“土老帽”冲击特别大,大家都开始找关系托人,也想出去打工。我人生第一次主动找我妈问家里有没有关系,我妈问你敢出去吗?我说敢,她就帮我找了在温州打工的邻居哥哥,我爸帮我凑了200块钱。

那是1993年,18岁的我拿着一笔“巨款”,准备开始新的人生。我不知道温州在哪里,但我想它肯定是大城市。知道能出去的那一刻,我无比激动,尽管对前途也有点迷茫,不过内心是雀跃的,胸中满怀期待。

我爸妈的老照片,当年为了让我出去他们四处找关系、借钱。

出发那天,火车站人山人海,车门挤不进去,我爸和妹夫合力把我从窗户硬塞进车厢。那时刚兴起打工潮,火车上连厕所里都挤满人,我只能一只脚站着,一只脚悬着。满车怪味让我很难受,我跟同行的一个姐姐说恶心想吐,她赶紧给我递了个塑料袋,吐完我才觉得好受点。

火车先开到分宜,我们要在那里转车去温州,这次没有了老爸和妹夫帮忙,我没法再从车窗挤上去了。人群乱糟糟的,有的踩着别人肩膀,有的蹬着旁人的腿,我的手被挤得生疼,实在坚持不住只能抽出来。还有个姐姐也没挤上车,人生地不熟的,我俩有点害怕,互相打气熬过了一晚上。第二天我们终于挤上火车,坐到金华又转大巴才到温州。

我出门时带着200块钱,车票花了50多,我妈说万一找不到工作就赶紧回家,得留着回去的路费。我不知道多久能找到工作,带的钱不敢花,只敢买路边最便宜的那种快餐,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每天一大早,我就跟着老乡去劳动市场占位,等着老板们来挑人,眼看着其他人一个个被挑走进了厂,而我始终没人要。坚持了半个月,身上只剩下100块钱的时候,我决定打道回府。就这样,第一次远行以失败告终。

见我没死心,我爸又借了200块钱,托家里一个堂哥带我去深圳。这次找工作依然很难,深圳虽说厂子多,可进流水线也是要条件的,有的要求初高中毕业学历,有的会挑形象挑个头。我那时候18岁,个子还没完全长开,穿的还土了吧唧的,去面试人家都以为是童工。我每天挨个找厂子问,为了省钱都是走着去,我妈给我买的一双新鞋都硬生生磨烂了。

上班前我根本不会打扮,也没留下什么照片,这是工作后拍的。

这还不是最难的,那个年代深圳查暂住证非常严,听说一旦查到就给遣送出去,也不知道具体送到哪儿。我每天提心吊胆的,跟着一起找工作的人四处打游击。我们一群男男女女挤过工棚,睡过露天草地、废弃涵洞,还住过荒地上的大水泥管。因为知道不远处有男老乡会保护我们,倒也不觉得害怕。在外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蚊子太多,晚上很难熬。

白天到了饭点,先进厂的老乡就会多打点饭带出来给没找到工作的老乡吃,我脸皮薄,每次让人家帮忙打饭都觉得丢人,有时候宁可饿个两三顿也不想求人。一起找工作的女孩子都想进服装厂,我不挑,只要能进厂啥工作都行,进厂就意味着有一张饭卡和一张床,能解决我的温饱问题了。

眼看着身边的老乡们一个个进了厂上了班,我身上的钱又花得差不多只剩回程路费了,心里特别着急。到深圳第十一天,我堂哥去求他们厂的副总,才让我进了台湾老板开的鞋厂。那天我别提有多开心了,睡个上铺都幸福到要笑醒。我把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还把堂哥的收音机借来放在床头。

这个空间很小,但它属于我自己,不用再跟老乡一起睡草地,也不用担心派出所来查暂住证。那天为了犒劳自己,我阔气地买了两包平时舍不得吃的方便面,一顿全泡了。

我的岗位在包装部,主要负责擦鞋。车间里擦鞋用的都是天那水、丙酮酸之类的化学品,女孩子细皮嫩肉的,没干几天我的手便开始脱皮干裂。有些女孩受不了就走了,我无所谓,这已经比老家好太多。第一个月干完我领到600块钱工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留下100块给自己,其余都寄回老家。

做擦鞋工那年拍的 ,我跟堂弟去深圳关内海上世界玩,那时候还要办边检证。

我特别珍惜这份工作机会,工作认真努力,半年之后几乎把流水线所有工种都掌握了。那时候工友之间流传一个说法,说是高中毕业的人有机会进办公室,吹着空调就能拿高工资,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学历这么重要。

没多久厂里换了新厂长,刚到任就下车间检查,在我们车间问问题的时候,主管和线长都没答上来,而我整条线上无论哪个工序都答对了。第二天厂里就贴了通知,说提拔我做包装部班长。我是新厂长进厂提拔的第一个人,他说我有潜力,让我好好干。这次经历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明白机会还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年轻人主动学习干活看似吃亏了,说不定之后就能得到机会。

新厂长待我很好,每次回台湾都给我带一些口红、钱包之类的小礼物,也会问我一些关于生产的建议,我都如实跟他说。有一天厂长很认真地问我对人生有什么规划。他说你是个女孩子,车间干得再好也是技术工,不可能一辈子轻松舒适,有机会还是要走出来。我知道厂长是想调我到办公室,只是我文化太低了。我跟厂长申请晚上不加班去夜校学会计,他答应了。其实我不喜欢会计,但这是我所知的唯一能到办公室工作的途径。

后来,我要学会计的事被一个老乡知道了,刚好他们厂要招会计。这位老乡当时在厂里算个小领导,和老板说了说,没想到老板立马同意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我们厂长虽然有心提拔我,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进办公室,我想还不如先去这里吧。于是,我在20岁这年跳槽做了会计,夜里上课,白天上班,工资也从1500块涨到3000。

1995年,我(右一)做会计时拍的照片,那时候每天都很累,但觉得人生幸福得很。

有一天从夜校下课,我在福永街道上的公交站台等大巴回凤凰村,迎面走来一个老外,旁边的美女跟他有说有笑。这个场景一下子震撼到我,我忽然好希望成为那样的女孩,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像台湾老板一样跟外国人做生意。

这件事让我对学英语动了心,我四处打听,听说老家江西师范大学有个对外经贸自考班在招生,就跟家里说了想辞职去上学的事。我爸从一开始就反对,他说小学基础怎么可能跟上大学的课,让我不要瞎折腾,再说家里也没钱供我。这次我没听他的,到22岁攒够五万块钱的时候,我就去办了辞职。我妈听说后打电话劝我,说小学文化能做会计已经很不错了,别把这个工作折腾没了,我还是没听劝。

自考招生简章上写的要求是高中学历,入学前会做摸底考试,根据成绩分班。我知道自考报名审核当时不那么严,但我小学文化一考准露馅,就没去参加摸底考试。老师以为我有事没去,他们没想到我一个小学学历的人敢报名,后来也没查,就直接给我分了班。

开学第一课老师让用英语介绍自己,我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轮到我时像个哑巴,尴尬地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老师讲到语法我也听不懂,听力课更不知道在说啥,考试回回倒数。到三个月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打退堂鼓,又担心被人取笑,当初明明是自己不听劝要来。

有位老师是留美回来的,那会儿她不知道我的情况,觉得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学习差到这种程度,连一句完整句子都说不出来。我不敢解释,每天压力都很大。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是让人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子,我背不过就对我冷嘲热讽。我每天使劲儿背还是会错,自尊心被来回按地上摩擦,做噩梦都是她。直到后来有件事,让我觉得还是挺该感谢她的。

有一回班里组织英语演讲,老师鼓励我也参加。我知道自己水平差,平时从来不参加这种活动,这次只能硬着头皮去报名了。由于我没有英语学习基础,口音完全是参照老师说的,比起那些有一点底子的同学更纯正。靠提前背得滚瓜烂熟,竟然得了个三等奖。从那天开始,我对口语一下有了信心。

我在江西师范大学的学生证和演讲比赛获奖证书。

上学那两年,我过得很憋屈,承受着人们的讥笑又不敢解释,怕小学学历暴露被开除。两年时间也挺短暂,大家忙着毕业照的时候,我提前两个月离开学校去了越南。那时候我堂弟在越南的一家台湾鞋厂上班,听说公司想招一个外贸经理助理,他推荐了我。我本来学英语就是为了能和外国人说话做事,这时候也顾不上考试拿毕业证,赶紧办签证过去了。

我在学校时因为太自卑不敢表现,以为自己一直没学会,其实基础还是打好了的。越南办公室只有少数几个人会说英语,我算是其中口语还不错的人,每次有老外来访,老板都会带上我做翻译,把我锻炼得越来越敢说了。虽然用英语的机会也不算很多,但毕竟是真正的国外客户,有了语言氛围,我的英语就像忽然开窍一样,进步很大。

我的工资一开始是600美金一个月,后来涨到1000美金,手头存了六七千美元现金。一年后我听说香港工资高,洗碗工月薪都有2万港币,而我在深圳多年既会粤语又会英语,就想去那边工作。我寄了很多国际信件投简历,可惜都未能如愿,只好先回到深圳。

这一年我25岁,带着一笔自己挣来的“巨款”回国,没想到迎来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在广州住酒店的时候,一位陌生美女跟我说出门不容易,想和我拼房。想着能省点钱,大家又都是女孩子,我就同意了,结果打工一年的存款全被她偷走。之后在深圳八卦岭,我又被人骗进一家公司打了半年白工,大年三十那天,还是没能拿到老板承诺的工资,身上只剩下10块钱。

我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很傻很失败,经历的坏事全都因为太过相信别人。我欲哭无泪,恨自己愚蠢天真,感觉生活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心灰意冷之下,我在公话亭给家人打电话报完平安,拿着最后的10块钱买了一瓶葡萄酒,边哭边把整瓶红酒喝完。反正醉死了也就不愁了,这一醉让我睡到第二天晚上才醒。

神奇的是,醒来之后我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觉得活着本身已经很好。我硬着头皮找到一个不太熟的姐姐借了300块钱交房租。那个姐姐叫阿香,她开一家理发店,生意其实不是很好。但她听我说完二话没说就拿出了300块钱,后来又让我去她家里住。

找到新工作后,我特地请阿香姐到公司附近吃了顿饭,其实我感谢的不只是她在我最难的时候帮我一把,而是在那之后,我感受到了人间温暖,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越来越好,对很多事也都看开了。

2001年春节后,我成功应聘到一家刚成立的电器外贸公司。当时公司要招十几个国内外的市场业务员。老板是美国归国华侨,做过深圳大学的讲师,他亲自面试我们,当时很多面试的人都有英语四六级甚至专八证书。我简历上外国语学院的学习经历,又有在越南做外贸的经验,跟老板面试时还被夸口语是所有人里最出彩的,他当场就把我定下了。

在这家公司,我的销售能力逐渐展现出来。当时底薪三千多,每次别人都拿两三千的提成,我几乎每次都是一万左右。因为业绩优秀,我得以跟老板出国谈单做生意,英国、德国、荷兰、法国、韩国......

我去了很多个国家,出差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学到很多外贸知识。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职场充电阶段,我的用心很快有了回报,一年时间就从普通业务员做到海外市场部经理。

我做经理时接待国外客商。

我们公司做过一款湿巾机,这属于冷门产品,很难卖,一般出个100台的订单都很难。在当年的广交会上,我一下就拿到了美国客户的1000台订单。有位浙江老板专门来深圳挖我去做他们的海外主管,我们领导怕我走掉,吃饭都要跟着我一起去。

那时候我负责海外业务,为公司定摊位、订酒店、安排行程都是我在处理,放到以前这些工作我想都不敢想。随着眼界开阔,我的心也野了,开始盼着什么时候自己创业开一家小外贸公司。有了想法后,我还是坚持在公司做满三年才离开。

为了创业我辞职三次老板都不同意,他怕我把客户带走,为此还专门两次请我吃饭。我告诉他我不会做这样的事,从公司出来后先是卖鞋,后来转战厨卫电器,再没踏入他们的产品圈。

创业期间,我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我习惯叫他张同志,那时我26岁。我们俩是在网上论坛相识的,网聊了两年才互换照片。当时我在巴黎出差,我妹帮我收的照片,她跟我说这人长得还行。等我回国看到照片,第一眼感觉相当陌生,很失望。不过聊了两年多,我还是有点舍不得这份感情,就主动去南昌见了他。

老公第一次发的是张素描照,第二次才发了三张张照片,这是其中一张。

28岁那年,我和张同志见面后确定了恋爱关系。当时他在江西电视台做栏目编辑,每月工资三千,而我已经月薪一万多。我说我想在深圳创业,况且两个人也不能老这么异地恋,就劝他辞掉电视台的工作,和我一起下海。我忽悠说自己是老外贸了,有很多经验,创业肯定没问题。张同志就爽快答应了。可以说我老公还是很有魄力的,他真的成了我志同道合的同志,成了我第一个合伙人。

外贸创业成本不算太高,那会儿我们租个小办公室,一年租金四五万。最难的是接单,头一年几乎没有什么生意,我俩一整年都没工资,第二年才慢慢起步。到年底的时候,我们花5万块钱买了一台雷蒙小面包车。这辆车虽然不贵。但它的意义绝不亚于后面任何车子带给我们的愉悦与欣喜。

32岁这年,我们结婚了,给这场恋爱画了个圆满句号。

34岁时,我有了女儿,她的到来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想给她一个稳定的家,于是在深圳买了房子。2009年深圳龙岗的房价还很便宜,大概9000多一平米,我们把公婆接了过来,贷款买了两套房打通,小叔子他们也一起来住。买房总共花了130万左右,算上装修一共花了160多万。

那段日子我过得最轻松,生意不错,有车有房,一家八口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那一年我和老公去了趟美国出差,当时觉得美国还不错,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深圳。深圳是我的福地,我到现在还把它视为第二个家乡,因为我太爱这个城市了。

这是我们婚后第二个月参加香港春季电子展,紧接着又参加了美国的厨卫展。

2012年,我37岁,随着互联网发展,外贸行业越来越难做,之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大家接单都靠外贸公司,我们做外贸的只要花点钱打打广告,或是去国内外参加一些展会就可以接到很多单。现在网络发达,有的公司直接参展,我们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

从那时起,我们的外贸生意跌入谷底,每个月入不敷出,我焦虑得到处寻找商机。最开始我想自己也做个厂,然而我俩都不懂技术,这个想法还是不太现实。后来我又从外贸改到内贸做淘宝。一开始还行,等我们做火两个电器产品,工厂刚上线跟进,其他类似的电器就打起了价格战,我们作为中间商顿时失去优势。那时我整天想的就是必须尽快救公司于水火,最后冒出的想法也很大胆——国内不行,那不如跑国外试试!

我最舍不得的是女儿,那时候她刚三岁半,正是最粘人的年纪,我恨不得一天24小时跟她在一起。但形势紧迫,账上的钱最多能支撑到年底,我不得不出去。我妈也担心我,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说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这个老大了,这么大年纪还要往外跑不安全,一个人在外面没人帮忙之类的,总之千叮咛万嘱咐,想劝我放弃这个打算。

走之前的晚上,为了让三岁半的女儿高兴,同意她在三月份微冷的天气穿上漂亮裙子。

2013年我38岁,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后,带着3000美金和全部希望登上了飞往美国拉斯维加斯的飞机。最初我想做的项目是会展人才中介,我之前做外贸参加展会就发现,在国外参展工作人员特难找,模特啊,翻译啊都很缺。我觉得做这个应该有市场,就让老公在国内做了个网站,我负责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到处找学生兼职。有段时间为了测试项目,也为了赚点生活费,我自己还兼职过一阵展会翻译。

这个项目又费精力又见不到钱,要不断花钱完善网站,还得寻找筛选合适的兼职,劳心费力进展也很慢。后来我发现商家参展租用的一些临时设备,桌椅、展台、电视机什么的,租价和购入价差不多,我一算账,买下来就花一次钱,租的话可以循环挣钱,这个利润还不错,就开始转做设备租赁这块。

租赁要用很多东西,要找很多租赁公司或者设备公司,这些公司库房都在偏僻地方,我得坐公交去。美国私家车多,公交很少,有时候要等半个多小时。有一次天快黑了,我在站台等车,不远处走来一个魁梧的黑人。旁边一个女孩立马走过来说这地方不安全,她特意错过自己那趟车陪我,直到我上了车才离开。

还有一次我跑老远坐错了车,崩溃地在车上大哭,想着跑这么老远来这里图什么呢。后来有个好心的老太太默默给我递了纸巾。在美国创业期间,除了对我很关照的华人房东,我也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温存,也让我开始喜欢拉斯维加斯这个城市。

美国CES电子展是行业风向标,我在这里接的第一个订单,后来和老公一起深入展台搭建行业。

慢慢地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还得到了第一份展台搭建的合同,这单生意我没到赚钱,还小赔了一点,不过还是很高兴。美国的展会不断,想要参展效果好,就得搭建有特色的展台,而展台搭建利润相比之前的项目要好一些,虽然也辛苦,好在我总算确定了创业方向。有了方向后,我的事业发展得非常迅猛。

美国商业氛围很好,特别重视信誉,加上我们对待所有订单都非常严格,价钱合理,服务也要好,订单越来越多。第二年年底,我就用挣来的钱全款买了一套房做员工宿舍和库房。这一年,我已经39岁。

来美国创业一年后,我花11.6万美元买了国外第一套房子。

因为我注重信誉和细节,订单越接越多,40岁那年我额外租了个小仓库,雇了一个办公室人员和四个车间工人。仓库第二年就已经太小了,于是退租换了两个更大的仓库,员工也增加到15个,很快我又有了芝加哥和洛杉矶分厂。两年后,我把孩子也从国内接了过来,买了更大的房子和新车,带女儿看完她的新学校后,一家人快乐搬家。

2020年底,我计划在奥兰多开分公司,就在交了定金打算大施拳脚把厂房扩大的时候,一场疫情把一切打回原形。我只好把其他厂都关了,和老公冒着疫情,开大卡车走了两天把东西又运回仓库。从那天开始,我们又回到了只出不进的日子,焦虑,心慌,我俩没事就跑到空荡荡的厂里坐一会儿,仿佛这样心里会踏实点。

现在车间忙忙碌碌,当时空荡荡。

2021年,美国疫情逐渐平缓,终于重启了展会行业的大门,订单一下子多到接不过来,因为好多人不愿意回来上班,我们只能挑着订单做,每天跑来跑去,像空中飞人一样在城市间穿梭,有时候则是开着卡车连续跑几天。即便如此,我们也很开心,相比没有希望的心累,短暂的身累真的不算什么。

在国外闯荡这些年,我也遇到过很多不顺心的事。就拿前阵子来说,我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等司机,一个黑人突然冲上来打了我一拳,直接把我打蒙了,他还想再袭击我时,我才反应过来赶紧跑开。警卫看到马上跑出来帮我,她说我很幸运,如果对方想置我于死地一拳就可以,他一米八多的大块头,拳头跟铁一样。我报了警,不过从那后心里都有阴影了。

我从事的会展行业有个别的歧视华裔现象,比如以治安差出名的芝加哥,每次去那里布展我都会生一肚子气。工作期间我们的工人经常无端遭受他们工会人员的驱赶,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华人面孔就是非法搭建,非法工人,我无法容忍,多次提出控诉,最后发誓再也不去那里布展。

这里面固然有他们的问题,但我也会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位了。有一次我们搭建完还有时间,工人到处走走,看到好看的展位就拍照想后期做个参考,结果直接被人家拉进小黑屋,解释完依然被强制删除手机里的照片。美国人非常注重信誉和版权,这点我们后来也更加注意。

疫情后美国会展行业风向标CES开展,我被两家美国媒体采访。

现在生意势态很好,订单不断。由于疫情的原因,还缺少很多工人,很多事我和老公都自己动手做,我俩开着大卡车三天两头长途跋涉,有时候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对我来说,再忙我都不觉得累,更不觉得辛苦。老公说我是天生劳累命,也许吧,我是一个很容易知足的人。

还有三年我就五十岁了,我依然相信人这一辈子不管经历什么,一定要不断地成长,努力去耕耘,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工作之余,我经常锻炼身体,也会尽量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对我来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这就是我一直努力在追求的圆满结果。

公婆时不时来美国探亲,现在双方父母健康,我们一家幸福,我很知足。

点击@Yintininc关注本文主人公

抖音搜索“美国会展人Daisy”看主人公视频

【本组图文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严禁转载】以上是@Yintininc分享的真实经历。这也是《自拍》的第351期口述故事。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关注@自拍看高品质口述故事。喜欢@自拍,点击右上角“···”【赞赏】一下。

想看更多故事?点击@自拍关注我们

【本文标题和链接】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大图(有故事的美女的图片大全) http://www.hzhe123.cn//n/90466.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